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如何給羊催肥?壹種育肥豬的豬飼料育肥劑配方

如何給羊催肥?壹種育肥豬的豬飼料育肥劑配方

育肥羊的主要配方是1,非蛋白氮和非蛋白含氮物質包括蛋白質分解中間體——氮、酰胺、氨基酸、尿素、縮二脲和部分銨鹽。最常見的是尿素。這些非蛋白質含氮物質可以為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質提供氮源。因為這些添加劑的氮含量高,例如,純尿素含有47%的氮。如果被瘤胃微生物充分利用,1kg尿素相當於2.8 kg粗蛋白的營養價值,或者7 kg豆餅蛋白相當於26000kg禾本科種子的含氮量。因此可以替代部分飼料蛋白,既能促進羊的生長發育,又能降低飼料成本。尿素的加料方式介紹如下。尿素既不能單獨餵,也不能幹餵。通常情況下,尿素完全溶解在水中,噴灑在濃縮液上,混合均勻後飼餵。應嚴格控制尿素的進料量。不允許用尿素代替日糧中的全部蛋白質,壹般不超過日糧粗蛋白的65,438+0/3,或日糧幹物質的65,438+0%,或壹般相當於羊體重的0.02-0.03,即每65,438+00公斤體重餵2-3克尿素。尿素要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讓瘤胃微生物有壹個適應過程,而且最好是連續飼餵,壹般短期飼餵效果不好。要給羊餵尿素防止中毒,尿毒在微生物利用之前就能被瘤胃的脲酶分解成氨。當瘤胃微生物對尿素的利用率低於尿素的分解率時,就會有壹部分氨進入血液循環,由於血液濃度升高而發生氨中毒。為了防止氨中毒,首先要設法減緩尿素在瘤胃中的分解速度,使瘤胃微生物能充分利用氨。我國已開發出壹些“安全的非蛋白氮”產品,如異丁基二脲、磷酸脲、縮二脲等。這些產品可以減緩尿素在瘤胃中的分解速度,有利於微生物對氨的充分利用。餵尿素的時候,壹天要餵幾次,壹般壹天2、3次。餵完後不要馬上喝水,防止尿素直入真胃,也不能空腹餵,以免瘤胃尿素濃度過高。同時要給瘤胃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如澱粉含量高的玉米、高粱、糖漿等,以提高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加速氨的利用。此外,在日糧中添加骨粉和硫酸鉀(鈉)可以提高硫、磷水平和尿素利用率。只有在日糧蛋白質不足時才飼餵尿素,當日糧蛋白質充足時,微生物使用有機氮,但飼餵尿素會造成浪費。餵尿素不能同時餵生豆餅和生豆,因為這些物質含有脲酶,分解尿素很快,容易中毒。如果綿羊發生尿素中毒,會表現出緊張、焦慮、唾液分泌過多、肌肉震顫、運動障礙、腫脹、掙紮、咆哮,甚至躺在地上、窒息而死。急的方法可以是靜脈註射10%-25%葡萄糖,每次100-200ml。或者拿醋中和氨。或者喝涼水。冷水可以降低胃液在瘤胃內的溫度,從而減少尿素的分解。冷水還可以稀釋氨的濃度,減緩瘤胃對氨的吸收速度。冷水和醋等量服用更好。

2.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是綿羊育肥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能調節能量、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提高羊的采食量,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刺激生長,調節體內酸堿平衡。綿羊缺乏某些礦物質元素會導致代謝疾病、貧血、消化道疾病等,導致生產力下降。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應根據育肥羊的營養需要而定,微量元素可制成預混料。配方為每噸碳酸鈣803.1公斤,硫酸亞鐵50公斤,硫酸銅6公斤,硫酸鋅80公斤,硫酸錳60公斤,氯化鈷0.8公斤,亞硒酸鈉0.1公斤,每天10-65438。或者把礦物質微量元素做成鹽磚,讓羊自由舔舐。壹般添加微量元素比不添加可增加增重10%和20%。

