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穴
常用穴:孔嘴、赤澤。
備用點:內關。
(2)治療
壹般只用要點。用“氣達患處”的方法,將喚醒感傳至咽喉或胸部,如果能出現患者口幹、咽冷、胸悶等自覺現象最好。為了容易激發“氣達患處”的針刺感,宜使患者平臥,進行針刺。用止瀉法,持續輸針2分鐘,留針20 ~ 30分鐘,每5 ~ 10分鐘進行1次。65438+每天0 ~ 2次,大咯血2 ~ 3次。
(三)療效評估
單純針刺治療79例,有效率約為90%(12)。
穴位註射
(1)取穴
常用點:太原和舒菲。
(2)治療
藥物:地塞米松註射液。用7號針垂直刺入太淵穴0.3 ~ 0.5寸,45度角刺入舒菲穴0.5 ~ 0.8寸。上下提針,無血時註射本品,每穴2.5 mg,每日1次,連續3次為壹療程。配合抗結核、抗菌等藥物。
(三)療效評估
* * *治療24例,止血23例(均在3次內止血),無效1例,有效率95.8% (9)。
真皮針
(1)取穴
常用穴位:頸動脈搏動區。
(2)治療
用七星針在頸動脈搏動區,沿頸動脈壹側或兩側,鳥有規律、有節奏地啄擊,自上而下,反復反復。強度適中,頻率約為180次/分鐘,刺激時間視癥狀而定,壹般持續10 ~ 30分鐘。如果療效不明顯,敲擊穴的最穴位,方法同上。1 ~每天2次。
(三)療效評估
七星針灸治療咯血有效。用此法治療129例,有效率為96.9 ~ 100% (3 ~ 4)。
電針刺
(1)取穴
常用穴位:內關、孔嘴。
(2)治療
壹次只拿壹分。用2寸毫針取氣後,針柄與G6805電針儀連接,設定電流為1.8 mA,輸出電壓為0.2 V,使用方波,頻率為160次/分,連續脈沖波刺激30分鐘至數小時。壹般發作時用針灸。
(三)療效評估
療效標準:(1)顯著療效:大咯血患者電針治療後30分鐘內停止,痰中有少量血,12小時後大咯血停止;(2)有效:電針治療後30分鐘內大咯血停止,痰中仍有少許血,12小時內再次咯血;(3)無效:電針治療大咯血失敗,轉用其他方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