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腳擡高,回血緩解疲勞。
每天擡腳2-3次,甚至高於心臟。此時,足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環旺盛,下肢的血液加速回流到肺部和心臟,使其充分循環,頭部可以得到充足新鮮的血液和氧氣,對足部的穴位和反射區也是壹種良性刺激。另外,平時多擡腳也是好的。
2.倒著走,護腳跟,祛瘀止痛。
很多人會出現足跟痛,也叫“氣墜底”。中醫認為是肝腎不足所致。練習倒著走是保持腳跟的好方法。向後行走時,可刺激足少陰腎經,有益氣補腎、化瘀止痛之功效。同時,倒著走可以使跟腱和腓腸肌得到鍛煉,從而改善跟腱周圍炎引起的足跟痛。
3.用鹽水泡腳,可以放松肌肉,提高僵硬度。
俗話說“春天泡腳可壯陽,夏天泡腳可祛暑祛濕,秋天泡腳可潤肺潤腸,冬天泡腳可暖田單”,泡腳是壹年四季都要做的事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甚至改善心臟供血。
如果妳跑了壹天後,覺得腳特別累,特別酸,可以在熱水中摻入粗鹽,給自己做壹次10-15分鐘的“足浴”,可以緩解腳部的不適,促進腳踝和小腿的血液循環,拉伸骨骼,改善下肢的僵硬度。
4.按摩腳底,60多個穴位用於保健。
人的腳步有60多個穴位,可以經常按摩腳部。可以雙手搓腳。比如手掌加熱後,用雙掌輪流摩擦腳底,直至發紅發熱。這是對全身很大的保健,可以消除疾病,保護健康。泡完腳後,可以做壹個自助足底按摩,然後用大拇指交替按壓足弓。
5.赤腳走路,滋養經絡,強身健體。
人體內有12條經絡,其中6條沿足而行。每天可以赤腳走在公園的鵝卵石路上,赤腳走在石板路上,可以刺激腳底湧泉穴,使血氣充足,滋養經絡。這種護腳方法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祛病的作用。
6.買大壹點的鞋子,解放雙腳,鞋子合適不合適都不要變形。只有妳的腳知道。
7.在沙灘上行走可以增加足部肌肉,防止萎縮。
老年人身體不好。雖然他們可以通過良好的飲食和負重鍛煉來減緩足部的老化和變形,但患有嚴重關節炎的老年患者也可以在沙灘上練習行走,這也可以增強足部內部肌肉的鍛煉。因為如果那些小肌肉萎縮,就會導致腳部畸形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