3、維生素添加劑因為綿羊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B族維生素、維生素K和維生素C,所以不需要單獨添加。日糧中應提供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以滿足育肥羊的需要。維生素的添加要根據羊的營養需要,在飼料中維生素不足的情況下,適量添加。過量添加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引起中毒。比如維生素。過量可表現為食欲不振、皮膚瘙癢、關節腫痛、骨質增生、體重減輕。維生素D過多會引起血鈣偏高,骨骼脫鈣,骨質疏松。壹般20-30kg的羔羊需要維生素。A200-210國際單位,維生素D57-61國際單位,30-40kg羔羊需要維生素。A210-230國際單位。添加維生素時,D57-61也要註意與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大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可以相互作用失效,最好不要壹起做成預混料。

4.稀土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釔、鈧和所有鑭系元素***17的總稱。可作為畜禽飼料添加劑,飼餵效果好,經濟效益高。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張英傑等在1993對小尾寒羊進行了稀土添加劑的飼養試驗。在放牧補飼條件下,實驗組每只動物每天添加硝酸稀土0.5g,連續60天。結果表明,添加稀土比不添加稀土平均增重11.2%,經濟效益顯著。張啟如報道細毛羊飼餵稀土添加劑時,添加量為每公斤體重10 mg,飼養期為3個月。與不添加稀土的組相比,添加稀土的去勢羊體重增加了2.07公斤,增幅為55.49%。平均毛長增加0.3厘米,增加12.5%。在育肥羊斷奶後日糧中添加0.2%稀土,在60天試驗期內,將提高17.1%,每公斤增重節約飼料0.41公斤,提高飼料轉化率14.29%。壹般用作飼料添加劑的稀土有硝酸鹽稀土、氯化物稀土、維生素C稀土和碳酸鹽稀土。

5.膨潤土屬於膨潤土,是壹種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粘土。主要成分為鈣10%,鉀6%,鋁8%,鎂4%,鐵4%,鈉0.01%,鋅2.5%,錳0.3%,矽30%,鈷0.004%,銅。

0.008%,氯0.3%,鉬,鈦等。膨潤土中含有對畜禽機體有益的礦物元素,能使酶和激素的活性或免疫反應發生有益於畜禽的變化,吸附體內有害毒物和胃腸道中的病菌,有益於身體健康。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張世全報道,在100天的放牧期內,每天給2-3歲的內蒙古細毛羊餵膨潤土30克,水100克。與對照組相比,飼餵膨潤土的綿羊毛長增加了0.48厘米,每平方厘米的剪毛量增加了0.0398克。

6.酸模素又稱莫能菌素,是肉桂鏈黴菌發酵產生的抗生素。其作用是通過減少甲烷氣體的能量損失和飼料的蛋白質降解脫氨損失來控制和提高瘤胃發酵效率,從而提高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試驗研究表明,舍飼瘤胃激素的綿羊日增重提高35%左右,飼料轉化率提高27%。生長山羊飼餵瘤胃激素,日增重提高16%-30%,飼料轉化率提高13%-19%。添加的瘤胃素的量壹般為每千克日糧幹物質25-30毫克。要在飼料中混合均勻,最初的投餵量可以低壹些,以後逐漸增加。

7.緩沖液添加緩沖液的目的是改善瘤胃環境,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綿羊密集育肥時,精飼料增加,粗飼料減少,瘤胃內形成過多酸性物質,影響綿羊食欲,抑制瘤胃微生物區系,削弱飼料消化率。添加緩沖劑可增加瘤胃內堿性物質積累,中和酸性物質,促進食欲,提高飼料消化率和綿羊增重速度。羊育肥常用的緩沖劑有碳酸氫鈉和氧化鎂。碳酸氫鈉的添加量占日糧幹物質的0.7%-1%。氧化鎂的添加量為食物幹物質的0.03-0.5%。在添加緩沖液的時候,羊要有壹個適應的過程。另外,最好同時加入碳酸氫鈉和氧化鎂。

