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女兒怎麽了?從小到大睡覺都要把枕巾咬在嘴裏。現在5歲了,還是戒不掉。什麽?”
“醫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兒子不衛生就嚼,整天不要臉。太臟了,我的指甲都禿了。朋友說,不要緊,這是正常現象,到時候他就好了。醫生,他是否能做到?”
是的,很多家長會問醫生:孩子的異食癖是怎麽形成的?妳不是說任何孩子都會吃自己的手指嗎?為什麽說這是“怪癖”呢?妳真的戒不掉這個手指?是孩子的“口欲期”惹的禍嗎?
今天我們就告訴家長:“寶寶的食欲期”真的不背這個鍋。兒童異食癖的形成經歷了許多復雜的過程。如何從寶寶的食欲期平穩過渡到孩子正常的口腔期,真的是需要很多知識和註意的。在這裏,家庭教育和護理非常重要。
1,寶寶的食欲期是寶寶的壹種生理現象。
?嬰兒的食欲期:
眾所周知,嬰兒壹出生就有吮吸反射。所謂孩子生來就是要吃奶的,這是嬰兒的原始反射。
在3~4個月大時,由於唾液腺的發育和心理需要,孩子出現了口腔欲望期,開始在吮吸乳頭和奶瓶的基礎上吮吸手指進行自慰。然後我會用嘴去嘗試壹切,比如哺乳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當著我的面吃玩具和繪本。這種行為壹般在寶寶比較餓的時候或者睡覺前是正常的。這種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這是壹種自然的生理現象。
此外,口腔是嬰兒發育過程中最敏感的部位。口腔不僅僅是用來餵奶的,更重要的是,寶寶會很自然地把口腔當成壹個“媒介”,用嘴去觸摸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達到壹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受到奇怪的味道、氣息和不同的硬度,以達到某種享受。
嘴巴也是孩子表達情緒的工具。他們高興的時候會用小舌頭把嘴唇圈起來。他們在痛苦、緊張、焦慮的時候,會用嘴咬、啃、撕來安慰自己,緩解心情。這是孩子小時候的壹種自我保護。家長千萬不要簡單粗暴的幹涉和制止。還是給未來留點余地吧。
?預計持續時間:
嬰兒的渴求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壹般嬰兒的渴求期出現在出生後3~4個月,1歲左右自然消失。但由於個體差異,可持續數月,但在2歲前會自然消失。這是口欲期的關鍵時間節點。
2.食欲期與異食癖的關系。
事實上,每個孩子渴求期的長短與父母的收養方式有直接關系。父母正確收養,可以陪伴孩子成長,給予照顧。兒童在1歲時可以成功度過渴求期。
如果家長不明白吸吮手指是壹種生理現象,有兩種錯誤的處理方式,導致異食癖:
壹種是壹味的阻止孩子。無異於切斷了他的基本生理需求,對孩子的心理無疑是壹種不好的刺激。如果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得不到緩解,心理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產生挫敗感和不安全感。這樣會適得其反,會耽誤時間。3 ~ 5歲時可能會吮吸手指,甚至演變成咬手指甲、吃枕巾、撕紙巾等不良行為。
1,異食癖的出現:
異食癖是兒童代謝功能紊亂,自身身體味覺異常而引起的壹種病態綜合征。異食癖還與孩子的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家庭因素等綜合因素有關。
2、異食癖的主要表現:
其表現包括:喜歡咀嚼和舔舐壹些非食物異物,如咀嚼人發和動物發、吃枕巾、咀嚼毛茸茸的玩具、舔桌子邊緣、撕紙等。凡是能摸到的東西都會吃在嘴裏,甚至有的孩子只喜歡吃壹樣東西,比如吃枕巾睡覺的習慣,或者聞到壹些莫名其妙的怪味,比如汽油味,這些都是異食癖的表現或癥狀。
3、產生異食癖的條件:
?壹般來說,孩子從7 ~ 8個月到1歲,食欲癥狀要逐漸減輕或消失,孩子能認識到食物使人快樂,但異物並不好吃。但孩子持續出現異食癖癥狀,情緒容易急躁。
?兒童持續吮吸手指、手指甲或故意吃異物超過1個月。
?吮吸手指、吃異物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產生了不良影響:如指甲凹凸不平甚至不長,有損傷、滲血;牙齒、牙齦、頜骨異常突出,牙列不齊,妨礙咀嚼食物。
1.缺鋅對孩子異食癖的影響有多大?
