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壹輛120救護車疾馳而來,停在醫院急診科門前。壹個還沒滿月的嬰兒四肢抽搐,臉色蒼白,被醫護人員護送進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據孩子父親林先生介紹,孩子出生後壹直有口香糖。村裏的老人說,這是因為奶粉泡得太多太稠,孩子喝了就上火。建議將牛奶稀釋後飲用。“老人經驗豐富,村裏很多孩子不舒服都找這個老人。”林先生對老人的說法深信不疑,開始給孩子喝稀釋了近四倍的奶粉,再喝點米湯。
壹周後,孩子出現異常。“孩子從那天醒來就壹直在哭。我給他換了尿布,準備餵他喝點牛奶和米湯,但孩子壹直擺手不肯吃,臉色也變得有些異常。”
林先生慌了。120急救中心醫生趕到時,孩子開始抽搐,四肢顫抖,像中風壹樣。“孩子剛來的時候,體內鈉鎂低於正常值,電解質嚴重紊亂,尤其是血鈉值很關鍵。”新生兒科王立洲醫生說,這是因為奶粉量少導致氯化鈉攝入不足,水分攝入正常,導致細胞外液低鈉血癥過多,出現腦水腫,導致患兒抽搐、意識障礙。
通過靜脈補充鈉鎂等支持治療,孩子電解質紊亂很快得到緩解和恢復,沒有再出現抽搐,變得活潑可愛。前天成功從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新生兒病房。
王立洲主任說,1勺奶粉和120毫升水的比例太稀,鈉鎂攝入明顯不足。米湯主要是澱粉,4個月以下的寶寶在出生3個月後,因為消化系統缺乏相應的澱粉酶,尤其是胰澱粉酶,所以活動逐漸增加。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能消化澱粉類食物,長期餵米糊容易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