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荊芥簡介土荊芥圖片及藥用土荊芥簡介土荊芥
土槿皮,中藥學名稱,為松科雲南松的幹燥根皮或近根皮。根皮,不規則條狀,扭曲微卷,大小不壹,厚2 ~ 5毫米,外表面灰黃色,粗糙,有灰白色橫向皮孔樣突起,粗糙的表皮常呈鱗片狀脫落,脫落處呈紅褐色;內表面為黃棕色至紅棕色,平坦,縱向紋理細密。堅韌,斷面龜裂,可壹層壹層剝離。輕微的呼吸,苦澀的味道。樹皮,板狀,厚約8mm,皮厚粗糙。外表面開裂,內表面粗糙。
土槿皮照片
土荊皮與土荊皮的關系
祛風除濕,殺蟲止癢。適應癥:疥瘡、濕疹和神經性皮炎。
1,王本草集書:“治諸血,殺蟲治癬,調蘆薈香油。”
2.藥材匯編:“治癬疥瘡。”
3.《安徽中草藥》:“祛風除濕,殺蟲止癢。”
4.《全國中草藥集》:“主治手足癬、神經性皮炎、濕疹、痢疾。”
藥用名稱土槿皮
別名金錢松皮、金錢松皮、金合歡皮。
它是松科落葉樹雲南松的根皮或近根皮。
在長夏季節采集加工前後的根皮或近根皮,除去雜質,曬幹。最好枝大,黃褐色,纖維狀,無木栓。生吃或制成外用藥物使用。
性味辛溫;有毒。
經絡,肺經,脾經。
殺蟲、治癬、止癢。
疥瘡和瘙癢的跡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用醋或酒蘸擦,或研磨調整患處。
儲存在幹燥的地方。
摘自中國藥典
土槿皮藥用輔助配方
1.治療體癬:土槿皮30克,斑蝥10克,高粱酒100毫升,浸出過濾,再加入升華硫5克,樟腦5克外用。
2.治療體癬、股癬、手足癬:土槿皮8g,百部6 g,烏梅6g,樟腦4g,75%乙醇加至100ml。將前三味藥搗碎,用樟腦加乙醇浸泡兩天,過濾後敷於患處,每日兩三次。
3.治療體癬、股癬、疊癬、手足癬、神經性皮炎:土槿皮90g,水楊酸25g,甘油25ml,純酒精ml。將土槿皮浸泡在酒精中七天,去除殘渣、水楊酸(溶解在酒精中)和甘油。外用。
4、治療皮膚黴菌、神經性皮炎:土槿皮30g,白酒g,浸泡後濾汁去渣,或醋浸泡,外敷。
5、治療各類腳氣、體癬、股癬:土槿皮90g,研成粗粉,醋2 kg,浸泡五至七天,濾除殘渣,擦或泡於患處。
6.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土槿皮、蛇床子、百部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輕粉6克。研成粉末備用。首先,用皂莢清洗患處。,然後在患處塗上醋混合粉,蓋上壹層油紙,保持藥物濕潤,每天換藥壹次,直至痊愈。
7.頭癬:土槿皮30g,地榆12g。用500毫升白酒浸泡7天,每天在患處蘸幾次。
8.陰囊濕疹:土槿皮60g,白酒500ml。土槿皮用酒浸泡壹兩天,敷在患處。
土槿皮的副作用
本品有毒,只能外用,不能內服。
土壤樹皮
1,生物特征
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忌強光。宜選擇肥沃疏松的砂壤土進行栽培。
2.繁育方法
通過扡插繁殖。扡插育苗移栽,春夏季節,選擇健壯的根莖或莖段切成5厘米長、2-3個芽孔的小段,按15厘米×2厘米的行距埋植,覆土5厘米左右,澆水保濕。經過2-3個月的培育,插條長出數根須根,苗高10-15cm,行距25cm×20cm。
3.田疃管理
定植成活後,每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2-3次。幹旱時及時澆水保濕,沒有發芽條件時搭架遮蔭,遮蔭度調整到70%-80%。
4、病蟲害防治
7-8月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葉斑病,對葉片危害較大。用1000倍液在葉片上噴酒即可防治。
以上是關於土槿皮的壹些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中草藥知識,請繼續關註頻道。
土槿皮的功效、藥用價值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