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是地道的農村主婦。像村裏所有的母親壹樣,她照顧著壹大家子,有老有少,還承擔著壹定的農活。但我媽不僅是個農婦,也從來沒有像其他家庭那樣重男輕女的封建習氣。即使有了弟弟之後,她也絕不會因為家庭負擔重而放棄對我的教育,因為他們的觀念是:女孩子要和女孩子壹樣有出息。就這樣,我從小學上到高中,順利完成了五年的大學生涯。
我媽的開明不僅如此,她從來沒有幹涉過我們的工作誌向。最常見的壹句話是:“只要過得好,就不怕去天涯!”。就是因為她那句看似戲謔的話,讓我毫無顧忌的選擇了從小喜歡的南方綠野,然後開始和家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生活。正是因為我媽的壹句話,我姑姑、父親等長輩壹度埋怨她,說離家那麽遠,不能壹直陪著他們盡孝,是因為我媽當時的“縱容”。我覺得她極其委屈,也許她曾經後悔過,但是面對很多抱怨,她還是說:“只要他們過得好,去哪裏都無所謂!”"
勇敢,倔強,聰明,這是媽媽在我記憶中留下的烙印。另外,我媽媽是壹個美麗又睿智的人。她最顯著的特點是壹頭烏黑微卷的短發,利落有型。她穿著壹件及膝的連衣裙,壹件呢子大衣,腳上穿著壹雙高跟鞋,在夏冬隨時都可以打扮成都市白領。這些壹定是遺傳了我幹凈整潔的奶奶。
我奶奶也是壹個有繪畫、刺繡等絕活的人。這些母親並沒有遺傳,但她們也天生有高超的編織技巧。那時候家裏條件不是很好。閑暇時,我媽就從村裏的小作坊裏接毛衣的活。打壹件毛衣賺了幾到幾十塊錢,我媽用自己嫻熟的技藝攢了很大壹部分貼補家用。
然而,我最開心的時刻是穿上媽媽為我量身定做的毛衣或帽子,那是媽媽用編織剩下的五顏六色的毛線做的,上面有她原來的圖案和我自己獨特的標記。每次穿上那件特別的毛衣,禦寒並不是最大的效果,但是從其他小朋友眼中流露出的羨慕嫉妒的眼神,卻成了我最大的滿足和溫暖。
我還記得有壹次,當時是深秋,我媽送了我壹頂三角帽。帽檐尖尖的,兩邊加長蓋住了我的耳朵。然後我通過縮針和收針逐漸做了兩個辮子。我的頭暖暖的,耳朵暖暖的。那兩條長長的辮子不僅漂亮,還在風吹的時候紮起來,防止帽子被風吹走。
當然,我媽給我的每壹件作品,都會有她原本的印記,最終會變成我的鄰居和阿姨永遠無法給提出很多要求的姐姐做壹頂壹樣的帽子。原因是那種自豪感又油然而生。我媽幾乎每年都給我和我弟織毛衣。除了毛衣和帽子,還有毛衣,手套等等。當然,每件作品也會有她的原創logo,在手套上加壹對自己做的毛絨球也是我的最愛。
大家都在說很多他媽媽的事,讓我這個深深沈浸在回憶中沐浴著母愛的人,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我想告訴妳我媽媽所有偉大的例子,但我找不到更合適的表達方式。我只是不斷閃現從小到大她跟我說的最多的壹句話:“反正我們家沒人,沒錢沒權,以後怎麽靠自己謀生!”。話很直白,甚至有點土氣,但卻是她認為最有效的激勵方法。事實證明,她的方法奏效了。我和弟弟不僅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獲得了學士學位,還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這當然成為了我媽和他們這輩子最欣慰和驕傲的事情之壹。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完全可以壹個人照顧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們為我們辛苦了大半輩子。從鬢角開始,越來越多的白發在侵蝕著黑發,眉清目秀的紅潤臉頰開始布滿歲月的皺紋。就連那雙幫助我們學會走路的手,也刻著歲月的痕跡,處處顯示著老這個字的無情。
不知道是命運無情的捉弄,還是我對辛苦了壹輩子的母親的愛。壹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母親的生活自理能力,她不得不停下辛苦勞作的雙手,過著被“伺候”的生活。現在她已經不能穿漂亮的高跟鞋了,冬天也不能穿自己喜歡的毛料大衣配靴子了。連走路都不能像以前壹樣調皮的和我們玩競走禦寒了。
如今她因為腦梗偏癱,連右手拿杯子喝水都成了很大的希望。是的,今天的媽媽終於可以過上“衣到伸手,飯從張口”的生活了。她再也不用抱怨她的父親太懶了,甚至連燒水壺的水都懶得燒。然而,這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每次開她玩笑,逗她,她總是說:“我現在寧願能做任何事。誰願意這樣高枕無憂,樂此不疲!”。
是啊,沒人想這樣。但正如有句話說的“病來如山倒”,已經是這樣了。我們能做什麽?所以堅強的母親並沒有向病魔投降,而是更加努力,經過壹個月的疾病治療,終於恢復了走路的能力,雖然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昂首挺胸的走路了;好在最近聽說通過不斷的鍛煉,她的手臂和胳膊已經變得有意識,可以獨立地來回擺動,所以我們堅信只要繼續加強鍛煉,我們的手最終壹定能拿起杯子,壹切都會恢復如初。
全世界的媽媽都很偉大。她們從就是吐不出來的妊娠反應開始,然後挺著大肚子站起來,十月懷胎,然後就不在乎自己的體型和形象了,然後就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了。他們沒有壹天不是在為孩子努力,所以都說千裏牽掛孩子。無論何時何地,母親的心永遠在孩子身上。當然,我媽也不例外。雖然她現在完全不能自理,但她依然牽掛著兒子女兒,依然不忍心放下為孩子努力的心。每次她打電話問候他們,都會在電話那頭不停的嘮叨:最近工作忙嗎?那邊的天氣怎麽樣?天氣預報說將有臺風。妳還好嗎?最近氣溫下降,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
媽媽就是這樣。即使生病不舒服,她也忘不了做母親的職業病。她壹直想的是她的孩子是否安好。其實我想告訴妳的是,千裏迢迢,擔心的不只是妳壹個人。孩子們總是擔心妳在千裏之外是否安康,大冷天是否穿上衣服,是否生病。如果可以,我祈禱,請不要再讓我在淩晨壹兩點接到妳的電話,然後安慰我說別擔心,同時說趕緊回家,好嗎?因為,妳若安好,那將是我們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