8.二氫吡啶含有抗氧化劑、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能抑制脂質化合物的過氧化作用,形成肝臟的保護層,抑制畜禽體內生物膜的氧化,提高生物膜中6-磷酸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穩定體內細胞組織,具有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A的部分功能,還能提高胡蘿蔔素和維生素1在畜禽體內的吸收利用。周凱等人在1998中對二氫吡啶飼餵生長羊的增重效果進行了試驗研究。實驗羊主要吃草。補飼中添加200 mg/kg二氫吡啶時,采食量增加5.65438±0%,日增重增加65438±08.25%,飼餵二氫吡啶的壹歲羊體重增加8.54 kg,經濟效益顯著。使用二氧吡啶時,應避光避熱,避免與銅離子混合,因為銅是壹種特別強的氧化劑。如果混入壹些酸性物質(如檸檬酸、磷酸、抗壞血酸等。),效果可以增強。

9.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質。它們是生物催化劑,在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中起重要作用。能促進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的水解,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動物生長。比如在飼料中添加纖溶酶,可以提高綿羊分解纖維素的能力,充分利用纖維素。李景雲等人(1993)報道,每只母羊和育肥公羔羊每天添加25克纖維素酶。經過45天的試驗期,母羊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29.55克,育肥公羔比對照組提高34.06克。育肥公羔屠宰率提高2.83%,凈肉重增加65438±0.80kg。除了纖維素酶,還有蛋白酶、脂肪酶、果膠酶、澱粉酶、植酸酶、尿素分解抑制劑等。

10、中草藥添加劑是指為預防疾病、改善生理狀況、促進生長而添加到飼料中的壹種天然中草藥、中草藥提取物或其他經加工利用後的殘渣。張英傑、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等。1993進行了中草藥添加劑育肥小尾寒羊公羔的試驗。中草藥(黃芪、麥芽、山楂、陳皮、檳榔等。)進行科學配伍,粉碎混合,每只羊每天添加15g。餵養兩個月後,實驗組平均體重比對照組增加了2.69公斤。

11.植入增重劑植入增重劑是指壹些激素類或非激素類化學物質,如雌二醇、孕酮、睪酮、玉米赤黴醇等。,用特制的植入槍植入羊耳背側皮下。雌激素主要通過下丘腦或腦垂體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提高綿羊的增重和飼料轉化率;雄激素直接作用於肌細胞的特定受體,增加蛋白質合成。雄激素還可以通過控制血漿中甲狀腺素的水平發揮間接作用。玉米赤黴醇是壹種微生物代謝產物,化學結構為間羥基苯甲酸內酯,屬於非激素類。玉米赤黴醇能促進羊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其作用方式和作用途徑是直接或間接作用於垂體和胰腺,提高體內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水平,從而促進生長。目前常用的種植增重劑有增肉劑、壯畜劑、牛羊增重劑。增肉激素產自美國,每粒含玉米赤黴醇12 mg。畜大壯由北京營養源研究所生產,每粒含玉米赤黴醇12 mg。牛羊育肥劑由中國農業大學新技術開發公司研制生產,每丸玉米赤蘚糖醇含量與牲畜相同。用兩種增重劑對新疆細毛羊進行了增重試驗。試驗分為三組:1羔羊植入1肉品添加劑;第2組埋藏了1粒大壯;三組為對照組,1.2.3組在72天試驗期內日增重分別為127.45438+018.438+004.3g。段景誌等在192對陜南8月齡白山羊進行了牛羊育肥劑的增重效果試驗。實驗組有兩只羊,對照組有壹只。實驗組每只羊耳後皮下植入12 mg (1粒),對照組實驗期50天。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將增重劑植入耳後皮膚下,應該在軟骨上。進針角度要30度,而且要遠離血管密集區。插完針後,抽出約1 cm,然後皮下註射藥丸。著床時間壹般不少於50天。施用增重劑時日糧中蛋白質和能量水平相應提高,種植效果更好。

  • 上一篇:用姜油塗腿,用刮痧板刮能減肥嗎?
  • 下一篇:如何治療番茄苗疫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