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壹種治療鼻出血的中藥配方

壹種治療鼻出血的中藥配方

流鼻血可以分為兩類:實和虛。真實者有肺熱、胃火、肝火;虛則肝腎陰虛,陰虛肺燥,脾不統血。鼻衄是熱盛迫血所致,而鼻衄是陰虛血熱或氣虛不攝血所致。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治療鼻衄的中藥方劑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壹種治療鼻出血的中藥配方

中醫診斷

肺經實熱

證候:突發鼻出血,鼻血淋漓而出,鮮紅,量少,鼻腔幹燥,伴有咳嗽痰黃,口幹體熱。易出血部位鼻肌膜發紅或糜爛,舌紅,苔薄白而幹,脈數。

辨析:燥熱之邪侵肺,肺經盛熱,熱邪堵塞鼻竅,傷脈,血溢脈而致鼻衄;邪熱阻肺,故咳嗽痰黃;邪熱不擾血,所以出血不多;燥熱損害津液,導致鼻幹口燥,體熱;舌象和脈象是肺熱的標誌。

胃熱過盛

證候:鼻出血量多,血色深紅,鼻肌膜紅而幹,可見出血點。伴有煩渴,或牙齦腫痛,鼻衄,便秘,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

辨析:陽明為氣血之宅,其火最旺。胃熱過盛,擾鼻竅,絡傷血溢,所以出血多。熱灼、津液不足可引起口幹、鼻燥、牙齦腫痛、大便幹燥、小便短赤;舌象和脈象都是胃熱過盛的表現。

肝火過盛

癥狀:血量豐富,色暗紅,且呈間歇性、突發性,伴有煩躁不安、頭痛、頭暈、耳鳴、口苦咽幹、胸脅脹滿、面紅目赤;舌紅苔黃,脈細。

辨析:肝主藏血,剛臟,性急;肝火上沖,擾鼻竅,逼血溢,出血量大且時有發生;實熱擾竅,則頭痛、頭暈、耳鳴、口苦、咽幹;肝氣郁結,氣滯血瘀,所以胸悶脹滿,煩躁不安。舌脈都是肝火旺的標誌。

肝腎陰虛

證候:鼻出血時斷時續,血色微紅,量不多,滴血。伴隨癥狀:口幹、津液不足、耳鳴、頭暈、心悸、失眠。舌紅少苔,脈數。

辨析:肝腎陰方,虛火發炎,灼傷鼻竅,故鼻衄血色微紅,滲出;虛火幹擾清竅,所以頭暈耳鳴;缺水火炎,心腎不交心悸失眠,口幹津液少。舌象和脈象都是陰虛的表現。

陰虛肺燥

證候:鼻涕中的血少於擤鼻涕、揉鼻子、打噴嚏所引的血,鼻肌膜幹燥或幹癟,或有幹痂附著,伴有口幹、咽幹、咳嗽、痰少。舌紅,苔薄,脈細。

辨證分析:燥邪傷津,肺陰不足,津液不潤,故鼻燥、口幹、咽幹,常發生鼻衄;陰津不足,鼻失營養,肌膜幹燥或幹癟;肺陰不足導致咳嗽,痰少。舌脈是陰虛肺燥的標誌。

脾不統血。

證候:鼻衄滲出,淋漓難止,血色微紅,鼻肌膜可見淺表潰瘍,出血量可少可多,但其勢緩慢;且遇色不艷,倦懶,頭暈,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脈緩而弱。

辨證分析:脾虛,氣不攝血,血溢無主,氣血不足,故血色淡;氣血不能傲面,故面無光;脾虛則失運,所以少食便溏,倦怠懶動,舌苔脈象都是脾虛的征兆。

中國傳統療法

在治療中要根據病情掌握“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在鼻出血發作時,應采用冷敷、壓迫止血、鼻腔填塞等外治法止血,然後分析鼻出血原因,辨證施治。

辨證選方

肺經實熱

治療:疏風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秦煌湯(醫宗金鑒)加減。黃芩9g、梔子9g、連翹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荊芥6g、赤芍12g、牡丹皮12g、麥冬9g、白茅根15g、側柏9g、小薊9g、小薊6g、甘草6g。

胃熱過盛

治療: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衛青湯(治脈固脫)合犀角地黃湯(備千金以備急用方)。黃芩15g、黃連6g、蘆根12g、蓮子節9g、升麻9g、石膏(先煎)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2g、大薊9g、白茅根2g。

