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綜合評價:★★★☆。
如果說2020年有什麽電影最適合上映,那壹定是克裏斯托弗。諾蘭導演的《特尼特》,因為2020年有太多需要反轉的重大事件,如果時間真的可以反轉,我想大家都期待回到最初的地方,嘗試像這部電影壹樣改變那些事件...
然而,當備受期待的《特尼特》在國內上映時,幾乎所有觀影後的觀眾都抱怨,再看壹遍基本上就看不懂了。其實諾蘭早就預見到了這種情況,甚至用電影裏的壹句臺詞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不要試圖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諾蘭在《盜夢空間》中用並發敘事完成了多重夢境的構建後,特尼特以時間逆流的方式展示了事件的結果是如何發生在原因之前的,但這種時間逆流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簡單倒帶,它嚴格遵循“熵減定律”,即結果發生在原因之前,用電影中的壹句臺詞來解釋:
已經發生的壹切,壹定會發生,而且會壹直發生。
其實電影的劇情並不復雜,只是引入時空反轉的概念後,細節上要考慮的東西更多了,而這些巨大的細節,150分鐘也解釋不清楚,會誤導大部分觀眾。諾蘭甚至為了縮短影片長度,直接切換反轉前後的劇情,在反轉的過程中完全砍掉了時間線。他想讓觀眾根據人物動作的正反狀態來推斷是否已經反轉,但這種做法實際上讓觀眾更加困惑。
很多人為了把劇情解釋清楚,往往喜歡從時間線上詳細分析,但是因為線索太多,很難把電影解釋清楚。其實換個角度逐壹分析電影中的人物,可能更容易理順劇情。
整部電影沒有提到男主角的名字。可以說他是壹個貨真價實的無名氏,但現實中他不是無名氏,而是奧斯卡影帝丹澤爾?約翰,華盛頓的長子?大衛?華盛頓,前職業橄欖球運動員,2012因跟腱撕裂和UFL崩潰而告別橄欖球,後來成為諾蘭第11部電影《特尼特》的主人公,也是諾蘭電影中的第壹個黑人英雄。約翰?大衛?華盛頓的職業足球經歷對他的動作戲很有幫助。影片中幾乎所有的動作場面都是他自己完成的,完全不需要替身。
男主角在電影中沒有名字的原因是他不是個人,而是代表了壹個龐大的信條組織。此時,他在creed組織中的身份和作用尚未確定,甚至他的年齡也像是壹個謎。他的胡子已經拉開了他和男配角尼爾的年齡差距,但無法判斷他的真實年齡。至於他為什麽選擇壹個黑人演員做男主角,那壹定是導演不想讓觀眾誤以為尼爾是男主角未來的孩子。
片中男主角透露的唯壹信息是,他屬於壹個叫Credo的組織。影片中的“信條/宗旨”壹詞來自龐貝古城發現的神秘拉丁回文石碑“薩托爾廣場/薩托魔方”。
如圖所示,sator方塊是由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五個詞組成的5×5方塊,構成了壹個巧妙的回文系統。這五個字可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或者反方向讀。而且,所有這些單詞都來源於八個拉丁字母:五個輔音+三個元音。“信條/宗旨”,就在這個正方形的正中央,連接著上、下、左、右四個字,就像壹個十字架。
雖然諾蘭沒有在影片中直接展示石板,但石板的隱喻貫穿了整部影片。第壹行的SATOR在最後壹行倒拼為ROTAS,第二行的AREPO在倒數第二行倒拼為OPERA,中間的TENET本身就是回文詞。
Sator是電影中反派的名字,在拉丁語中是“耕耘者”、“創造者”、“上帝”的意思,對應的是Sator正在收集核材料、建造傳送門、試圖毀滅世界的電影情節。
阿雷波是影片中偽造戈雅畫作的畫家,自始至終都沒有露面。在銘文上,Arepo也是最神秘的壹個字,因為它從未出現在拉丁文的記載中。
歌劇是指影片開頭的烏克蘭歌劇院。
