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與苦寒歸經。進入腎臟、膀胱和大腸。
功效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清虛熱。
臨床應用:1。用於濕熱泄瀉,濕熱黃疸,癥見淋證尿痛,赤白帶下,陰部腫痛,足膝腫痛,酸軟無力等。
黃柏清熱燥濕之功與黃芩、黃連相近,但下焦祛濕熱更勝壹籌。黃芩和黃連合用治療腹瀉;梔子茵陳合治黃疸;若與蒼術、牛膝同用,可用於足膝腫痛、下肢無力無力,可與知母、生地、竹葉、木通同用,可用於淋熱疼痛。與白芷、龍膽草配伍,可用於白帶過多。
2.可用於治療熱毒瘡、濕疹等疾病。
黃柏有很好的祛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其可用於治療濕熱瘡毒和濕疹,內服和外用均可。內服可與黃芩、梔子同用,外用可與大黃、滑石同研敷。
3.用於陰虛發熱,或夢遺遺精。
黃柏除清實熱外,還能清虛熱治潮熱骨蒸,瀉腎火治夢遺遺精。常與知母、地黃同用。
方劑使用圓柏、黃柏(生用於瀉實火)、黃柏鹽水炒(鹽水炒用於清虛熱瀉腎火)。
壹般用量及用法:三錢壹元,水煎。外用適量。
據說黃柏、黃芩、黃連都是苦寒藥,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而黃柏能瀉腎火,退虛熱,能去下焦濕熱;黃芩專治清肺熱,可安胎;黃連清心除煩,善止嘔。這就是三種藥的區別。所以壹般說黃芩治上焦,黃連治中焦,黃白治下焦,是基於黃芩清肺火,黃連止嘔,黃白瀉腎火的特點。但目前臨床上作為退熱藥使用時,秦、連、白都是通用的,並沒有這樣嚴格的區分。
方劑實例有《傷寒論》支子白皮湯:黃柏、梔子、甘草。用黃身治傷寒。
黃奕三傅青主婦科:黃柏、山藥、車前子、芡實、白果。治下焦濕熱,帶下。
滋腎丸《藍室集》:黃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熱,口渴,便秘。
* *另外苦參、秦艽清熱燥濕,用於下焦濕熱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