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在治療脾胃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腹瀉和消化不良中是有效的。現在常見的適應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嘔吐等。
首先,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古稱“無食欲”,多因脾胃虛弱、虛火、肝氣犯胃等引起。辯證選點如下:
1.脾胃虛弱
胃經:涼門、關門、舒天、難忍、承滿、岐狐、乳根、足三裏、豐隆、下巨虛、重陽、內庭。
脾經:藏白、太白、公孫、周蓉。
大腸經:二建、夏蓮、天頂。
2.火不生土
心經:神門。
腎經:徐靈。
膀胱經:脾俞、舒威、膽俞、心門、三交俞、陽剛、衣舍、舒歌、臧偉、成山。
心包經:勞宮內關。
督脈:在脊柱。
3.肝可阻脾,肝氣可侵脾。
肝經:曲泉、漳門、祁門。
任脈:中庭、紫宮、上灣、中灣、下灣。
第二,消化不良,誤食傷人
由於飲食不當或脾虛,出現胸悶、噯氣酸敗、厭食、惡心、腹瀉等。從脾胃虛弱和肝郁的角度總結如下:
1.脾胃虛弱
大腸經:手三裏。
胃經:舒天、足三裏、重陽、上巨虛。
脾經:太白、商丘。
膀胱經:脾俞、膀胱經、三交俞、心門、舒威、臧偉、成山。
2.肝郁
肝經:章門。
任脈:中脘、下脘、上脘、玄寂。
督脈:在脊柱。
第三,腹脹
腹滿分為虛和實。《金匱要略·腹寒疝氣辨證論治》雲:“患者腹若滿,不感痛者為虛,感痛者為實。”辨證總結如下:
1.脾胃虛弱
胃經:忍、滿、閉、大巨、水道、氣動沖、舒天、裏兌、內庭、困谷、重陽、解溪、上巨虛、足三裏。
脾經:藏白、大都、太白、商丘、三陰交、古樓、地極、陰陵泉。
任脈:濕氣。
膀胱經:脾俞、胃俞、大腸俞。
腎經:大中、太溪。
2.肝郁
肝經:曲泉、中間。
膽經:懸鐘,外丘。
膀胱經:膽俞。
第四,腹瀉
腹瀉是常見的胃腸疾病,有的是脾胃虛弱,有的是腎陽虛或肝郁所致。
1.脾胃虛弱
胃經:內庭、足三裏、承滿、涼門、舒天、關門。
脾經:隱白,多,太白,三陰交,陰陵泉,大恒。
任脈:關元、石門、水水、神闕、中脘、氣海。
2.腎陽不足
腎經:湧泉、顧然、交心。
膀胱經:大腸俞、三焦俞。
督脈:掛樞,在脊柱。
3.肝郁
肝經:曲泉、章門穴。
五、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疾病。實證多由脾胃實熱、少陽之火所致;虛證常見於脾腎陰虛,概括如下:
1.脾胃實熱
胃經:足三裏、豐隆。
脾經:太白、大肚。
2.少陽火了
心信封:大令。
三焦經:中柱、直溝、外關。
膽經:光明、陽陵泉。
肝經:章門、大屯、太沖。
督脈:長強。
3.脾腎陰虛
腎經:湧泉、壹俞、趙海、太溪、大中、交心、石關、陰都。
膀胱經:承筋、承山、大腸俞、膀胱經、小腸俞、秩邊、中頷、下頜、安門。
任脈:石門。
六、嘔吐
嘔吐是由外感邪氣、濕痰、肝氣犯胃引起的。目前從外感邪氣犯胃、食積痰濁、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方面總結如下:
1.外感邪犯胃
肺經:少商、大魚際、經曲、赤澤、中府。
大腸經:陽西。
脾經:公孫、大都、商丘。
膀胱經:舒菲、心俞、舒歌、膽俞、舒威、腎俞、脾俞、博湖、魂門、成光、於震、厥陰俞、三交俞、胃中、衣舍。
2.食積痰濕
胃經:足三裏、任瑩、偏狹、舒天、滑門、頭尾。
脾經:藏白、大都、商丘、公孫。
心形信封:老公、大齡、密使和曲澤。
三焦經絡:支溝與顱托。
3.肝氣犯胃
肝經:Interrow、太沖、漳門、祁門、大敦。
膽經:陽陵泉、懸鐘、墨金、本腎、綠谷。
4.脾胃虛弱
心經:小海,極泉,神門。
小腸經:自然容量和正支。
