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痛是重點,不痛不努力”。四肢疼痛是由於局部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導致疼痛。補氣活血是可行的,所以用痛點治療穴位,貼敷可以達到通則不痛的效果。
但這種方法往往會讓患者感到劇烈的疼痛,甚至,尤其是壹些年老體弱、痛覺過敏的人,往往不得不停止治療。問題可以通過“不痛不癢的用力”來解決,也就是“不痛不癢的用力”。具體方法如下:先找到患部某個* * *最痛的點,醫生會用拇指面按住,然後轉動患肢,在此過程中找到新的* * *處,用輕柔均勻的手指力推或扣原痛點,達到無痛狀態下消除疼痛的效果。
基本技術:
1.拇指推法:拇指面緊緊壓在原“痛點”已轉換為“無痛點”處,平行推法以向外向下為主,手指力度輕柔均勻。
2.扳法:在原來的“痛點”已經通過轉換轉化為“無痛點”的地方,用拇指或食指以輕柔均勻的指力扳起扳機狀的扳法。常用於深度疼痛。
治療實例:
落枕:
1.病人坐著,醫生站在後面。2.患者慢慢旋轉頭頸部至最疼的地方,醫生將拇指按在頸部最疼的點上,告知頭部後仰或前傾,在“痛點”轉化為“無痛點”時保持* * *不動,用拇指手指在原痛點處施加推拇指法(位置較深可使用拉按鈕法),直到原痛點恢復時不疼為止。3.要求患者轉動頭頸部尋找新的最痛點,按上述方法找到並保留使痛點變得不痛的* * *處,應用拇指推壓法或拉鈕法。如此反復,頸部活動基本恢復正常,直至痛點明顯消失。
肩周炎:
1.病人直立,醫生站在患側。2.要求患者進行患肢的擡起、內收、外展等動作,出現明顯痛點時保持* * *姿勢。3.醫生用拇指按住痛點,適當旋轉患肢。例如,患提舉痛者,可將上肢稍向內或向外轉動;外旋如果疼可以稍微內旋;如果內旋疼,可以稍微外旋。簡而言之,痛點轉化為不痛點後,對原痛點應用拇指推法或拉鈕法。4.要求患者肩部恢復原狀,重復上述動作,找出新的痛點,按上述方法處理。直到疼痛大大減輕或消失。
手腕和腳踝扭傷:
1.病人坐在座位上,醫生站在他對面。2.讓病人活動手腕和腳踝,直到他們感到最疼為止。3.醫生壹手按腕踝痛點,另壹手握指掌或趾底,進行順勢拉伸。如果“痛點”已經轉化為“無痛點”,可以對原痛點應用拇指平推法。如果順勢拉伸後痛點的疼痛沒有消除,可以輔以手腕或踝關節的輕微內旋和外旋,使痛點變得不痛,然後在原痛點處應用拇指平推法。4.要求患者再次做手腕或腳踝運動,找出新的痛點,按上述方法治療。
註意事項:上述軟組織疾病經指法治療後,應適當固定患處或減少活動,切忌隨意用外力約束原有疼痛,以免緩解的軟組織痙攣恢復時產生疼痛。
非凡的技巧和緩解疼痛的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