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采收,去除汙垢雜質,陰幹。
性味甘寒。
①金華常用中藥材選方:“甘新,寒。
②陜西中草藥:“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要用於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涼血活血。治療高熱、驚風、風濕、四肢麻木、關節腫痛、癰腫咽痛、跌打損傷。
①金華常用中藥材選方:“滋陰降火,清熱利濕”。治療熱性驚厥、白喉、口腔炎、牙痛、乳癰、背癰、風濕關節痛。
②陜西中草藥:“活血舒筋,滋陰壯陽。治療半身不遂、四肢癱瘓、風濕麻木、刀傷、跌打損傷、湯火燙傷、小兒高熱驚厥、遺精。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兩;或者泡在酒裏。外用:研磨、修整。
政黨選擇
(1)治小兒驚風,角弓顛倒:取鮮石豆蘭1-2個,水煎。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②治療風熱咽痛、實火頭痛:鮮石豆蘭壹至二兩,水煎。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③治療關節腫痛:鮮石豆蘭二至四盎司,金銀花藤壹至二根,豬蹄壹只,黃酒四盎司。水煮。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④乳房膿腫的治療:將鮮石豆蘭搗碎敷於患處,用鮮全草二兩,燒酒壹兩。燉湯吃兩次。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⑤職業傷害的治療:用壹斤白酒浸泡大棗壹至二兩,每日早晚各壹小盅;或者五美元壹個的石頭棗和石頭豇豆,浸泡在酒裏。(陜西中草藥)
⑥刀傷處理:大棗適量,研末,開水敷傷口。(陜西中草藥)。
擴展數據:
附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很少直立,有或沒有假鱗莖。假鱗莖緊密,簇生或異化,形狀大小差異很大,節間1。葉通常為1,至少有2-3片葉,頂生於假鱗莖,無假鱗莖者直接從根莖發出;葉片肉質或革質,先端稍凹或銳尖,圓形和鈍,基部無柄或具柄。
花葶側生於假鱗莖的基部或從根狀莖的節上提取,根狀莖長於或短於葉,單朵花或多朵花形成總狀花序或近傘形花序;苞片通常小;
花小至中等大;萼片近等長或側生萼片遠長於中部萼片,在整體或邊緣有齒、毛或其他附屬物;側生萼片離生或下緣相互粘合,或上下緣因其基部扭轉而不同程度地相互粘合或鄰接,基部附著於雌蕊基部兩側,形成囊狀萼囊;
花瓣比萼片小,整體或邊緣有齒、毛等附屬物;唇瓣肉質,比花瓣小,向外彎曲,基部與雌蕊足端相連,形成活動或不活動的關節;雌蕊短,具翅,基部延伸至基部;
雌蕊翅在雌蕊中部或基部不同程度地向前伸展,向上延伸成各種形狀的雌蕊齒;花藥外傾,2室或者1室由於隔膜的消失;花粉塊蠟質,4成2對,沒有附屬物。
百度百科-石豆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