腎經:太溪、大中、陰都、銅鼓、幽門、布朗、神風、徐靈、神藏、亞中、俞府、石關。
任脈:夏灣、中灣、上灣、巨闕、中庭、玉堂、自貢、石門。
督脈:大椎。
七、流涎
唾液是脾液,脾胃虛寒,所以寒性唾液上湧,不能服用。這種病與腦病有關。
1.脾胃虛弱
胃經:地下倉和口車。
大腸經:低平。
三教經:四柱孔。
任脈:連泉。
2.腦病
腎經:顧然、太溪、銀谷、幽門、冀中。
膀胱經:膈關、心俞。
督脈:溝、神庭。
八、痰
痰主要由肺脾引起。由於病因不同,臨床上有風痰、痰火、寒痰、頑痰之分。總結如下:
1.風痰和寒痰
浮腫經絡:中府、天府、赤澤、列確。
胃經:龍峰五蘊。
2.痰火
膽經:風池,浮白。
督脈:上興。
3.粗痰
腎經:顧然、浮六、銀谷。
膀胱經:脾俞、膏藥俞、膈關、舒歌。
任脈:上灣,巨闕。
九、其他脾胃疾病
1.腹瀉
大腸經:偏歷。
肺經:太原。
脾經:地極、三陰交、陰陵泉。
肝經:太沖。
仁麥:神闕。
2.腹瀉,腹瀉
大腸經絡:下連和上連。
胃經:上巨虛。
脾經:陰陵泉、三陰交。
膀胱經:肝俞、惠陽。
肝經:太沖。
3.腹瀉和洞穴腹瀉
大腸經:三室。
脾經:大肚、太白、白胤、陰陵泉。
膀胱經:腎俞。
腎經:顧然。
肝經:章門。
督脈:長強。
4.扼流隔膜
肺經:中府。
胃經:乳根。
膀胱經:神堂、衣舍。
仁麥:鐘山和銀嬌。
脫肛
胃經:齊街。
膀胱經:大腸俞。
腎經:橫骨。
任脈:神闕,燕尾。
督脈:百會、長強、冀中。
帶狀皰疹是西醫的病名,中醫叫纏腰火丸。是壹種皮膚病,皮膚上有壹簇簇水泡,疼痛如火燒。被百姓稱為“纏腰龍”。該病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多發生於肋間神經,尤其是老年人,可發生於任何季節,無明顯誘因,壹次發作可獲得終身免疫。帶狀皰疹最痛苦的癥狀就是疼痛,常使患者煩躁不安,坐立不安,吃不下飯,晚上難以入睡,甚至整夜失眠,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尤其是老年患者。
摘要:筆者繼承王樂亭教授的臨床經驗,采用桂圓穴結合“割法”配合放血、拔罐、針刺治療帶狀皰疹134例,無任何後遺癥,安全、簡便易行,可在短期內收到滿意療效。其病因、發病機制、壹般資料及手術方法介紹如下:
(1)處理方法
1.“桂圓”穴放血
“桂圓”穴位於小指近節指骨尺側,以拳取之。局部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刺破,再擠壓,即黃色粘液或邪血溢出,擠出1-2滴。
2.“龍頭”和“龍尾”刺破出血
皰疹最先出現的地方叫“龍尾”,皰疹延伸的末端叫“龍頭”。它的出血點應該在“龍頭”之前,“龍尾”之後。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紮出血處,為了排除邪血,在針刺部位進行拔罐。提起易拉罐後,用酒精棉球擦拭該處,無需包紮。
3.大椎出血
4.匹配點
若皰疹發病在胸以上,加曲池、合谷;如果皰疹在腰部,加足三裏、三陰交、太沖穴。選穴數量視病情輕重而定,壹般選1~2穴。刺激手法瀉下,每穴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5.輔助療法
(1)嚴重者可同時服用中藥。
(2)皰疹破潰後,可在局部塗抹龍膽紫,防止感染。
(3)皰疹分泌物較多時,可按手術常規清潔局部皮膚。
(2)註意事項
1.針頭和出血部位必須消毒,以防感染。刺絡時,宜輕起,淺刺,出血如珠,切忌用力過猛。
2.放血後24小時內不要洗澡,以防感染。治療期間,避免刺激性食物。
3.貧血、體虛、低血糖、低血壓、血液病及孕婦不適合放血。
4.在治療期間,患者必須避免某些食物,如辛辣食物、魚和蝦。
㈢功效
