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藥浴怎麽治療皮膚瘙癢?

藥浴怎麽治療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又稱癢風,是壹種無原發損害的自覺瘙癢的皮膚病,可遍及全身或局限於肢體某壹部位,與神經、精神、過敏等有關。其癥狀如《外科證治大全》說:“全身癢,不出疹,壹直撓。”說明這種病的臨床特點是壹開始沒有皮膚損害。由於經常搔抓,患處可出現抓痕、結痂、色素沈著、苔蘚化或濕疹,有時可繼發感染。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多為濕熱初蘊於皮膚,不能消散,繼而血虛風盛,導致皮膚失養,表現為皮膚幹燥瘙癢,故多見於老年人。

配方壹由蒼耳、艾葉各45克,蜂房、白鮮皮、苦參、地膚子、木槿皮各35克,黃柏、明礬各25克組成。

用法:水煎,濾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或2次。每次熏蒸後搓15 ~ 20分鐘。每天1劑,7天為1個療程。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蒼耳子味苦、苦,能祛風解毒,治療皮膚瘙癢。黃柏、苦參清熱燥濕,蜂房解毒。艾葉、白鮮皮、地膚子、木槿皮、明礬可祛風除濕止癢。

第二方由蛇床子和地膚子40克、荊芥9克、防風9克和枯礬9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加適量水,煎幾次,將藥液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每天熏洗兩次,每次劑量可持續5天。

具有祛風、除濕、止癢的功效。

適應癥:全身或局部瘙癢。

說明蛇床子和地膚子是祛風除濕止癢的良藥,荊芥和防風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配方3由30克甘草、15克胡椒、白鮮皮、地膚子、大楓子和25克苦參組成。

用法:將藥物加適量水,煮沸3次,取藥汁1,000毫升,再加入藥粉(芒硝、硫磺、滑石、明礬各30克,樟丹粉20克,研成細末),攪拌均勻,然後趁熱用蘸藥液的毛巾擦洗患處,再套上幹凈的外套和被子。更換的外套和被子必須經過批準。每天擦洗1 ~ 3次。

功能:清熱利濕,解毒殺蟲,祛風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方劑中的主藥甘草壹直被認為是很好的解毒之品。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甘草酸及其衍生物可制成抗炎、抗過敏制劑,用於各種皮膚病。其機制與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和抗組胺藥有關。

配方四由蛇床子、地膚子各12g,赤小豆15g,梓皮、木槿皮、榆皮、白鮮皮、海桐皮各18g組成。

用法:將湯劑煎兩次,將兩次汁液混合,臨睡前將患處外洗。每次15 ~ 30分鐘,每天1劑量,洗兩次。

功能:消炎、除濕、祛風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紅豆味苦、苦,毒性小,民間常外用治療皮膚瘙癢等疾病。楸樹皮、芙蓉皮、榆樹皮、白鮮皮、海桐皮等樹皮類藥物可祛風除濕止癢。

吳芳由路路通、蒼術65g,百部、艾葉、明礬12g組成。

用法:加水1 000至1 500毫升,煮沸20分鐘,取濾液溫熱後洗凈患處,每日2次。

功能:疏通氣血,祛濕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路路通具有祛風通絡、利水除濕的作用。蒼術、百部、艾葉、明礬都是祛風除濕之品。

配方六由黃柏、蒼術、荊芥、地膚子各9克,明礬6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研成粗末,加水3 000 ml,煎去藥渣,趁熱熏蒸,溫熱後泡澡,每次20 ~ 30分鐘。

祛風止癢的功能。

適應癥:慢性瘙癢性皮膚病。

說明方中黃柏、蒼術清熱解毒,荊芥祛風祛邪,蛇床子、明礬祛濕止癢。諸藥合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適用於慢性瘙癢患者。

方七由雄黃100g組成。

用法用幹凈紗布包裹雄黃,用線紮口,留6厘米左右的線頭,將藥袋放入砂鍋或搪瓷容器中煎20分鐘,再用鉗子取出放入幹凈容器中,取汁備用。用藥水洗癢的地方,20分鐘左右。

功能:排毒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雄黃是治療瘡瘍、殺滅病毒的重要藥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雄黃中主要含有的硫化砷具有抗菌和殺蟲作用。

配方八由苦參65克、白鮮皮35克、蛇床子35克、地膚子30克、大黃30克、核桃仁20克、生杏仁15克、明礬、黃柏組成。

用法用量為1 000 ~ 2 000毫升,備用。取藥液沖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1小時,每劑可使用3、4次,避免洗後受風。必要時可連續使用1劑量。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苦參、白鮮皮、地膚子都是祛風除濕止癢之品。鶴虱有殺蟲作用,大黃有清熱解毒作用;杏仁還有殺蟲潤燥的作用,而明礬、黃柏可以祛濕止癢。諸藥合用,起到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的作用。

方酒由薏苡仁、野菊花各30克,金銀花、白鮮皮、連翹、生地、玄參各15克,地膚子25克,赤芍10克,川芎3克,當歸、蟬蛻、甘草、荊芥、防風各6克組成。

用法:水煎取藥汁2份,取藥汁1份(約1 000 ml)口服,趁熱外洗患處,每日2次。1劑量隔天壹次。

功能活血解毒,祛風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薏苡仁清熱利濕,野菊花、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荊芥、防風、白鮮皮祛風除濕,再配伍生地、赤芍、川芎、當歸養血,甘草調和諸藥。

