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發病機制:
痤瘡多因風、熱、毒、邪侵襲皮膚所致;或者是生氣,肝火亢盛,血燥,筋氣不榮所致。也是外傷和中毒引起的。
臨床表現:
剛開始小如壹粒谷子,漸漸大如黃豆,突出於皮膚表面,呈灰色或黃色,表面蓬松枯萎,似雄蕊。帖子的數量少則幾個,多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或散或聚,沒有壹定的規律。壹般沒有自覺癥狀。如果擠壓,有局部疼痛,或者碰撞或摩擦時容易出血。常見於手指、手背、指甲邊緣、足部、面部、頸部、胸部和背部。
治療:
壹、中醫藥法:
中醫認為疣體的形成是由熱毒所致,治療以清熱為主。
1.熏蒸洗滌法
板藍根或苦藥丸,加水1500 ~ 2000 ml,水煎,去渣,煮至500ml左右,可先熏後洗。用溫藥浸泡患處1 ~ 2次,每天1次,每次15 ~ 20分鐘。可以用紗布蘸藥輕輕擦洗,以不發炎為度。七次為壹個療程。壹般壹周後疣脫落,再用壹周鞏固療效。
2.醋蛋處理
雞蛋若幹用食醋浸泡1 ~ 2周;使用時,取出1 ~ 2個雞蛋煮熟即可使用。
二、西醫法則:
1.可選用酞酰胺軟膏、氟尿嘧啶軟膏、皰疹凈軟膏、幹擾素軟膏、中藥優康等外用擦劑。
2.幹擾素、胸腺肽、轉移因子、多形核細胞、維生素B12、板藍根註射液也可用於治療。
3.外用鬼臼毒素等細胞毒性藥物。
4.激光、電灼、刮宮或冷凍療法的效果是直接和可靠的。
見:/view/130110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