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緩解胃寒腹痛
材料:白酒50~100g,紅糖50g。
用法:將白酒放入小鍋內煮沸,加入紅糖,攪拌,融化後關火。倒入小碗中,稍涼,趁熱喝。對胃寒腹痛有效,對胃寒引起的腹瀉也有效。
只要喝過酒的人都經歷過,酒喝起來就會覺得溫暖。酒精性熱,能驅散胃寒,促進血液循環。因為酒能促進血液循環,所以酒的吸收速度最快。紅糖還能驅寒暖胃,補血益氣,為胃痛、消化不良的人補充能量。
喝多少酒取決於妳的酒量。每天喝壹次,連持續數年的虛寒慢性腹瀉都能治好。早上喝最好。有些人喜歡晚上喝酒,以為喝酒可以催眠。其實早上喝酒更有益。早上氣溫最低,身體最冷。喝葡萄酒正好可以驅寒。酒助陽,早上喝點酒有助於陽氣的生長。晚上陽氣收斂,喝酒會擾亂陽氣,而且晚上酒精代謝速度慢,晚上喝酒對肝臟的傷害更大。
註意事項:此法不適用於酒精性肝炎患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
2.喝酒的好處
(1)適量飲酒可以疏通經絡,消除寒積,健脾胃。飯前喝少量“米酒”可以刺激味覺,增加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腸液等)的分泌。),增加食欲,還有祛風健胃的作用。
(2)酒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可提神醒腦,緩解疲勞。酒精進入血液後,可以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因此可以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中醫理論認為,酒可以通血脈,散瘀活血,祛風散寒。
(3)少量飲酒可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因此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進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少量酒精還能降低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進而減少血栓形成。
(4)建議葡萄酒,尤其是紅酒中含有較多的抗氧化劑,如兒茶素、黃酮類、維生素C、微量元素硒、鋅、錳等,能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衰老作用。
3、飲酒的危害
飲用(1)酒精後,會直接刺激和損害消化系統,可引起口腔粘膜炎、咽炎、食管炎、胃炎,尤其是胃黏膜。酒精含量越高,刺激越明顯。酒精是脂溶性的,可破壞黏膜的防禦系統,使胃黏膜易受胃酸和膽汁的侵襲,進而引起黏膜組織水腫、糜爛,甚至出血、壞死。
(2)慢性酒精中毒,在神經系統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定向力障礙、肌肉震顫、幻覺等。
(3)酒精與肝病關系密切。酒精性肝病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後者是由前者發展而來,壹個比壹個嚴重。國外資料顯示,每天1.50 g可發生酒精性脂肪肝,1年可發生酒精性肝硬化。
(4)酒精還會損害心臟,引起心律不齊。酒精中毒還會引起周圍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使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再加上酒精中毒的情緒激動,心肌耗氧量增加,對於冠心病人來說容易促進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5)酒精與癌癥關系密切。它的代謝產物是乙醛,已被證明具有致癌性。壹些原發性肝癌患者是由大量飲酒引起的。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治療效果很差。過量飲酒還會引起口腔癌、咽喉癌、胃癌、大腸癌等。
(6)孕婦飲酒對胎兒影響較大。酒精孕婦生下的嬰兒不僅體重低於正常,還會患上“胎兒酒精綜合癥”,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外貌醜陋、智力低下、反應遲鈍、動作笨拙。有的還有四肢和心血管畸形。
(7)此外,酒精還可引起骨質疏松、視神經炎、視網膜炎、玻璃體混濁、酒精性弱視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