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多發生在四肢遠端,尤其是手指、手掌、前臂和手腕的屈曲處,也可發生在頭、頸和外陰。原發性皮損為真皮或皮下結節和斑塊,呈棕紅色或灰黑色,中央易發生潰瘍。四肢近端皮損常沿筋膜表面或血管、神經向心性發展,臨床表現與淋巴孢子絲菌病相似。深度損傷附著於筋膜、腱鞘、骨膜,伴有肢體腫脹、疼痛、運動障礙。該病發展緩慢,局部切除後常復發,早期有淋巴結轉移,晚期有肺轉移。組織病理學改變:腫瘤多位於真皮、皮下及深部組織,結節不規則,中心壞死,周圍有柵欄樣上皮細胞,梭形細胞混雜,數量不等。這兩種類型的細胞都有不典型的變化。我們所見到的病例的臨床特征和組織病理學變化符合該病的診斷。患者的頭皮和左肩胛骨在病程後期出現轉移,最終出現氣胸。
由於本病罕見,皮膚科醫生對其認識不足,臨床上容易誤診,大多誤診為孢子絲菌病。病理上,尤其是低倍鏡下,本病類似於網格狀肉芽腫性疾病,如環狀肉芽腫、脂質樣進行性壞死等,要註意鑒別。其他病理分化疾病包括滑膜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纖維肉瘤和血管肉瘤。如果綜合考慮該病的臨床表現和病理特征,診斷並不困難。必要時,可通過免疫組織化學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上皮樣肉瘤的大多數腫瘤細胞角蛋白和EMA染色陽性,也有CD34陽性反應的報道。
上一篇:野菊花和決明子可以壹起泡嗎?決明子和菊花在水中浸泡的效果下一篇:非洲爪的功能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