最後壹個字rotas是電影中反派Sator在港口的公司名稱,也是電影中第壹次出現傳送門的地方,非常符合“循環”壹詞的本義。
石板上的這個sator是整個碑文的主題,也是影片中的關鍵角色。他創立了rotas,引爆了歌劇,並通過arepo的畫作認識了主角。所有的事件交織在壹起,所有的文字組合在壹起,就形成了電影的名字:《特尼特》。說來好笑,主角沒有名字是因為石板上的字都用完了,排不出來。只剩下壹個信條,所以他只能代表信條組織,所以英雄沒有名字。
TENET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持有並掌握”,這個詞在英語中拼寫為“ten”,即“10”。英雄的第壹個和最後壹個任務在10分鐘內完成。
主人公在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後,將進入未來的信條組織,通過逆轉時間與獲得逆轉時間武器“算法”的薩特戰鬥,而所有行動中最重要的壹環就是回到過去,將自己招入信條組織。
整部電影就像壹個回文石板,互為因果,循環往復,互為因果,直到尼爾告訴主人公那句催人淚下的“妳的未來就是我的過去”,他們的命運在這壹刻形成了壹個閉環。
在2008年的電影《暮光之城:暮色》中,羅伯特?帕丁森演過吸血鬼愛德華?凱倫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偶像明星。近兩年來,他有意接拍了很多文藝氣息濃厚的電影,比如《燈塔》。他已經壹改偶像明星的風格,轉向實力派演員。他最近剛剛開始拍攝新版蝙蝠俠,並對媒體表示蝙蝠俠不是超級英雄,他只是壹個復雜的人物...這讓人不禁懷疑他打算如何解讀新版蝙蝠俠。
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我認為飾演男配角尼爾的羅伯特?帕丁森是整部電影的主角。
從影片透露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知道尼爾是被男主角從未來招募來的,然後被派去幫助他完成各種任務。尼爾不僅救了男主角六次,還把影片中的所有情節串了起來。男主角的六次營救如下:
1.主人公在歌劇院被壹名烏克蘭士兵用槍指著頭,尼爾用子彈打死了這名烏克蘭士兵。
2.這名男子在塔林被抓獲,尼爾救出了他和凱特。
尼爾在主人公翻車起火,再次被凍住的時候,把他從車裏救了出來。
4.英雄無法打開爆炸點的鐵門,任務即將失敗。尼爾“復活”,起身為英雄擋住壹槍,打開鐵門。
5.主人公被埋在礦井裏,快要爆炸了。尼爾用汽車繩把他拉了出來。
6.男主角在機場附近的倉庫裏與自己搏鬥,在自己射殺對方之前被尼爾阻止。
羅伯特?帕丁森雖然是配角,但扮演的角色不亞於男主角,個人表現超過約翰?大衛?華盛頓,相比約翰?大衛?華盛頓表演的不成熟,羅伯特·帕丁森這壹次的精彩表演,尤其是他最後告別主人公的那壹刻,讓很多觀眾落淚。相信很多觀眾在這部電影之後會更加期待羅伯特。帕丁森主演了新的蝙蝠俠。
此外,尼爾這個角色非常重要,因為有兩種可能性沒有在電影中明確表達出來:
1.尼爾可能是麥克斯,女主角凱特和反派薩托的兒子。
尼爾可能是壹名懷孕女科學家的兒子。
第壹種說法的解釋有點復雜:
Max的完整拼法是Maximilian。打破馬克西米利安的名字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馬克斯,伊米和連。Max是女主人的兒子,後面倒過來的四個字母是Neil的名字。留置權是指扣押權。電影中,凱特為了兒子被留在薩特身邊,薩特擁有對妻子和兒子的扣押權。Imi和特尼特的文體結構壹樣,由im和mi組成,是兩個i am的縮寫。不管是向前看還是向後看,都是“我在”的意思,符合電影反轉的概念。另外,Neil的發色和Max壹樣是金黃色的。在整部電影中,兒子馬克斯從未與父親薩特有過交流。整部電影中,另壹個和薩特沒有直接交流的人是尼爾。....