除了皮損,疼痛是帶狀皰疹的主要癥狀。本組134患者疼痛壹般較重,但針刺治療後疼痛可迅速控制。壹般在針刺後24-48小時內,疼痛可明顯緩解,部分可基本控制。疼痛得到控制後,皰疹迅速枯萎逐漸結痂,約1周脫落。134例未發現後遺癥。
50多歲的劉因為感冒去藥店買銀翹片口服。口服銀翹片3天,感冒沒有好轉,回到藥店問藥劑師是不是“假藥”。他還說,以前感冒的時候吃壹兩天銀翹片,這次連吃三天也沒好。藥師看了、聞了、問了、摸了,診斷劉患的是風寒感冒。我也問過他的服藥方法,發現他並沒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用姜蔥湯沖服。因此,他被告知他重感冒的原因是診斷不準和用藥不當。在告訴他用姜蔥煎劑服用後,劉的感冒癥狀在第二天明顯緩解,並在第三天消失,於是他高興地去藥店感謝藥劑師。藥劑師隨訪了壹個星期,劉的感冒沒有復發。
醫生分析
銀翹片是以中藥名方銀翹散為基礎研制的純中藥制劑。它由連翹、金銀花、荊芥、薄荷、竹葉等十種中藥組成。具有疏風清熱、清熱解毒的作用。很多人都知道銀翹片可以治感冒,但是有些人感冒吃了銀翹片好幾天都好不了。原因有二。第壹,診斷不準確。因為中醫對感冒的治療分為兩類: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的臨床表現為惡寒、微熱、頭痛、無汗、口渴、舌苔薄白、脈緊。治療原則為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代表方劑為荊防敗毒散。風熱感冒的臨床表現為高熱、輕度畏寒、頭痛、多汗、口渴、舌紅苔黃、脈浮。熱的治療原則為辛涼解表,宣肺清熱,銀翹散為代表。所以風寒感冒口服銀翹片無效。
第二,用藥方法不當。感冒要吃銀翹片,就要和姜蔥湯壹起服用,起到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這是用藥說明裏建議的。但大多數患者沒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者看書但不重視,不按要求做,所以吃藥無效。
市面上銀翹散的中成藥有銀翹片和維C銀翹片兩種。這兩種藥有什麽區別?維C銀翹片其實就是在銀翹片的基礎上,加入撲爾敏、撲熱息痛、維C等中西藥結合。撲爾敏對鼻粘膜有抗過敏作用;撲熱息痛有解熱鎮痛作用;維生素c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即便如此,仍然只對風熱感冒有效。
值得提醒的是,維C銀翹片中的撲爾敏有嗜睡的副作用,司機、高空作業人員、精細作業人員慎用。撲熱息痛易損傷胃黏膜,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慎用,蠶病、出血傾向患者禁用。維生素C是酸性藥物,胃酸過多和尿道結石者慎用。
對於壹棵參天大樹和壹片茂密的森林來說,枝葉繁茂是最黃金的季節,此時正好是樹木的生發季節,所以人們對綠葉有著無盡的描述和萬千思緒...
然而,當這片森林慢慢進入金秋,美麗的樹葉由淺綠色變成淺橙色,迎接瑟瑟的秋風和刺目的冰霜,它們情不自禁地飄起,飄落。妳感覺如何?這裏就不提了。
今天要講的是,飄葉具有生物趨同性,我們可以把飄葉變成醫學上有價值的東西,為人類健康散發應有的余熱和燦爛光輝。
方法壹:拿起壹把楊樹葉、榆樹樹葉、柳樹樹葉、杏樹樹葉,混合在壹起,用開水浸泡20分鐘,治療風濕疼痛和麻木。可用於洗臉和治療面部痤瘡(青春痘)。擦洗全身可以治療皮膚病和瘙癢。用於洗發,可預防和治療脫發。
方法二:各用三片葉子,混合均勻,放入小枕頭中。睡覺的時候把它們放在後頸上,這樣可以睡得安穩,頸椎舒服,第二天精神煥發。把這個小枕頭放在腹部,可以治療腹脹和消化不良。
落葉來源方便,不花壹分錢,對身體有好處。我們為什麽不利用這個季節為我們的健康做點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