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壹五味芡實粥來源於常見藥膳,由五味子10g,芡實30g,大米10g組成。適量白糖可以健脾補虛,澀腸止瀉。
適應癥適用於脾虛、腎虛、感冒、慢性腹瀉患者。脾虛泄瀉患者尤其好。
五味子的方子酸溫。入肺、腎經。能斂肺、滋腎、生津、止汗、斂精。《日華子本草》:“降氣、消食、止渴、除煩熱,……”芡實能補腎、澀精、健脾止瀉。以上兩藥配伍,意在增強本方補腎健脾、澀腸止瀉的功效。用健脾養胃的大米煮成飯後,加糖調味,適用於脾虛、腎虛寒涼、久瀉乏力者。
用法:五味子、芡實洗凈,大米洗凈。將它們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小火燉30分鐘,撒上白糖,煮5分鐘。65438+每天0次,晚餐配適量粥。
註意事項:濕熱感冒咳嗽者不宜食用。
方二健胃粥的出處是《新編食療湯補》,由250g牛葉(也叫牛胃、牛肚)、少許姜絲、100g大米組成,能補益氣血,健脾和胃,幫助消化。
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病後身體虛弱,食欲不振,氣血不足。
用法:用鹽搓牛肉葉,洗凈,用開水漚壹次,去除雜質。再洗壹遍,切成小塊,加兩碗半米和水煮粥,分幾次吃。
方三芡實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
用法:芡實、茯苓搗碎,加適量水煎至軟爛。倒入洗凈的粳米,加水煮成粥。連續幾天分餐吃。
方四野鴨山藥參雞湯來自中國藥膳大全,由1野鴨、山藥50克、黨參25克、生姜25克組成。
適應癥可用於胃腸無力引起的消瘦、食欲不振。
用法:將野鴨去毛、去內臟,洗凈,與山藥、黨參、生姜同煮,加少許鹽調味。
吳芳人參蓮子湯源《養生延壽藥膳集錦》由10g人參和50g蓮子肉組成,適量冰糖具有健脾益氣、養心補腎的作用。
適應癥:適用於體虛、病後、老年、倦怠、乏力、自汗、失眠等癥。
方傑通常使用這種產品作為滋補小吃;蓮子肉善補脾、腎、心,加入人參增強其益氣功效。
用法將人參、蓮子肉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半天,加入冰糖,將碗放入蒸籠中蒸30分鐘。人參可連續使用2 ~ 3次。每次蒸完後喝湯吃蓮子肉。
紅豆沙六顆紅棗的配方來自《美味養生藥膳》,由紅豆沙幹50g、紅棗幹20顆、糖40g、熟芝麻10g、濕澱粉50g、蛋清2個組成。幹面粉、清水、熟油有健脾開胃、補氣血的作用。
用法:1。將大棗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煮5分鐘後取出,去掉棗核。
2.在豆瓣醬中加入40克糖、10克熟油和適量水,攪拌成豆瓣醬餡。
3.將混合好的豆沙餡塞進每個去核的棗子裏。
4.蛋清中加入濕澱粉,攪拌均勻制成蛋清澱粉糊,將豆瓣醬紅棗壓在幹面粉上,然後將蛋清澱粉糊包裹均勻,放入20%至40%熱度的油鍋中,炒透,取出,裝盤,撒上芝麻粉。
方杞山藥粳米粥由山藥20克、粳米100克、糖20克組成,具有健脾養胃、固腎填精的作用。
主治脾胃虛弱,夏季嘔吐腹瀉,小便不利,煩渴遺精。
用法將山藥洗凈,切成薄片;拋光的圓粒米從沈澱物中取出並清洗幹凈。將山藥和粳米放入鍋中,加水,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煮35分鐘,加入糖。65438+每天0次吃飯。
註意:本方為正常人四季健脾補腎佳品,體質者皆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