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和死亡:284-364
描述:葛洪,出生於丹陽句容縣(今江蘇句容縣),人稱“葛仙翁”。
籍貫:江蘇省句容縣
葛洪個人總結編輯這壹段:“學而不學,寧為玉碎不撒網;心雖勤,無所獲。“這是晉代科學家葛洪在治學中的壹句名言。
葛洪出生在丹陽句容縣(今江蘇句容縣)。生於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公元363年)。晚年隱居廣東羅浮山,煉丹采藥著書,直至去世。明代陳嘉謨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歷代名醫贊》中的壹句詩來總結他的壹生:“困於盧浮宮,遊而導之,世稱神仙,肘上可通。”但這只道出了他煉丹采藥、隱居求仙的壹面。而他的另壹面卻被忽略了。事實上,他是古代著名的科學家。他在醫學和藥物化學方面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方面也有許多傑出的見解。他的作品,大約有530卷。不過大部分已經散了,流傳至今的主要是抱樸子和肘後救亡。《抱樸子》是壹部綜合性的著作,分為內20卷和外50卷。內篇講的是神仙方子,鬼變,養生,邪治病等東西,屬於道家著作。但其中有壹些,如《然後》、《仙藥》、《黃白》,是總結中國古代煉丹術的名著。國外的文章講的是人的得失,世界的好壞等等。其中,《石軍》、《尚波》和《辭賦》是著名的文學作品。肘後救卒方子,簡稱“肘後”,是他在廣東整理的壹個簡單有用的方子。收集到的處方大多有效,容易收集,價格便宜。而且文章不大,可以掛在手肘後面(今天的袖珍版),隨時可以用來急救,即使是在醫生和藥品都很少的山村和旅途中。所以歷代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據史料記載,葛洪的醫學著作有《金匱要略方》100卷,《仙食方》10卷,《仙食方》4卷,《玉函湯》5卷。
葛洪職業編輯葛洪治學嚴謹。幾十年來,他讀了近萬冊,從數百部名著到短文。以他編著的《余韓方》(摘要後被縮短寫成《肘後》)為例,他閱讀了張仲景、華佗等醫書和近千卷數百種雜方,“以理奇拾遺而收”(《肘後序》)。他經常以努力學習為榮。他說:“妳勤勤懇懇地工作,晚上就會受到鼓勵,白天妳的生活就不會得到釋放。如果妳餓了,冷了,困了,妳也不會被拋棄。妳怎麽能向世界要求什麽呢?真誠快樂是自然的”(《抱樸子外傳徐雪》)。
葛洪不僅重視學習書本知識,也重視學習群眾的實踐經驗。他願意拜有知識的人為師。他的祖先葛玄在吳朝時期通過煉丹學得了道,他有壹套技藝,曾經傳授給他的弟子尹正。葛洪知道後,就去拜尹正為師,學習了這門技藝。後來他到了,拜南海知府鮑敬為師。保靖擅長醫學和煉丹術。看葛洪虛心好學,年輕有為。不僅毫無保留地把技術教給了他,還娶了擅長艾灸的女兒包谷。
葛洪在向書本和群眾學習的同時,還特別註意對客觀事物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他很善於觀察。這是他學術發現的重要條件之壹。肘後面記錄了他長期觀察各種疾病的結果,其中很多是醫學文獻中最早的記載。由此,我們可以找到他仔細檢查的生動例子。如《沙虱病誌》:“山川水間多沙虱,甚細,微不可見。當人們進入水浴鍋,並且進行水浴鍋時,這種昆蟲在水中叮咬人,當陰天下雨時,它也叮咬人,然後它進入皮膚。其診斷方法:第壹種皮膚發紅,如赤小豆、小米、黍,用手摩擦有刺痛感。三天後關節堅挺,疼痛忽冷忽熱,紅撲撲的臉上出現了瘡。如果這種蟲子逐漸進入骨骼,就會致人死亡。”這種疾病是壹種急性傳染病,由長得像小紅蜘蛛的恙蟎幼蟲傳播。它流行於東南亞、臺灣省和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直到20世紀20年代,國外才逐漸發現恙蟲病的病原體是壹種比細菌小得多的“立克次氏體”,並弄清了攜帶該病原體的紅蜘蛛的生活史。早在1600年前,在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他就把它的病原、癥狀、部位、傳染途徑、預後和預防說得壹清二楚,並指出這種病是在嶺南發現的,與今天臨床上看到的並無不同。這是壹件偉大的事情。
這本書還記載了壹種由狗咬引起的疾病。病人很痛苦。他只要受到壹點刺激,聽到壹點聲音,就會抽搐,甚至聽到倒水的聲音就會抽搐。所以有人把這種病叫做“恐水癥”。葛洪首創將狂犬病腦應用於被咬傷口治療狂犬病。狂犬病腦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質,這是19世紀法國巴斯德證明的。該書對天花和肺結核癥狀的記載(屍註和鬼註)是醫學文獻中最早的記載。他不僅清楚地記錄了癥狀和發病機理,還清楚地指出了它們的傳染性。所以,稱他為“傳染病專家”並不過分。
葛洪不僅重視讀、問、讀,而且非常重視實驗。這充分表現在他對煉金術的研究上。在這方面,葛洪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使煉丹術具體化、系統化。他在羅浮山日夜守著丹爐,進行了多次實驗。這反映了他孜孜不倦的實驗精神。
