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艾葉、桂枝、高良姜、藿香、降香、香附、白芷、陳皮、丹參、川烏。
性能:溫經通絡,益氣祛風,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強免疫力。行氣活血,祛寒除濕。可用於風寒濕痹、肌肉麻痹、關節四肢疼痛、胃脘痛等癥。
應用:身體、四肢等部位或穴位,頸椎病、肩周炎、虛寒咳喘、腰肌勞損、腰腿痛、骨質增生、胃脘痛、面癱、痛經等癥。
用法:點燃艾條,對準10-30mm處的穴位或疼痛部位,來回旋轉熏蒸,或遠近移動至皮膚變紅潮紅或微痛,每穴15-20分鐘為宜。
這種艾條適合用肚臍灸器灸。用精油按摩需要艾灸的地方,然後艾灸,效果更好!
溫灸操作方法:
1.點燃艾條的壹端,將燃燒的壹端放入溫灸器中。
2.使艾條落到頂部,調整艾條與頂部的距離,保持溫度適中。
3.用手掌試壹下溫度,確定溫度適中,就可以開始溫灸了。
4.艾灸每次持續5~10分鐘,使穴位經絡疏通時皮膚光滑紅潤。
禁忌:1,醉酒、生氣、驚嚇時不灸;
2、皮膚過敏不宜艾灸。
註意事項:施灸時,小心操作,防止灼傷皮膚;孕婦施灸應遵醫囑。
儲存方法:密閉防潮。
艾灸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技術之壹,屬於外治法的物理療法。它起源於古代,形成於商朝周年之際,延續了幾千年。溫灸美容采用百草之王艾草,13種名貴中藥材,特制成香條。點燃後放入溫灸器中產生溫熱刺激,隨著艾草油(或精油)在經絡或患處的浸潤,幫助人體充分溫暖經絡,溫暖元氣,調和氣血,滋潤膚色,散發健康神采。
溫灸對身體有六大作用:溫筋散寒,祛風解表;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溫中通裏,健臟腑,強腑;溫陰補虛,回陽固脫;行氣活血,瀉火化瘀;平衡陰陽,保健防病。
在生理上,可以疏通經絡,和臟,平衡陰陽,調節生理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強身健體。
溫灸的常用方法:
A.溫和灸:點燃艾條,在施灸部位熏灸,使患者感到舒適,無燒灼感。
b、鳥啄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像鳥啄壹樣,壹起落下,壹遠壹近。
c、旋轉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掛在施灸部位上方2-3CM處,左右移動,前後旋轉。
溫灸按摩註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邊,再灸右邊。
2.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碰冷水、洗手、洗澡。
3.溫灸後比平時多喝溫水(千萬不要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
4、飯後壹小時內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不灸;饑、飽、醉禁灸;身體發炎的部位不要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