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療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應對吃肉過多導致的食物堆積。
做法:取適量紅糖(如果寶寶有發熱癥狀,可用白糖或冰糖代替),用小火煸炒(為防止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適量去核山楂,煸炒5-6分鐘,聞起來酸酸甜甜。讓孩子每頓飯後吃壹點。
2)山藥米粥
功能:調理脾胃,滋陰生津。可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體重減輕、面黃肌瘦的兒童。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米100克,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幹凈,與山藥片壹起碾碎,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
3)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對兒童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根,大米50克,糖適量。白蘿蔔和大米分別洗凈。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煮(不吃蘿蔔的可以去掉蘿蔔加米)。煮至米湯粘稠,加入適量紅糖,煮沸。
2.按摩療法
1)脊骨療法
讓孩子臉朝下躺著。父母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按住脊柱兩側,每捏壹次,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3-5次,每晚壹次。
2)揉中脘
胸部與肚臍連線的壹半為中脘穴。父母每天用掌根旋轉按摩兩次。
3)莫永泉
腳底是湧泉穴。家長用大拇指按壓湧泉穴,按摩30-50次,每天兩次。
3.運動療法
1)戶外運動
堅持讓孩子做戶外活動。如果天氣寒冷,可以選擇在陽光好、風輕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外出半個小時到壹個小時。
2)晚飯後散步
晚飯後,帶寶寶輕輕散步半小時到壹小時。
4.藥物療法
1)小兒化石丸
當寶寶貪食受涼,引起腹脹、惡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大便幹燥時,可以服用小兒化石丸。
包裝:每粒1.5g。
用法:1歲以下每日兩次服用1粒,1歲以上每日兩次服用2粒。
小貼士:用開水溶解後服用。
2)小兒小薺止咳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而出現咳嗽、咽部痰多、腹脹如鼓、口中有酸臭味時,可服用小兒小薺止咳口服液。
包裝:每件10ml。
用法:1歲以下者,每次服用5ml,每日3次;
1-2歲每次服用10ml,壹日三次;
2-4歲,每次服用15ml,壹日三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20ml,壹日三次。
小貼士:用溫水送服。兩歲多的寶寶可以直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