在止咳平喘類藥物中,由於味道不同,分別具有宣肺、降肺、清肺、清肺、潤肺、斂肺、止咳、平喘的作用。有些藥物還有散結消腫、息風鎮驚、清熱利尿、潤腸通便的作用。
擴展數據:
使用祛痰、鎮咳、平喘藥物時,必須根據不同情況適當配伍。如果是外感疾病,就要準備解表藥;如果是因為內熱,就要配退燒藥;內寒者,宜配伍溫裏藥;因疲勞而咳嗽者,宜配補藥;癲癇患者應給予鎮靜、平肝和開竅藥物;中風後痰迷者,宜配開竅熄風藥;對於有癰瘰癧者,宜軟硬兼施,散結。
咳嗽咯血者不宜使用刺激性強的祛痰藥物,以防咯血加重;麻疹初咳不要急於止咳,尤其不要用溫燥或澀澀的止咳藥,以免助熱或影響出麻疹。
祛痰、鎮咳、平喘藥物的現代研究主要有以下藥理作用:
1,能抑制咳嗽中樞,故有鎮咳作用,如杏仁、貝母、半夏、款冬花、百部等。
2.能顯著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稀釋痰液,故有祛痰作用,如桔梗、前胡、天南星、白芥子、紫菀。
3、能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故有平喘作用,如杏仁、曼陀羅等。
4.少數藥物含有碘化物,因此可用於治療碘缺乏引起的甲狀腺腫,如海帶和海藻。此外,其中壹些還具有抗腫瘤、降血壓、利尿消腫、鎮靜抗炎等藥理作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化痰止咳平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