肝火過盛

治法:清肝瀉火,降逆止血。

方藥:龍膽瀉肝湯(藥宗筋煎)加減。龍膽草6克、梔子9克、黃芩9克、柴胡12克、木通6克、生地15克、車前子18克、澤瀉2克、當歸12克、甘草6克、羚羊角1.5克(內服)、赭石。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等。可加入更多血量,口幹者可加入麥冬、玄參滋陰生津。

肝腎陰虛

治療:滋補肝腎,養血止血。

處方:白質地黃湯(驗方)加味。熟地黃15g,山茱萸9g,山藥30g,茯苓12g,澤瀉12g,牡丹皮6g,知母6g,黃柏6g,阿膠10g,旱蓮草12g,桑椹9g,仙鶴草9g,白芨9g。

陰虛肺燥

治療:滋陰清肺,潤燥止血。

處方:養陰清肺湯《巴黎玉鑰》)加減。生地黃15g、麥冬9g、白芍15g、牡丹皮9g、玄參12g、川貝母9g、白茅根15g、旱蓮草9g、藕節9g、側柏9g、甘草6g。

脾不統血。

治法:健脾益氣,補血止血。

方藥:歸脾湯(濟生方)加減。人參9克、黃芪15克、白術9克、茯苓12克、當歸12克、生地15克、阿膠10克、木香9克、酸棗仁30克、大棗5枚、仙鶴草30克、血余炭9克、桑椹30克、龍眼6克。如有大量鼻衄、出血過多、面色蒼白、精神恍惚、陰虛陽亢的危急證,宜急服沈度湯,或加附子回陽,挽回不良反應。

其他療法

冷敷和壓迫止血

1.冷敷法:將手或冰袋用冷水浸濕,敷於患者前額或頸部,有抑陽降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太平盛慧芳?卷三十七曰:“勝信汲水淋頸,後入灣中,不可止。壹兩罐就夠了。"

2.指壓法:用手指捏住患者發際線1 ~ 2寸處,或向中線方向按壓兩側鼻翼止血。

中藥外敷

1.香墨研磨,滴入鼻中。

2.將雲南白藥、白芨粉或三七吹進鼻出血部位。同時,壓迫止血。

3.塗抹以上止血藥,馬勃,百草枯,血余炭等。在棉片上,貼在出血的地方或者塞在鼻腔裏。

4.將復方薄荷油用棉球浸泡後再蘸西瓜霜(西瓜霜的主要成分有西瓜霜、黃連、貝母、羅漢果、山豆根、梅片等。)並在1小時後取出,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內服清肺止血湯(由黃芩、梔子、生地、牡丹皮、白茅根、蓮節炭、側柏葉炭、茜草、桑白皮、當歸、黃芪、甘草組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復方止血油”局部應用:將白芨加工提取,加入麻黃素粉制成油。使用時,將止血油滴入棉片,塞在鼻出血部位。

6.中藥止血膜的應用:血余炭、血竭、三七、大黃、蒲黃、白芨、五倍子、枯礬均加工成粉末,過120目篩,以聚乙烯醇為基質成膜,紫外線滅菌,分10?200px大小,使用時放在鼻血處。

7.明礬被磨成細粉。使用時,將棉球蘸明礬粉,塞入鼻腔止血。

8.將蘆薈磨碎,用凡士林紗布貼住,填塞鼻腔止血,或取蘆薈粉0.5 ~ 1g,加入溫水5 ~ 10ml,攪拌,滴鼻。

9.將大黃磨成粉,過篩,炒成炭,用2%甘油水溶液浸泡,制成紗布條或棉片,可用於止血。

針灸

1.取點上星,委中、合谷、少商、氣海、足三裏。少商人黨中央之前,先刺血,再刺星,關谷,留針20分鐘,10分鐘執行針1次。

2.配灸治鼻衄:燒磷片後,快速點灸少商穴,手法輕,瞬間灸穴,可聽到“啪”的聲音。艾灸後局部出現米粒大的疤痕,再用同樣的方法點灸體柱,鼻出血明顯減輕。

3.按壓百老穴2-5個穴位可止血。

4.耳針止鼻衄:取鼻翼同壹耳的耳穴,如內鼻、外鼻、神門,按壓王不留行籽,可作為鼻衄的輔助治療。

5.指導方法:將患者雙腳浸入溫水或搗碎大蒜,敷於足心湧泉穴。也可以把吳茱萸搗成粉,炒熟,調醋,敷在腳上。有引血下行,緩解鼻衄的功效。

  • 上一篇:【香蕉怎麽吃能治便秘】香蕉怎麽吃能治便秘
  • 下一篇:喉嚨痛煮什麽湯(喉嚨痛煮什麽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