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不能吃點促進血液循環的東西?
經期最好不要吃任何活血化瘀的東西。
(1)影響子宮內膜修復。
女性處於經期,子宮內膜處於破裂修復期。活血化瘀的食物會影響子宮內膜傷口的修復,導致月經長期不潔。
(2)增加月經量
這些食物會加速血液的流動,所以會有更多的血液從傷口流出,導致月經量增加,嚴重的甚至會貧血或者經血崩!
2.經期活血化瘀的食物
(1)益母草
益母草具有利尿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調經。
對於月經量少,有血塊的人,可以服用。但對於月經量正常或過多,顏色鮮紅的人,經期服用會導致月經量多,經期延長,長期不幹凈。
所以,即使是“婦科藥”,也不能隨意服用!
(2)當歸尾
當歸分為兩部分,當歸養血,當歸尾破血。
經期用當歸蛋補血時,如果吃當歸尾,不僅不能補血,反而會導致月經量急劇增加,血液從血管中噴湧而出,難以止住!
很多家庭都存在吃當歸的現象。如果不註意以上細節,會適得其反!
③酒或葡萄酒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三杯紫葡萄汁可以使血小板的凝血能力降低40%,可以起到類似於防止血液凝固的藥物的作用。
經期過量飲用這種葡萄飲料,可能會使月經延長,月經量增加。
(4)檸檬
檸檬中的檸檬酸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可溶性化合物,可減輕鈣離子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
經期吃帶檸檬的食物會影響子宮內膜傷口的愈合,明顯延長月經,增加出血量。女人壹定要小心。
此外,還有山楂、玫瑰花、黑木耳等食物,在中醫上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經期食用時應盡量避免。
(5)黑木耳
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粘度,軟化血管,使血流通暢,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黑木耳還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有利於及時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
(6)洋蔥
辛溫,入肺、肝經。洋蔥有溫陽活血的作用,有很好的降脂作用。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這是壹種強有力的血管擴張劑。含有大蒜素,可抗血小板聚集,從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液粘度,降低血壓。
7.精力
性溫,味辛。生姜具有活血、健脾和胃、殺菌解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液粘度,減少血小板聚集,預防心腦血管梗塞。
(8)山楂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導本草》中說它能“化淤、理氣、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化瘀的功效。山楂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舒張末梢血管,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血脂,強心。
3.其他祛瘀食療
對於月經量少、痛經的女性,更要註意溫宮排瘀。只有經血通暢,才能緩解腹脹,排除體內毒素。以下四種民間食療偏方非常有效,可以試試。
(1)益母草苦艾茴香茶
材料:益母草30g(中藥店有售),炒艾葉10g,茴香6g。
做法:將上述藥材壹起煎煮取汁,煮兩次,兩次湯混合。
用法:代茶飲。
功效分析:溫中活血,溫宮調經,化瘀。尤其適用於月經量少、經期推遲、腹痛、經血暗塊狀者。
專家提醒:陰虛無瘀少血者不宜使用,以免月經量增多,出血增多。
(2)核桃仁月季花湯
材料:月季花9克,核桃仁30克,紅糖60克,甜酒60克。
做法:月季花、紅糖、核桃仁加水500毫升,做成湯。
用法:用甜酒喝5-7天。建議在月經前幾天開始服用。
功效分析:疏肝解郁,活血調經。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月經量少、腹痛、經血瘀阻。
專家提醒:經期前註意調節情緒,月經量多者不宜多飲。
(3)馬齒莧雞蛋
材料:馬齒莧60克,雞蛋3個。
做法:雞蛋去殼煮熟,加入馬齒莧壹起煮。
用法:每日1劑量,雞蛋配湯食用。
功效分析:清熱解毒,止血,適用於熱毒內結,月經過多,經量暗,盆腔炎。
專家提醒:脾胃虛寒、腸滑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