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被稱為萬能餌料。
蚯蚓是垂釣者使用最廣泛的餌料,有“萬能餌料”的美譽。垂釣者之所以經常用蚯蚓釣魚,是因為紅蚯蚓的營養成分適合魚類的生活需要。根據資料,蚯蚓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氨基酸。二是蚯蚓小,細長,容易上鉤;第三,蚯蚓具有韌性、抗水泡性和耐久性;第四,取用方便,隨處可得,四季不缺。就算去漁具店買也花不了多少錢。在傳統的釣法中,除了面團餌,幾乎所有的釣手都是用紅蚯蚓做餌。
蚯蚓的種類
就顏而言,有黑蚯蚓和紅蚯蚓,綠蚯蚓也可歸為黑蚯蚓。紅蚯蚓還包括日本“大平二號”蚯蚓。“大平2號”是多年前從日本引進的壹種蚯蚓。其主要用途是醫藥或飼料,也是釀酒的原料。科學家們壹直在研究蚯蚓的利用價值。他們認為蚯蚓之所以能從90億年前活到現在,是因為它們沒有滅絕,而且蚯蚓的生存能力極強,能在臭烘烘的汙泥水坑裏生活很長時間而不生病,說明蚯蚓的抗病毒和抗菌能力相當強,他們想從蚯蚓身上找到對人類健康長壽有價值的成分。
紅蚯蚓體長在20-40 mm之間,顏色為肉紅色,體細,韌性好。紅蚯蚓的生存環境比黑蚯蚓好。土壤更幹燥,土壤中的水分更少。他們中的壹些生活在沙土或黃土中。“大平2號”是壹種優質紅蚯蚓,呈暗紅色,比我國各地土壤中的紅蚯蚓略大,長約30-50毫米。
黑蚯蚓體長30-50毫米,體肥體粗,呈黑色或綠色。腥氣比紅蚯蚓重,但韌性差,不耐水泡,取出後存活時間不如紅蚯蚓長。
不同蚯蚓的不同用途
黑蚯蚓沒有紅蚯蚓應用廣泛。多年來,黑蚯蚓壹直被用來捕捉無鱗魚或鱗少的魚,如黑魚、甲魚和鰻魚,尤其是鰻魚和甲魚。在作者的家鄉,黑蚯蚓是用來裝菜鉤的。魚鉤的掛餌方法是:用直徑30厘米的盆,盆內堆濕黃泥,呈金字塔形,外面磨光。使用了壹條長線。長線每隔10-20 cm綁壹個鉤。黑蚯蚓上鉤後,線壓在泥堆上,壹層壹層螺旋纏繞在泥堆上。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鉤針纏繞。穿上魚鉤後,帶著水盆到水邊的船上釣魚。滑過之後,漁夫把魚餌壹圈又壹圈地扔進水裏。壹罐線至少有十米長。
夏季利用蚯蚓在野生河流中釣魚的技巧
1.使用前適當處理蚯蚓。
釣魚前,對蚯蚓進行壹些技術處理,可以大大提升使用效果。幾種具體的處理方法。
用蚯蚓增加韌性:不管是從漁具店買蚯蚓,還是自己挖,最好在釣魚前兩天拿到蚯蚓。用木盒或油盆,放入幹燥少粘的細土,再放入蚯蚓。這種土壤比較肥沃,蚯蚓在土壤中得不到食物又缺水,面板逐漸軟化失水。為了生存,蚯蚓會排出自己體內的水分來濕潤面板,以避免脫水,體內的淤泥也會從尾巴排出。蚯蚓會變得更瘦,更有彈性,無論是戴著鉤子還是在水裏,它們的耐受力都會增強。
用蚯蚓增加氣味:蚯蚓的氣味越強,效果越好。在使用前兩天,可以在裝有蚯蚓的盆中倒入壹些紅糖水或帶有香精的白水,以使蚯蚓吸收這些物質的營養,增加其香味和甜味。
給黃紙板澆水得到蚯蚓:不要用鏟子翻土,以免損傷蚯蚓。用前壹天晚上用黃色紙板或舊報紙蓋好蚯蚓箱,給紙板澆水,水不要太多,把紙弄濕就行,或者澆點淘米水。第二天早上,蚯蚓會爬到土的表面,這樣取蚯蚓就很方便了。
2.蚯蚓應該用於稀水。
水質肥瘦不壹。由於水中營養豐富,魚的食欲不強,對蚯蚓的肉餌不感興趣。所以在細水要用蚯蚓做誘餌。
3.氣溫低的時候應該用蚯蚓
這裏的低溫是指春季和深秋。夏天氣溫高的時候,魚的胃口不好。魚和人壹樣,在氣溫高的時候不想吃油膩的食物,而是想吃清淡的素食。春天,氣溫逐漸升高,魚要經歷壹個冬天。這個時候,尤其需要滋養增肥。因為產卵的需要,還需要增加體脂,所以春季垂釣要多用蚯蚓。深秋,氣溫越來越強。魚類為了禦寒,也需要營養來儲存脂肪過冬,食量增加,這是它們喜歡吃肉的誘餌。
活的用紅蚯蚓,越新鮮越好,死後不要先拍著用。通過蚯蚓頭部的鉤子,蚯蚓的尾巴可以蠕動,增加誘魚的效果。妳也可以用它的壹小段做備份。它的目的是讓蚯蚓的體液在水中流動,用它的氣味來引誘魚。蚯蚓受傷了,會爬得更快。
用蚯蚓要註意衛生。
蚯蚓特別臟,因為它們生活在潮濕肥沃的土壤、垃圾堆、牲畜糞堆以及被泔水和汙水浸濕的土壤中。有的漁民挖出來後用。蚯蚓身上沾著糞便和泥土,它們用手抓著蚯蚓。如果他們不洗手,他們會拿食物吃。臟東西和細菌會隨著食物進入人體。甚至用魚塘的水洗手也很不衛生。最好的辦法是把挖好的蚯蚓放在用尼龍紗布縫成的小袋子裏,用自來水沖洗壹下把泥沖走,然後把濕的廢茶葉、鋸末或麩皮倒入蚯蚓盒裏,再把蚯蚓放進去。如果太幹了,倒點水讓蚯蚓濕潤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