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最常見於9 ~ 12個月的寶寶。每當大小便次數增多,就容易出現尿布疹。尿布疹初期,皮膚的保護層被破壞。當皮膚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的環境中,皮膚不與空氣接觸,皮膚的角質層就容易受損。此外,尿液和糞便中的腸道酶會分解尿素,使皮膚表面的PH值趨於堿性。堿性環境會使腸道酶更加活躍,加速皮膚保護層的破壞。再加上臀部反復摩擦紙尿褲,使皮膚損傷加重。這時候尿布疹的兇手就會乘虛而入。
本來就不容易穿透皮膚,但是因為皮膚的保護層被破壞,很容易穿透皮膚,引起皮膚炎癥,形成皮疹。這也是為什麽寶寶大小便越多,只要家長疏於勤換尿布,就很容易出現尿布疹,或者在清潔中過度使用清潔用品,破壞了皮膚的酸堿性,也很容易出現皮疹。
也是紅屁股。可以分好幾種,也是長在* * *裏的紅疹。根據不同的原因,皮疹的位置和出現的情況是不同的。當然,在護理和治療上也會有壹些區別。尿布疹有哪些類型?是如何形成的?下面為您介紹。
“* * *型”尿布疹:是最常見的尿布疹,屬於接觸性皮炎的壹種,是用尿和紙尿褲反復摩擦臀部和* * *皮膚引起的。最常見於大小便很多、腸胃炎腹瀉、父母疏於換尿布的寶寶。皮疹主要長在隆起處(兩個小屁股)接觸尿布的地方,腹股溝和臀溝皮膚完好。
“過敏性”尿布疹:與寶寶對紙尿褲材料過敏有關,常在腰部周圍和臀部外側出現。皮疹像系紅色牛仔帶壹樣分布,換其他牌子的尿布就會消失。有的寶寶對濕紙巾過敏,出疹子。
“感染性”尿布疹:小屁屁浸泡在潮濕的環境中,皮膚角質層受損,黴菌或細菌就會乘虛而入。最常見的感染是黴菌“念珠菌”。黴菌喜歡待在潮濕悶熱的地方,所以皮疹會長在潮濕的地方,比如腹股溝或者臀溝,紅色像衛星壹樣壹點壹點分布。有時候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會湊在壹起,皮膚上會出現小膿包,甚至化膿,寶寶的屁股會很不舒服。
“悶熱”尿布疹:又稱“熱疹”或“痱子”,其形成原因與上述尿布疹不同,主要是悶熱的環境導致汗腺堵塞。皮疹感覺突然,呈顆粒狀,皮疹顏色可為白色或紅色,有時可合並細菌感染,出現膿性丘疹。
紅屁股有時不止壹片尿布疹,可能有多種類型,如* * *型、傳染性型等。如果紅屁股長期難以改善,或者身體其他部位有類似皮疹,可能是其他皮膚病,如特應性皮炎、銀屑病,或者罕見的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最好請醫生評估。
以下尿布疹教學戰法,供家長參考。平時最好照顧寶寶的小屁股,不要等到紅的都出來了。
保持幹燥透氣。勤換尿布,保持臀部幹爽。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在1 ~ 2小時盡快更換,或讓寶寶暫時躺在防水尿不濕墊上,讓臀部出來透氣,也可以減輕尿不濕對皮膚破皮、起疹子的不舒服感。
如果天氣悶熱,需要給寶寶換上輕薄吸汗透氣的衣服,電風扇和空調壹起使用,保持皮膚涼爽,不要時不時讓小屁股出來透透氣,以免寶寶皮膚起疹子。
清潔時要註意馬桶,以免起疹子。曾經,有些家長非常註重寶寶臀部的清潔。每次都是用濕紙巾和肥皂幫寶寶擦屁股,還經常換尿布,但是紅屁股越來越嚴重。用溫水洗後,紅屁股不用吃藥就好了。過度使用清潔劑會破壞皮膚的酸堿度,損傷皮膚的保護層。
如果便便量不多或者屁股不臟,最好用溫水洗,註意不要漏掉皺紋。在清潔產品的選擇上,最好使用中性PH值的溫和清潔乳液,不添加香精,減少皮膚上的* * *感。濕巾的選擇也要註意。不是越有效,但是有些添加劑會引起皮膚過敏。建議買小包裝的,多試幾次,觀察寶寶皮膚是否有過敏反應,以免起更多的疹子。
最好選擇合適的紙尿褲,輕薄、柔軟、透氣。尺寸不要太合身,大腿不要太緊。壹些嬰兒可能對尿布上的材料過敏,皮膚發紅。可以試試別的牌子,找到最適合寶寶的紙尿褲。
強化皮膚保護膜。在寶寶皮膚受損前保護好它。清潔後需要塗抹乳液或凡士林,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壹層保護膜,減少紙尿褲與皮膚的摩擦和大小便對皮膚的* * *作用。
