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腫瘤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1。
中醫對腫瘤病因病機的認識;
在中國古代醫書中,對腫瘤的成因已有論述。雖然這些討論並沒有完全闡明腫瘤的成因,或者有些是不正確的推論,但也有很多合理的意見。其實直到今天,現代醫學也沒有完全解釋清楚腫瘤的成因。壹個統壹的觀點是,環境中的致病因素,如各種異常的物理、化學刺激,人體內部因素,如遺傳、精神因素,都可能是腫瘤的病因。
中醫認為,“氣”和“血”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礎。中醫中的“氣”
它不僅包含體內運行的營養細微物質,還指內臟器官的活動和功能。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氣或血出現異常,即氣滯或血瘀,就會引發疾病。至於腫瘤的成因,中醫認為也是由於精神過度緊張和抑郁,或外邪(即外邪)的侵襲,以及機體的衰老、飲食起居的影響等。,造成體內氣血停滯,最終誘發腫瘤。另外,人體內產生的壹些異常物質在體內積累,或者內臟功能的紊亂和失調,都可以成為誘發腫瘤的原因。2.
中醫對腫瘤臨床表現的認識
我國歷代文獻中有許多關於腫瘤臨床癥狀的生動描述。
這兩個漢字,包括腫瘤和癌癥,形象地反映了腫瘤的特點。根據公元610年醫學著作《病因論》中的記載,認為是體內“氣血凝滯”。
或者人體產生的壹些異常物質的保留,重點是“留”字,病字的偏旁就變成了腫瘤的“瘤”字。中醫把惡性腫瘤稱為“癌”
。在古代,“經”字的上半部是壹個字,下半部是壹個山字,與巖字通用。單詞“crystal”加上生病單詞的偏旁就變成了單詞“cancer”
就腫瘤的癥狀而言,歷代中醫文獻中都有相當正確的描述,很多也抓住了要點。《邪氣病證論》記載:“瘤突於肉中腫起,初起,不痛……”這段話說明腫瘤是逐漸長大的,沒有癢的癥狀。時間長了,可能會長得很大,無法消退。中醫有很多關於乳腺癌的資料。《外科正宗》公元16l7年關於乳腺癌的描述特別具體。書上說,乳腺癌剛開始像豆子和棋子那麽大的時候,可能兩三年都不痛,長大後就會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再發展的時候,好像很多栗子堆在壹起,患病部位會逐漸變色,潰爛,發臭,凹陷如穴,鼓脹如蓮子。以後,甚至會有鉆心的痛。等到身體衰竭,就很難治愈了。
即使是發病率極低的男性乳腺癌,在古代醫書中也有描述。17世紀初,明代壹本名為《辨證論治規範》的醫學著作中記載了壹例男性乳腺癌。發病前,患者因數次科舉考試失利,情緒低落。後來發現左側乳頭經常流出少量分泌物,不久乳頭旁就出現了硬塊。由於缺乏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腫塊增大,潰爛,成為巖點。這些記述與乳腺癌的癥狀和演變基本壹致。
此外,歷代中醫文獻對喉癌、食管腫瘤、胃腸道腫瘤、甲狀腺腫瘤、皮膚腫瘤等也有描述。雖然中醫早就認識到有些腫瘤是難治性疾病,但對於腫瘤並不是束手無策。除了註重全身的整體治療外,還包括藥物治療和腫瘤病竈的手術切除措施。3.
對中醫腫瘤治療的認識
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就提到要采用促進腫塊消散的治療方法。
1700多年前的名醫華佗,在針灸和藥物達不到治療目的的情況下,給病人全身麻醉,手術切除治療腹部結塊。這些腫塊很可能包括壹些腫瘤;公元7世紀的《晉書》中寫道:“景帝有瘤疾,大夫當斬之。”
。這是第壹例明確記載的眼部腫瘤手術切除病例。
除了直接切除腫瘤,多年來,中醫壹直在不斷更新腫瘤的治療方法,提倡內服和外敷相結合,內外夾擊,消滅腫瘤。內服具有扶正、活血、化瘀、化痰、清熱解毒等功能的中藥。,以糾正體內陰陽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外用兇毒之品,以毒攻毒,消瘤散結。相當於西醫的全身化療、動脈介入、放療相結合,即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相結合,造成了癌癥的死亡。更為珍貴的是,古代醫家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治療腫瘤的有效方劑,如小金丸、黃羲丸、大黃蟲丸、六神丸、片仔癀、消瘀丸、桂枝茯苓丸、海藻玉壺丸、當歸龍回丸、梅花點蛇丹等。
近幾十年來,中醫和現代醫學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中醫藥在手術、放療、化療的配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術前服用中藥可以增強機體對手術的耐受性;術後用中醫藥治療,可減輕術後發熱、貧血等癥狀,促進手術傷口愈合,改善和恢復相關器官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配合放化療,可減毒增效,即減輕放化療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細胞減少及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減少放療的發生率。
口腔黏膜潰瘍、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腸炎等並發癥;還能增加放化療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從而提高放化療的療效。
其次,中醫在治療壹些腫瘤特有的並發癥方面有獨到之處,如癌性發熱、疼痛、癌性胸腹水等。中醫通過對癌癥患者的綜合辨證治療癌性發熱,采用清熱解毒、發汗散熱、通腑瀉下等方法。采用內外兼治,內外兼攻,消除腫瘤,緩解疼痛;采用化痰飲、利濕扶正、祛邪的方法減少癌性胸腹水。
人體也有自身的抵抗力。當身體的自我保護功能足以遏制癌癥時,這是正常的;當人體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足時,就表現為腫瘤的發生。這種自我保護的能力並不壹定與人體的正氣成正比,有些人體虛弱的人也不壹定會患癌癥;有些人身體很強壯,但卻患有癌癥。中醫的治療,壹方面是試圖調整患者的內環境,企圖最大限度地提高人體的自我保護能力,另壹方面是遏制癌癥病毒的致病能力。因此,希望腫瘤患者能在中醫的輔助下,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最終戰勝癌魔,獲得長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