在《抱樸子內篇》中,我們可以發現葛洪對水銀和朱砂的還原和變化做過實驗。他在書中說,“朱砂燒成水銀,堆積後變成朱砂。”。朱砂,又名辰砂,是紅硫東。加熱後,它分解汞(水銀);汞又與硫化物結合,生成紅色的硫化汞。這可能是最早由化學合成制成的產品之壹,是煉金術在化學上的偉大成就。葛洪在實驗中還發現了多種具有藥用價值的化合物或礦物藥物。至今中醫外科常用的“升丹”、“降丹”,正是葛洪在化學實驗中得到的藥物。葛洪的煉金術後來傳到西歐,成為藥物化學發展的基石。
葛洪個人榮譽編輯:每壹位名醫,都壹定有壹段艱難的求學歷程,以其超人的毅力去探索和學習。葛洪的壹生精彩而傳奇。他的聰明才智幫助他開拓了醫學的新領域,為臨床急救醫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葛洪個人影響編輯了這壹段葛洪的生平著作,號稱有內章20卷,外章50卷,碑誌詩賦100卷,兵書移註30卷,神仙傳10卷,隱士傳10卷。他還從五經七史中抄了百家之言,要了310卷《兵法》。此外還有《金匱要略》100卷,《肘後備急方》4卷。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死了。《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共收錄其作品十三種,多為後人誤題或誤托。
他的醫學著作《肘應急處方》,書名的意思是可以壹直放在肘後(帶在身邊)的應急書,是壹本應該壹直保存的實用書。書中收集了大量的急診處方,是他在行醫和旅行中收集和篩選的。他特意挑選了壹些容易得到的藥物,即使要花錢買也很便宜,改變了以前急診處方不易理解、藥物難找、價格昂貴的缺點。他特別強調灸法的運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清楚地記下了各種灸法的用法。只要明確艾灸的比例,不懂針灸的人都可以用。
《肘急方》中有很多病癥,很多都是珍貴的醫學資料。這本書描述的天花的癥狀,以及對天花的危險性和傳染性的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描述得非常準確。書中還提到了結核病的主要癥狀,提出了結核病“死後再傳染給他人”的特點,還涉及腸結核、骨關節結核等多種疾病。可以說其論述的完備性不亞於現代醫學。書中還記載了被瘋狗咬傷後,將瘋狗的大腦敷在傷口上的方法。這種方法比使用狂犬病疫苗更快,更有效,而且驚人地相似。此外,對於流行病和傳染病,書中甚至提出了“癤子”的概念,癤子並非所謂鬼神所致。這種科學的認識方法在今天也是很有見地的。書中對恙蟲病、疥蟎病等寄生蟲病的描述也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最準確的。
葛洪中年時,金元帝和金顯帝都曾邀請他做大官,他都拒絕了。後來他厭倦了被家裏催著做官,聽說膠陀(今越南北部)有煉丹的原料,就自告奮勇去那裏當縣令。皇帝認為這是對他才華的侮辱,但他這樣做不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為了方便獲取煉丹的原料。他上任後,途經廣州時,秘書處的鄧兵留住了他,並為他提供煉丹的原料,於是他隱居在羅浮山從事煉丹工作。
葛洪的人物評價編輯葛洪在這壹段非常註重急性病的研究。他所指的急性病,大部分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急性傳染病。古代人們稱之為“天罰”,認為是天降之災,是鬼神作祟。葛洪在書中說:急性病不是鬼神造成的,是外界造成的。眾所周知,急性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包括原蟲、細菌、立克次體和病毒)引起的。這些微生物必須被放大至少幾百倍才能被看到。顯微鏡不是1600多年前發明的,當然也沒有細菌這種東西。葛洪破除迷信,指出急性病是由外界物質因素引起的能力,已經很了不起了。
葛洪在《肘急方》中描述了壹種叫“屍註”的病,說這種病是可以互相傳染的,是千變萬化的。感染了這種病的人也搞不清楚自己得了什麽病。他們只是覺得怕冷發燒,疲憊不堪,精神恍惚,壹天天消瘦下去,時間久了就會死去。葛洪描述的疾病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肺結核。肺結核會使人體的許多器官生病。肺結核、骨關節結核、腦膜結核、腸結核和腹膜結核等。,都是肺結核引起的。葛洪是中國最早觀察和記錄結核病的科學家。
葛洪的《肘急方》中也記載了壹種因狗咬引起的疾病。狗是瘋狗。人被瘋狗咬了,很痛苦。病人受不了任何刺激。只要聽到壹點點聲音,它們就會抽搐,甚至聽到倒水的聲音就會抽搐。所以有人把瘋狗病稱為“水恐懼癥”。在古代,這種病是無法治愈的。
葛洪認為古代有以毒攻毒的方法。比如中國最古老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說,治病需要“毒”藥,沒有“毒”的性質,疾病是無法治愈的。葛洪認為,瘋狗咬人時,狗嘴裏壹定有毒液,從傷口侵入人體,毒死人。妳能用瘋狗的毒液治療這種疾病嗎?他抓住並殺死了瘋狗,取出它的大腦,敷在狗病人的傷口上。果不其然,有的人沒有再發病,有的人雖然發病了,但是比較輕。