對於悶熱的尿布疹或者濕熱的天氣,使用凡士林可能會堵塞毛孔,可以選擇清爽的乳液或者爽身粉(痱子粉)。爽身粉中含有玉米澱粉或滑石粉,二者都有吸濕作用,爽身粉有清熱收斂的作用,外用有燥濕斂瘡的功效。但爽身粉的致癌疑點仍需關註。根據AmericanCancerSociety的說法,女性生殖和泌尿器官頻繁和長期使用爽身粉可能會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但壹些研究並不這麽認為。出於安全考慮,還是建議女性不要在生殖部位使用爽身粉,所以在女嬰的選擇上請使用含有玉米粉的爽身粉。爽身粉對嬰兒呼吸道的影響也要關註,所以在給寶寶塗抹前請倒在手上,避免吸入過多粉末後出現呼吸問題。請塗薄薄的壹層,太多容易吸潮結塊,造成不適。如有破皮或傷口,不宜使用。
如果紅屁股出來了,可以“厚塗”含有氧化鋅(ZnO)的藥膏,可以吸收水分,降低皮膚的* * *,隔離尿液,減少皮膚摩擦。大部分的翹臀膏也含有氧化鋅,也可以使用。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膚質選擇適合寶寶的翹臀霜。中藥膏可“厚塗”紫雲膏。紫雲膏是由紫草、當歸、香油制成的天然藥膏,具有消炎、修復皮損的作用。如果皮疹很紅,還可以加黃連膏,也就是黃自膏。以上會議會特別強調藥膏的厚敷,以加強* * *物的隔離,增加皮膚保護膜的效果。
在治療悶熱的尿布疹時,可以使用含有爐甘石的洗劑,它具有吸濕作用,還可以減輕皮膚的瘙癢和瘙癢。
如果以上方法都用了,紅屁股還在,那就要盡快去看醫生了。可能是念珠菌,細菌感染,或者其他皮膚問題,需要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軟膏,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治療。
解決尿布疹的根本原因最常發生在寶寶嘗試配方奶或腸胃炎的時候。寶寶吃了配方奶粉後出現腹瀉、哭鬧、嘔吐的情況,可能是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所以壹吃就拉。這時候建議換成有水解蛋白的配方,水解蛋白把蛋白質結構分解成小分子,不至於引起腸胃過敏。
腸胃炎腹瀉嚴重。除了服用益生菌,還有壹套中醫治療方法。腸道的功能可以通過祛濕、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等芳香類藥物進行重新調整,吃止瀉藥後不會出現便秘的問題。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嘗試副食,可以開始接受中醫治療。
中醫怎麽看待尿布疹?嬰兒容易患尿布疹。在中醫中,它們屬於“熱”或“濕”體質,這與母親在懷孕或哺乳期間過量食用脂肪、甜味或辛辣的產品有關,容易因胎兒體內殘留的熱量而出現皮疹。哺乳期的媽媽在飲食上要多加註意,少吃以上食物容易燥熱。當然,寶寶的副食也要盡量不要碰這種熱的、生氣的食物。中醫治療會首先使用外用藥物,如紫雲軟膏、黃自軟膏、苦參軟膏等。如果身體過於潮濕或外用藥作用有限,則配合內服清熱利濕、健脾祛濕的中藥。
尿布疹的治療,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平時要註意“幹、潔、護”,“幹”要保持寶寶臀部幹爽,“潔”要註意清潔方法,“三護”要保護皮膚不被紙尿褲摩擦。有時候遇到比較棘手的尿布疹,家長不妨註意壹下以上事項。塗了氧化鋅或屁股膏,換了尿布,濕紙巾,洗滌劑,皮疹還是沒有好轉。妳應該盡快去看醫生,找出導致紅屁股的罪魁禍首。不要聽信偏方和藥膏,加重寶寶的不適。
萊萬宇
學歷:中國中醫藥大學中醫系中西醫結合學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
經歷:臺北、林口、桃園長庚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職務: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