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經量少的中醫調理方法
1,母雞艾葉湯
成分:1老母雞,15g艾葉。
用法:老母雞洗凈,切塊,艾葉煮湯2-3次。月經期服用2-3劑。
功能:益氣補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引起的月經過多、心悸、失眠、多夢、脘腹冷痛、舌淡、脈細。
2.地黃做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入生地、益母草,蒸20分鐘左右,每次50毫升,每日2次。
功能:活血止血;適用於血瘀所致月經過多,色紫黑色,有血塊或腹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3、兩種藥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65438±05克,阿膠30克,蜂蜜40毫升。用法:將前五味藥煎取濃縮汁300毫升,阿膠用60毫升開水溶化,加入白蜜,文火養,放涼,裝瓶。每次20毫升,壹日三次。
功能:滋陰補血;適用於肝腎陰虛、虛熱內擾所致的月經過多、面色潮紅、頭暈目眩、心煩口渴、舌紅脈細。
2、判斷月經量少的方法
正常月經出血量應為20 ~ 60 ml,少於20 ml為月經過少。按衛生巾用量估算,正常用量平均壹天換四五次,每個周期不少於1包(每包10片)。如果連半包衛生巾都用不完,屬於月經過少。
月經量少屬於月經病,發生在青春期和育齡期時可進展為閉經,發生在更年期時往往進入更年期。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女性月經過少有兩種:虛和實。虛者多為先天腎氣不足或勞動過度所致。腎氣不足、精血不足、沖任不足、血海不足導致月經過少;也有氣血來源不足或久病重病失血,導致血海空虛,經血來源不足,月經過少的人。實為血瘀或痰濕,血液循環不暢,導致月經量減少。這些都是中醫認為月經量少的原因。
通過這些原因,也可以推斷出月經量少的壹些表現。月經過少應與月經的顏色、質量和腹痛相鑒別。壹般月經色淡、包塊薄、無腹痛者為虛;血瘀是由於月經色暗,有血塊,腹痛;月經偏紅、體黏胖者為痰濕。屬於先天不足者,月經量少;後天受傷,水分逐漸減少。月經量突然減少的,多是經驗性的。還有人因為大病突然去世,導致血燥、月經量少,甚至閉經。此病虛證多,實證少。所以治療重在滋腎補血,滋養天癸,使任通潮紅,血海溢。即使是瘀血或痰濕,也要註意不要用多了破之,以免嚴重損傷氣血,經血難以恢復。
3.月經量少吃什麽補血?
經期多吃什麽:多吃含鐵滋補的食物:補充足夠的鐵,避免缺鐵性貧血。多吃烏雞、羊肉、魚子、青蝦、對蝦、豬腎、羊腎、貽貝、黑豆、海參、核桃仁等滋補食物。如果24小時後出血不減少,且出血量大,或月經量過少,應立即就診。
婦科醫生指出,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都會導致月經不調。保持生活規律,月經可能會恢復正常。經期壹定要註意不要冒雨涉水,任何時候都要避免讓小腹受涼。如果妳的月經不調是因為挫折和壓力造成的,那麽妳壹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而且如果妳月經不調,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非常必要的。
看了這篇文章,相信女性朋友對“經期多吃什麽”有了壹定的了解婦科醫生提醒女性,長期月經不調會對女性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女性的生育能力。女性壹定要重視,發現病情要及時治療。
月經量少是月經病的壹種,說明身體氣血不足。如果妳連每次來月經都不用10片,為什麽現在市面上的最小包裝是8片,那妳就可以判斷月經量少了。月經量少說明身體出現了壹些問題,可以嘗試中醫食療的方法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