10號方由蛇床子、地膚子、苦參、白鮮皮30克,雄黃9克,百部15克組成。

用法: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日2 ~ 3次。

具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適應癥:全身瘙癢。

說明蛇床子和地膚子都有祛風除濕的作用,百部能除濕殺蟲,苦參和白鮮皮能除濕,雄黃能解毒。諸藥合用,起到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的作用。

方希由蒼耳150g組成。

用法:水煎外洗,1或每日2次。

功能祛風除濕。

適應癥:全身瘙癢。

說明蒼耳子能益血、燥濕、滑利,所以能治療身體上、中、下部位的風濕性疾病。

處方12由丹參30克、苦參30克、蛇床子30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加水2 000毫升,煎服藥液800毫升,用渣洗患處。

功能活血養血,祛濕祛風。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丹參味苦、性溫,具有活血涼血、養血祛風的作用,適用於風濕痹痛、皮膚瘙癢。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抗菌等作用。苦參、蛇床子有祛濕祛風的功效。

方十三由苦參25克、地膚子25克、蛇床子25克、百部25克、獨活25克、野菊花25克組成。

用法:加水2 000 ~ 3 000 ml煮沸15分鐘,趁熱洗前抽汁,1或每日兩次。

具有祛風、除濕、止癢的功效。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祛風燥濕,百部潤膚殺蟲,獨活、野菊花驅寒。

14號方由苦參9克,川椒9克,百部15克,雄黃6克,冰片6克組成。

用法:煎湯取汁,先熏後洗患處,1或每日兩次。

功能清熱燥濕解毒。

適應癥:全身皮膚瘙癢。

說明苦參清熱燥濕,川椒辛散感冒,百部潤燥殺蟲,雄黃解毒,冰片清熱解毒。

十五號方由苦參30克、蛇床子30克、花椒12克、枯礬12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外洗患處。

清熱燥濕,殺蟲之功。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苦參性苦性寒,清熱利濕,祛風殺蟲,蛇床子、花椒除濕祛風,枯礬解毒除濕。多種藥物組合,具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

配方16由20克蒺藜和30克皂角刺組成。

使用時,水煎取汁,外洗患處。

功能祛風解毒。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蒺藜具有疏風降氣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癢。皂莢是治療各種惡性瘡癬的重要藥物。

方17由石菖蒲30克,百部9克,艾葉9克,蔥白15克組成。

使用時,水煎服,溫洗頭部。

功能祛風除濕。

適應癥:頭癢。

說明石菖蒲具有理氣活血、祛風除濕的作用。歷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記載,可治頭風。

第十八方由蒼耳子60克,雄黃12克,枯礬30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外洗患處。

功能祛風除濕,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蒼耳子味甘,有毒,有燥濕、祛風、止癢的作用。蒼耳的花和葉可以治療婦女的瘙癢和瘙癢。

十九號方由地膚子、土茯苓、白鮮皮、苦參、鹽30克,荊芥、枯礬65438±02克,花椒65438±00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加水約5 000毫升,煮沸半小時,將濾出的藥汁放入盆內外洗,每日2次,每劑可反復煎3、4次。

功能祛風除濕,解毒止癢。

適應癥老年性瘙癢。

說明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濕的作用,能治濕冷惡瘡。白鮮皮、苦參有清熱利濕之功,與荊芥、花椒同用,能祛風、枯礬、鹽,能祛風除濕、解毒止癢。

平方二十由80克鹽和800毫升大米泔水組成。

用法取大米泔水,放入鹽中,用鐵鍋煮5 ~ 10分鐘,然後用藥液擦洗患處,每日兩次(早晚),每次1 ~ 3分鐘。

功能涼血解毒,祛風止癢。

適應癥:皮膚瘙癢。

說明鹽能祛除皮膚的風毒,解毒,涼血潤燥,止痛止癢。大米泔水可以清熱涼血。

配方21由蒼耳子、艾葉各50克,蜂房、白鮮皮、苦參、蛇床子、木槿皮各30克,花椒、枯礬各20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藥渣趁熱沐浴,1或每日2次,每次15 ~ 20分鐘,7天為1療程。

祛風除濕的功能。

適應癥:全身皮膚瘙癢。

說明艾葉能溫中、散寒、除濕。藥理實驗證明,艾葉煎劑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並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血液凝固和解毒。與蒼耳子等物質配伍,祛風除濕作用更強。

22號方由桂枝、白芍、當歸、荊芥各65438±02g,雞血藤30g,炙甘草6g,生姜4g,大棗6g組成。

用法:將藥物用水浸泡1天後,煎1次,早晚服用。第二次煎服藥液2 500 ml,晚上服藥後趁熱沖洗患處,每次約15 ~ 20分鐘,每日1劑。

功能:養血祛風。

適應癥老年性瘙癢。

說明老年人因血虛風燥,皮膚瘙癢,故本方用當歸、白芍、雞血藤養血潤燥,滋養皮膚,桂枝、防風、生姜散寒,甘草、大棗解毒,諸藥調和。

23號方由當歸、紅花、白鮮皮、苦參、白蒺藜15g,生地30g,茜草、雞血藤30g,絲瓜絡20g,防風9g,甘草6g組成。

用法:水煎兩次,合並兩次濾液,全身沐浴,每日1劑,連續7天為1個療程。

功能:活血通絡止癢。

適應癥老年性瘙癢。

說明老年人皮膚瘙癢多為血虛血瘀,經絡不通,脈絡不通,血液不能滋養皮膚所致。所以用活血化瘀、養血潤燥、通經活絡的藥物來達到祛風止癢的效果。

  • 上一篇:如何緩解睡眠不足引起的頭痛
  • 下一篇:羊無論怎麽餵都長不快的原因,夏季育肥羊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