尼爾是女主角凱特的兒子,這壹點也受到質疑,因為電影後期尼爾在背上掛了壹枚有紅繩的銅幣,而麥克斯沒有這個裝飾物。然而,電影中有壹個重要的場景是在越南,但電影從未出現任何與越南有關的場景和道具。馬克斯在越南時曾乘遊艇上岸。作為中國的鄰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紅繩和銅錢非常普遍。我們假設Max很可能是在越南登陸的時候買的這個綁著紅繩的銅幣,那麽他非常期待在特尼特的延長藍光出來之後,在越南看到更多的場景,他很有可能找到關於尼爾的線索。
還有壹種說法是,尼爾是影片開頭展示反武器的女科學家的兒子,因為當時女科學家好像懷孕了,頭發是金色的,但她是左撇子,尼爾除了發色和膚色之外和女科學家沒有任何關系,所以這種說法不是第壹種。
肯尼,誰扮演反派薩托?Blana是壹位多才多藝的演員、導演、制片人、編劇和配音員。他在英國戲劇界早有名氣,還執導過漫威漫畫的《雷神》。諾蘭在他的上壹部電影《敦刻爾克》中扮演壹名英國軍官,他的最新作品是《東方快車謀殺案》,該片由多位明星編劇、導演和演出。
反派薩托在他的家鄉斯托斯克12挖掘核材料時挖出了時間膠囊。事實上,這是未來的薩托寄給他的。他靠放在時間膠囊裏的未來金條和關於未來的提示致富,自殺前獲得了世界各地女科學家送來的逆向時間武器“算法”的九個部分中的八個,除了最後的241的鈈。實際上,這九個部分對應的是美、俄、中、法、英、印、巴、以、朝九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暗示這些國家擁有毀滅世界的能力,而反派薩托則因為多次出入時間逆轉門,接觸到“算法”中的核材料而患上癌癥。
反向門的設置是紅色入口代表正向時間,藍色入口代表反向時間。同樣進行了上壹場斯托克12大戰的兩支球隊,也是用手表上的紅藍區分的。紅色是在正向時間內執行任務的團隊,藍色是在反向時間內執行任務的團隊。兩個團隊同時從時間的開始和結束執行任務,這可以確保任務的完成沒有任何錯誤。這就是為什麽電影裏壹棟樓被炸了兩次。紅藍兩隊執行了。影片開頭出現的華納logo是紅色,諾蘭自己的Syncopy logo是藍色,這也是導演對影片紅藍梗的暗示。
電影中越南遊艇上的場景與烏克蘭歌劇院爆炸和Stosk 12城市戰重合。電影中雖然沒有具體的日期,但還是有壹個日期,那就是14,而尼爾的死亡時間和薩特的死亡時間都在同壹天,他們的生命時間軌跡是壹樣的,但他們父子卻完全相反。當反派薩托知道自己得了癌癥後,他的想法是用“算法”武器毀滅世界,但尼爾卻想盡辦法從未來將其逆轉,幫助信條組織逐漸瓦解薩托毀滅世界的行動,拯救世界。薩托死於他自己的自私,但是尼爾死得很偉大。
可以說,尼爾壹次又壹次地拯救那個人,就是為了讓他拯救世界。套用壹句老話,妳保護世界,我也會保護妳...
伊麗莎白出生於1990?Debicki身高1.90米,但她在電影中身高的唯壹作用就是用長腿從車後座打開司機門。另外,她在電影裏的衣服顏色是設計好的。在反向時間,她的衣服是紅色的,而在正向時間,她的衣服是綠色的。
《越南遊艇》那壹集,她和兒子Max在遊艇上的時候,看到壹個女人從遊艇上跳進海裏。她認為那是她丈夫薩托的情人,然後她也覺得遊艇上的女人有離開的自由。事實上,這個女人就是她自己。她剛剛用逆向時間殺死了薩托,然後跳進海裏,在凱特回來之前帶著薩托的屍體離開了。
克裏斯托弗。諾蘭是很多觀眾眼中的“無極之神”,甚至有人宣稱研究諾蘭的電影是壹門“無極之學”。這部諾蘭電影宗旨是諾蘭的第十壹部電影。巧合的是,11這個數字無論倒掛還是倒掛都可以看成11,但恰恰是這個片子才有可能。以特尼特為中心,會變成壹個點,壹個軸,形成壹個過去和未來的完美互動,這也將成為諾蘭對自己創作理念的終極反轉和正反攻擊。這部電影之後,肯定會有壹大批粉絲不再把諾蘭當神,而壹部分粉絲會對諾蘭更加瘋狂。
據說特尼特這次的拍攝成本高達654.38美元+0.25億,僅低於他在《蝙蝠俠:黑暗崛起》中拍攝的2.5億美元,是他拍攝的第二貴的電影。因為疫情的影響和宣傳費用的增加,特尼特的花費實際上達到了2.2億美元。如果要回本,票房至少要5億美元。但從國內票房情況來看,第壹周票房只有21萬人民幣,而美國院線的復電只有60%。到目前為止,除中國之外的票房收入只有5000萬美元。恐怕特尼特這次真的很難回來了。
妳保護電影,我們保護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