鋅的生理功能:眾所周知,鋅是人體內具有非常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雖然體內含量很少,但對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鋅的主要功能是參與酶的代謝、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的生長和再生;鋅也參與了兒童味覺的形成。
缺鋅對兒童的影響:當兒童典型缺鋅時,可引起人體生理功能異常;生長遲緩和傷口愈合時間延長,免疫力下降導致反復感染,口腔潰瘍等。長期缺鋅還會引起兒童夜間視力下降和弱視。
其中缺鋅可能導致孩子味覺淡化,使味覺和嗅覺降低,產生奇怪的味覺需求,使孩子出現厭食、偏食、挑食直至異食癖,喜歡汽油味等奇聞異事。長期缺鋅還會引起孩子註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性情孤僻、不合群等精神心理問題。
但是缺鋅並不是引起孩子異食癖的主要因素,因為現在的人那麽註重營養,尤其是孕期,產後母乳餵養的普及,配方奶的合理餵養。會有多少孩子營養不良,缺鋅?更何況,從胎兒到4~6個月的母乳中的營養成分足以保證孩子的生長發育需要。所以我們說缺鋅不是引起異食癖的主要因素。
2.缺鐵對孩子異食癖有什麽影響?
鐵的生理功能:鐵廣泛參與機體的生命活動,不僅能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還能激活多種生物酶。血液中的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紅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紅蛋白和血紅素鐵。當大量的血紅素鐵與氧氣結合後,可以將氧氣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實現人體氧化。
缺鐵對孩子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孩子缺鐵首先會引起貧血,如面色蒼白、食欲差、記憶力差;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口角炎等。同時,貧血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和消化道感染。缺鐵還會引起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產生負面情緒,反應遲鈍,甚至智力低下。
缺鐵可引起異食癖,孩子對飲食不感興趣,但對粉筆、泥土、布、紙等異物有特殊嗜好,津津有味地咀嚼。據專家研究發現,缺鐵可能導致大腦海馬區信號傳遞異常,產生奇怪的飲食習慣。
多年來,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對營養不良和貧血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國實施了以缺鐵性貧血為目標的人口發展計劃,目的是消除貧血。隨著各項政策的實施,補鐵已成為孕期保健和嬰兒出生後6個月營養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有多少孩子會因為缺鐵而出現異食癖?
3.腸道寄生蟲對異食癖有什麽影響?
稍微有點衛生學知識的家長都知道,蛔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壹旦寄生在腸道內,分泌的毒素直接刺激腸道,引起兒童腸道感染或貧血。當孩子經常在大便中排出蟲卵,眼睛的耳膜上有藍色(黑色)放射狀的“蟲斑”,夜間磨牙,並有不明原因的臍周疼痛時,可能有蟲卵寄生。
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營養不良和貧血自然會導致異食癖,原因很好解釋。孩子長期莫名其妙的吃泥土,生米,煤渣等等。
當然,隨著人們對食品衛生的意識和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寄生蟲進入肚子的機會也不多了。所以寄生蟲引起異食癖的因素比較少見。
4.為什麽精神心理因素是兒童異食癖的主要原因?
我們介紹了嬰兒口欲期的形成、持續時間和關鍵節點。因為幼兒時期對外界事物缺乏獨立的認知能力,嘴巴可以感知世界,享受食物營養,緩解心情,孩子自然會看到什麽就吃什麽。
有很多證據表明,孩子吮手指其實是壹種心理需要。面對寶寶吮吸手指,家長容易犯兩個錯誤:壹是不關心,不引導;另壹種是試圖阻止甚至責罵孩子。
第壹種錯誤:父母容易產生壹種錯覺,哪個孩子出生不會有奶和手指?既然是自然的,就不要管了。當他懂事了,知道吮手指不健康的時候,自然不會那麽“幼稚”地去吮手指了。然而事與願違的是,有些孩子長到5-6歲,不僅沒有放棄吮吸手指,甚至對吃枕巾、嚼頭發、上桌吃飯上癮。殊不知,由於父母的冷漠,孩子的心理恐懼和孤獨感與日俱增。
第二個錯誤:家長看到孩子吮吸手指就焦慮。它們怎麽能吃到嘴裏呢?多臟啊!所以壹定要改掉他的“臭毛病”,把他的小手從嘴裏拿出來,壹次又壹次。越是這樣,孩子越是恐懼焦慮,孩子吮吸手指就越厲害。因為父母無情地打破了孩子的心理滿足感,讓孩子產生了挫敗感和失落感。
溫馨提示:嬰兒異食癖,也叫吸吮手指,似乎是壹種自然的生活方式,也許是體內鋅、鐵缺乏的表現,或者是孩子肚子裏有寄生蟲,在適當的年齡補充,加強飲食衛生都有好處。但是,我們家長不能忽視的是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這是家長如何培養教育和引導的正確性。因此,嬰兒異食癖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孩子的精神和心理方面是否得到滿足;父母的意見既不能忽視,也不能阻止。
