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壹次喝水:剛出生的小雞第壹次喝水,稱為第壹次喝水。雞進入育雛房後要均勻地放在地上或籠子裏,此時飲水器要註滿水。雞會根據自己的生理需求自己喝水。如果有些雛雞經過長途運輸後,出現輕微脫水,無法站立,就要訓練它們喝水。1.5%畜禽口服液鹽可加入水中。補液鹽由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等組成。添加到飲水中,可以補充畜禽所需的水分、電解質和營養,調節酸堿平衡。抗生素有時被添加到飲用水中以預防疾病。冬季第壹周最好供應16-20℃的溫水。
3.開食:開食壹般在雛雞出殼後24-36小時進行。開口飼料可直接飼餵全價雞飼料;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將顆粒物料粉碎後投餵,這樣可以達到消毒和減少廢物的雙重目的。第壹、二天只餵粗玉米粉(顆粒直徑1mm)或碎米,有利於胎糞排出,第三天可直接轉為全價飼料進行育雛。
第壹周要用敞開式托盤每天餵食6-7次,之後逐漸過渡到槽式或桶式餵食。
4.建議采用當地高溫育雛法(平雞舍),4天內溫度波動不超過65438±0℃;4日齡後,體溫調節功能開始逐漸完善,雛雞選擇自己適合的區域。但溫度波動不應超過2℃。
適宜孵卵的溫度
1-4天:34-36度,4-7天:32-34度,2周:30-32度,3周:28-30度,4周:25-28度,5周:22-25度。5周後,溫度建議至少20度。
*育雛溫度在靠近熱源的雞背高度測量。
*在飼養過程中,根據雛雞的行為和分布情況,檢查溫度供應是否合適。
@雞群均勻分散,自由奔跑——溫度合適。
@雞群聚在壹起,靠近熱源——溫度低。
@雞展開翅膀喘氣,翅膀下垂遠離熱源——溫度偏高。
5.濕度:1-10天後60-70%,10天後50-60%。育雛前期,舍內溫度高,雛雞飲水量少,食量少。如果環境比較幹燥,濕度不夠,很容易造成脫水。後期註意降低濕度,否則容易導致屋內潮濕,屋內氨氣濃度高,引發球蟲病等疾病。
6.通風:育雛期間,在加強保溫工作的同時,壹定不能忽視棚內的工作環境,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及時排除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壹般來說,兩周內以保溫為主,兩周以後要註意通風,逐漸加大通風量。註意避免賊風,同時防止溫度波動過大。
推薦飼養密度(羽毛/平方米)(♀/♂)
3周齡時平養和籠養
1-6 12-15/10-12 36/32
7-20 6-8/6-8 28/25
*實際密度可根據飼養、飲水、通風等設備的有效性,以及季節靈活確定。
餵食和飲水寬度(厘米/羽毛)
周槽寬度和飲用水寬度
1-6 2.5 1.5
7-12 5.0 2.0
12-20 7.5 2.5
7.光照:前三天采用24小時光照,到第20天逐漸縮短到14小時或自然光照。等到夏季至日後的晚上9點,以免因光照不合理而耽誤產卵。140天至500天實行十六小時光照。照明原理:幼雞只能縮短前,蛋雞只能延長不縮短。照明程序見第7節。
8.斷喙:雞為了防止啄食和飼料浪費,壹般在7-10日齡斷喙;如果在10周有超過10%的雞喙生長,則需要在10-12周再次修剪。
*不健康的雞群不能進行,應根據實際情況推遲到雞群恢復後進行。
*斷喙刀片必須燒成櫻桃紅(約593℃)。
*斷喙前應空4-5小時;
*當鳥喙折斷時,截面應該是均勻的。用食指讓舌頭遠離火源,不要燙傷。母雛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距鼻孔距離1-2mm)。只需去除公雛上下喙的1/3;鳥喙應該被烤焦以免出血。
*斷喙後及時餵料,將料的厚度增加到3cm,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K3(每10 kg飲水加1 g)。
9.衛生消毒:入雞前兩天必須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不使用疫苗時每天噴灑消毒壹次,包括雞體和雞舍內外。每周消毒飲用水1-2次,用百度殺寶點或吉安苗偉比較合適。育雛期的前幾天應給予強光照和長光照時間,使雛雞熟悉舍內飲水和飼養環境。光照強度最初為20-30lux,10天後逐漸降低到5-10 lux,18周後增加到10-20lux。1,飼養技術和體重控制
飼養程序是根據許超優質綠足雞的生長特點確定的。為了獲得理想的生長曲線,在實際飼養中,根據實際平均體重與目標體重的比較進行調整;如果超過了當周的目標重量,下周的物料數量要維持在上周的水平;如果低於目標,就要多投放飼料,或者提供營養水平更高的飼料。盡量在14周之前調整到目標體重,否則會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
實際飼料量、環境溫度、配方營養水平和雞群狀況的影響。
從育雛期到生長期的飼料轉化時間應通過比較實際平均體重和6周的目標體重來確定。如果低於目標重量,則延遲加油時間,直至達標。
生長期的雞容易養,但也容易被忽視。建議大家按時吃藥預防,及時分組。
2.稱
建議最遲從生長期4周齡開始每周稱重,隨機抽取5-10%雞稱重其空腹體重。註意每周同壹時間同壹天的重要性。計算每周平均重量和均勻度。
3.同樣
均勻度是指被稱量雞群的重量在平均重量的10%以內的百分比。以80%的均勻度為標準,高於標準則認為雞生長發育良好。
平均體重為10%的雞數
均勻度=——————————×100%
稱重的雞總數
在雛雞的質量檢驗中,均勻度比平均體重更重要,因此應高度重視均勻度的測定。特別註意8,12,14,16,18周的統壹性。壹旦發現雞的整齊度低的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①根據個體大小分組飼養。(2)減少雞情節。③增加或改變飲水口的位置。(4)請獸醫檢查雞群是否存在疫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