葛洪的方法是科學的,蘊含著免疫思想的種子。眾所周知,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天花,註射腦炎疫苗可以預防腦炎,註射破傷風毒素可以治療破傷風。這些方法都是現代免疫學的研究成果。“免疫”是指沒有傳染病。細菌和病毒入侵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有能力排斥和消滅它們,所以不壹定會生病。只有當身體抵抗力差的時候,細菌和病毒才會讓人生病。免疫的方法是盡量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防止人生病。疫苗接種是壹種免疫方法(現代免疫學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疫苗接種只是壹個方面)。葛洪能夠對瘋狗病采取預防措施,可以算是免疫學的先驅。歐洲的免疫學始於法國的巴斯德。他用人工的方法讓兔子得了瘋狗病,把病兔的腦髓取出來做針劑,防治瘋狗病。這壹原則與葛洪的原則基本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當然更科學,但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在世界醫學史上,葛洪還首次記載了兩種傳染病,壹種是天花,壹種是恙蟲病。葛洪在《肘應急方》中寫道:有壹年,發生了壹場奇怪的疫情,患者身上長滿了水泡和瘡。剛開始是小紅點,很快就變成白色膿包,很容易破。如果治療不當,水皰會壹邊生長壹邊化膿,人會發高燒。十有八九是治不好的,就算僥幸治好了,也會在皮膚上留下小疤痕。小疤開始變黑,壹年後變成和皮膚壹樣的顏色。葛洪描述的這種奇怪的流行病,就是後來所說的天花。西方醫學家認為,最早記載天花的是阿拉伯醫生雷紮斯。事實上,葛洪比雷劄斯早活了500多年。
葛洪把恙蟲病稱為“沙虱毒”。現在已經明確,沙虱病毒的病原體是壹種比細菌更小的微生物,叫做“立克次氏體”。有壹種蟲子叫沙虱,在人螫血的時候註射到人的身體裏,使人生病發燒。沙虱生長在南方。據調查,恙蟲病僅在廣東、福建流行,其他地方極為罕見。葛洪通過艱苦的實踐獲得了關於這種疾病的知識。原來他酷愛煉丹,長期居住在廣東羅浮山。這附近的深山和草原都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還小,不仔細觀察是發現不了的。葛洪不僅發現了沙虱,而且知道它是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他的記錄比美國醫生帕姆的記錄早了1500多年。
早期化學家
葛洪為什麽喜歡煉丹?在封建社會,貴族官僚希望永遠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希望長生不老。有些人只是想提煉“仙丹”來滿足自己奢侈的欲望,從而形成了煉丹術。煉金術士將壹些礦物放入密封的三腳架中,用火焚燒。礦物質在高溫高壓下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新的物質。長生不老藥是剝削階級的幻想,煉不出來。但是在煉丹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壹些物質變化的規律,成為了現代化學的先驅。煉金術在中國發展較早,葛洪也是煉丹師。
當時葛洪煉制的藥物有密陀僧(氧化鉛)和三仙丹(氧化汞),都是外用藥物的原料。
葛洪在煉汞過程中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他指出,對於朱砂來說,
(硫化汞)水銀可以通過加熱提煉,當水銀和硫磺結合時,可以變成朱砂。他還指出,鉛可以從四氧化三鉛中提煉出來,鉛也可以提煉為四氧化三鉛。在葛洪的著作中,也記載了雌黃(三氧化二砷)、雄黃(五硫化二砷)加熱後升華,直接變成晶體。
此外,葛洪還提出了許多治療疾病的簡單藥物和方劑,其中壹些已被證明是特效藥。如關節炎用松節油,皮膚病用青銅(碳酸銅),消毒用雄黃和艾葉,防腐用立陶宛僧侶。這些記錄對關節炎的治療有壹定的作用。雄黃中含有的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艾葉中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毒蟲對其非常懼怕,所以中國人在五月節前後焚燒艾葉以驅蟲。青銅藍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可以治療皮膚病。立陶宛僧侶有消毒殺菌作用,所以用作防腐劑。葛洪在1500多年前就發現了這些藥物的功效,為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