1,引起手指或口腔疾病:手指長期吸吮會損傷和感染手指皮膚,凹凸不平的手指甲不會生長變形;同時,長期吸吮影響孩子牙齒發育,牙齦感染,下頜關節變形脫位,形成“天生”畸形。
2、消化道感染和長期炎癥反應:如果孩子長期吃壹些其他異物,會引起長期的腸胃不適或感染,經常腹痛、腹瀉,甚至其他炎癥,如孩子吃頭發,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腸梗阻。
3、營養不良,發育緩慢:孩子長期吃壹些異物,會造成孩子抵抗力低下,而在生長發育期,孩子應該是健康成長的,但是異食癖的孩子,長期下來會食欲不振,身體機能下降,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生長發育緩慢。
4.中毒和不良反應:壹些玩具、枕巾、頭發等。,其表面化學物質和有害顆粒、刺激性氣味、粉塵汙染等。,食用後容易引起中毒、口腔和胃腸道感染、過敏和胃腸道寄生蟲。粘土吃多了會缺鋅,貧血,甚至鉛中毒。
5、精神心理問題:有異食癖的孩子,如果父母疏於照顧和陪伴,孩子會產生不安全感,引起精神緊張、恐懼、焦慮,長期吸吮手指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孩子會出現營養不良、面黃肌瘦、身材矮小,逐漸引起自卑、性格孤僻等心理問題。
我們分析了導致孩子異食癖的各種原因,那麽家長應該如何面對異食癖呢?當然,要保證孩子的生長發育和營養,飲食要均衡,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關心和照顧孩子的各種情緒變化,利用情境引導孩子度過嘴饞等生理反應和不適,自然消除吮吸手指、吃異物等不良習慣。具體建議如下:
1,根據各月(年齡)的營養需求,合理膳食營養:
母乳餵養有很多好處。現在大部分孩子出生後都是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母乳營養豐富,比例適中,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使孩子不易腹瀉。
但維生素D和維生素K3不足,出生後要補充。4~6個月後,壹些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逐漸缺乏,需要補充,如鋅、鐵、鎂、鈣等。
孩子出生後,應根據需要進行母乳餵養,每2至3小時壹次,3個月左右逐漸延長間隔。4-6個月添加輔食,適當補充鋅,6個月正式補充鐵如高鐵米粉。
家長應遵循膳食營養合理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細到粗,逐步補充,同時培養孩子的飲食技巧。飲食以動物肝臟、肉類、蛋類、谷類、牛奶、水果和蔬菜以及幹果為主。
原因很簡單。只有營養均衡的孩子,才不會因為缺乏營養而引起異食癖。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孩子清潔,細心護理;
我們說孩子吮手指的原因是壹種恐懼、焦慮和不安全感。所以家長要和孩子壹起玩耍、逗樂、看繪本、講故事,緩解孩子緊張的心情。孩子自然會分心,減少吸吮時間。
註意衛生,每天漱口、刷牙、洗手、洗澡。秦英換了衣服,不穿化纖衣服,用強堿性洗液。兒童奶瓶、餐具定期清洗消毒,獨立放置。這樣孩子就避免了感染的機會,放心了,減少吸手指,順利度過口交期。
當父母發現孩子開始吮吸手指時,父母不應該直接把孩子的手拿開,更不用說責罵或嚇唬他們。他願意暫時吃手,但我們要盡量轉移孩子的註意力,比如拿壹個漂亮的玩具吸引他們去拿,很快就會有效果,或者給他們看繪本,講故事。總之,家長要用微笑和溫柔來引導他們。
小嬰兒的父母應該熟悉孩子渴求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孩子也可能出現影響生理適應不良的變化。例如,由於他們的腸道功能障礙,會出現絞痛、胃痙攣、乳糖不耐受、睡眠困難、濕疹和佝僂病等問題。家長要細心觀察,幫助孩子解決這些生理上的適應不良,讓孩子盡快從適應不良中走出來。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立對異食癖發生的信心。他們不應該責罵、申斥,甚至歧視或嘲笑孩子的這些“怪癖”。家長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幫助孩子共同克服。同樣,也要轉移註意力,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和孩子、同學壹起運動、遊泳、做遊戲。
對於大壹點的孩子,如果長期固執甚至傷害自己的異食癖,就需要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對他們進行咨詢和治療,深入了解他們內心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是什麽,然後進行科學的治療。當然,心理問題是壹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不要急躁。
綜上所述:今天我們就從兒童異食癖的誘因、表現、危害到護理治療做了詳細的介紹。異食癖看似是兒童的壹種行為變化,但實際上結合了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生理病理、精神、心理、行為規範、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綜合問題。所以,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少走彎路,是家長希望和期待的好方法。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歡迎與我們討論。相關論據僅供家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