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李伯清談健康》是李伯清推出的第壹部以健康為主題的評書系列作品。在此之前,“李貝貝”經常參加不同主題的健康公益活動,比如器官捐獻。李伯清曾在臺上說,80歲才談健康養生。然而,當接到省衛生計生委的邀請時,剛滿70歲的李伯清欣然同意:“我覺得這是為四川人民謀福利的事情。這是大型公益活動,我願意做。”
李伯清告訴記者,以前他的評書70%都是關於健康的,但這次以健康為主題的評書作品更有意義:“任何東西只有引起關註後,才能普及。希望通過我的力量,讓更多的人關註健康。”
“我們分級診療是合理的。”
分級診療的概念現在已經廣為人知,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去基層醫院,必須去大醫院“紮堆”。分級診療的真正好處是什麽?李伯清將如何說服大家「基層首診」?本期,我們將與您分享“李貝貝”關於分級診療的經驗。
那些年的“分級診療”
小時候只能在“聯合診所”看病,只能憑看的病、寫的病假條、寫的藥費“三重單”報銷。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在大醫院報銷。有壹天,我砰的壹聲摔倒在車間的頭上,我被送進了醫院。因為它掉了,我不得不去壹家大醫院。
點評:當時的“分級診療”更多的是出於醫療條件落後的無奈。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分級診療不僅是國家政策,也是患者的自主行動。
分級診療有助於醫患溝通。
其實我覺得分級(分級診療)是有好處的。為什麽去川醫和省立醫院擠普通小毛病?過度擁擠;二、壹(醫生)工作壓力增大;三壹,說白了,本來壹天可以看6個病人,但他當天要看60個病人。他怎麽能和妳交流呢?當然,我抓了三五次...為什麽現在醫患關系有問題?我覺得只是交流少了。
點評:容易擠大醫院,導致看病難,掛號難。醫生看的病人少了,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病人溝通,病人也不會因為醫生的“冷漠”而產生矛盾甚至沖突,醫患關系自然就陽光了。
分級診療可以為患者省錢。
醫生工作少,老百姓花錢少。妳走社區醫院,妳去大醫院趕公交地鐵,中午吃點饅頭。還是要花點錢的吧?
點評:除了“李貝貝”說的,社區醫院的治療費用比大醫院低,還免去了舟車勞頓之苦。即使發現了“大”問題,也可以通過綠色轉診通道在大醫院治療,不需要不必要的額外費用。
分級診療讓患者更方便。
還是講道理吧。如果盲目去大醫院,壹是靠排班,二是靠多花錢,三是沒有病床。只能在走廊輸液。如果不允許過夜,那就得找附近的商務酒店。如果娃娃還在讀書,妳還在擔心
點評:基層醫院離家近,患者少,醫生有更多的機會與患者交流。如果簽家庭醫生團隊,看病會更方便。
有正確的醫療觀
現在經濟條件好壹點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很正常。有些東西是根據妳自己的情況,根據妳的病情的好壞。妳得了重病,去大醫院,沒錯。為什麽有人在餐廳吃蒼蠅,有人在餐廳選擇豪華包間,飛機也有頭等艙和經濟艙?和根據自己的情況花錢看病是壹個道理。
點評: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如何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分級”消費,但是看病卻忘了“分級”?
家庭與生活報記者白樺雨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教育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