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白斑病的鸚嘴魚可以按照魚類的白斑病來治療。
白斑病的病原體是由原生動物葫蘆蟲侵入魚的皮膚或鰓而引起的。
1.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及體表皮膚均散在白色斑點。雖然病魚照常進食,但它們經常聚集在魚缸的角落裏互相摩擦。生病的魚用身體摩擦堅硬的物體,希望擺脫討厭的病原體。幾天後全身布滿白斑,病魚常以呆滯狀態浮在水面上,嚴重的全身似乎布滿白色粉末,多發生在春、秋、雨季,尤其是缺光、低溫、活餌的尾下。這種病的傳染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水黴菌二次感染和細菌感染。在嚴重的情況下,這種藥物會無效,大量的人會死亡。需要早期治療。
2.鸚鵡螺是壹種熱帶魚,可以提高水溫達到根治的目的。將水溫提高到30-32度,持續5-7天,即可治愈疾病。
3.也可以用藥物治療。可用2ppm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當病魚癥狀消失後,應及時更換淡水,避免魚汞中毒時間過長。要預防這種疾病,只需保持水溫在25℃以上即可。在引進新魚時,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再放入魚缸,壹般可以預防白斑病的發生。通常將水溫升至32℃,用藥物治療,治愈率可達90%以上。如果及時治療,治愈率可達100%。用1%生理鹽水或慶大黴素浸泡約15分鐘,每天壹次,連續幾天。或者每天浸泡在2ppm甲基藍溶液中6小時;或在28 ~ 30℃的鹽酸奎寧溶液中浸泡3 ~ 5天,可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