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水提取物能延長KCN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提高缺氧小鼠的氧利用能力,減緩消耗速度。
抵抗腫瘤
其乙醇提取物對小鼠S180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胡椒醛、丁香酚等7種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及其相關化合物對人體腫瘤細胞具有殺傷作用。
抗菌和抗真菌
其煎劑對10種革蘭氏陽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三種胡椒醛衍生物具有很強的抗真菌活性。
臨床應用
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潰瘍引起的胃痛。
治療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治療慢性腸炎,大便稀。
高良姜妙方的應用
治卒心如刺,兩脅滿,不堪:高良姜五兩,厚樸二兩,當歸三兩,肉桂三兩。上菜四味,用八升水,煮壹升八,分三份,兩天。如果痛停了壹次,就不要再吃了,也沒必要再吃了。如果壹個強壯的人拿兩件衣服,亨特會拿三件。(《千金方》高良姜湯)
健脾暖胃,祛寒化痰,治心脾疼痛,寬胸降氣,美食,治壹切寒物所傷:高良姜(去蘆)、幹姜(炮)等份。上面是細粉,面糊是藥丸,比如梧桐樹。每次服十五至二十粒,飯後服桔子皮湯。孕婦不宜服用。(《局方》二姜丸)
治心脾疼痛:高良姜、檳榔等。,各炸各的。頂好了,米調下來了。(《101個選擇》)
治心口稍痛為胃脘郁結或蟲蛀,多為怒寒所致,故終身服用: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醋洗七次,焙研)。這兩種口味需要分別烘焙、研究和儲存。若病因寒,用高良姜兩元,香附壹元;如果是生氣引起的疾病,用壹元高良姜,兩元香附。如果是寒氣兼發的病,用壹元五分錢的高良姜,壹元五分錢的香附。用壹勺米湯和壹撮鹽服下藥丸。(《良方·腋集》中的傅亮丸)
治霍亂、腹瀉、腹痛:高良姜,用火烤使其芳香。每次用五兩,打碎,取壹升酒,煮三四次,猛服。(“緊急處方”)
治霍亂嘔吐:壹味高良姜(生檔),粗篩。每次取壹個三錢匕,壹盞水,壹個棗(去核),煎至五分鐘,去我,水沈,猛取。(盛基宗錄冰壺湯)
所有寒性瘧疾的治療:高良姜和生姜平分秋色。第二味在火上煆燒,保留就是結束。每次取三錢,取雄豬膽汁壹份,水壹份,膽汁輕輕調壹下。(“續技”)
治牙痛,不分新時,還治臉頰腫痛:生姜壹片(約兩寸),全草壹片(瓦上烤)。頂部是底部。如果用手指點藥,比如藥用的牙齒,壹定要揉透,壹會兒少吐口水,用鹽湯漱口。(徘徊於《101選方》)
有腳氣的人容易嘔吐。日常生活中,註意早餐多吃,午餐少吃,晚餐不吃,或者喝壹點黑豆粥。感覺想吐就馬上吃藥)。用壹兩高良姜,加三升水,熬成壹升,壹次服完。如果著急找不到高良姜,可以用壹兩片母姜代替,用水煎服。療效差,但也有效。
心脾冷痛(按:胃疼)。用高良姜四兩,切片分成四份:用壹半陳米炒壹兩,去米;壹兩用半兩翻炒老墻土,去土;壹兩炒三十四顆巴豆,去豆;壹兩炒三十四斑蝥,去斑蝥。取吳茱萸壹兩,用酒浸泡壹夜,與高良姜同炒,研成粉末,與吳茱萸浸泡的酒混合,做成丸子,大小如五子。每次服15粒,空心服用,送姜湯。這個方子叫做高良姜丸。另處方:高良姜三錢,五靈脂六錢,* * *研為末。每次妳吃三錢,醋湯都會調整。
健脾暖胃,祛寒化痰,寬胸降氣。將高良姜和幹姜分成等份,搗碎,研磨成細末,加入面糊,做成五子那麽大的球。每次十五片,飯後,送橘皮湯。孕婦不宜服用。
脾虛寒性瘧疾(多寒少熱,不思飲食)。用高良姜(香油炒)、幹姜(炮制)各壹兩,研成粉末。每劑五元,用豬膽汁調成糊狀,發病前用熱酒調和。另壹個方子:在上面準備的藥粉中加入膽汁和藥丸,每次服40丸,送酒。另壹個方子:高良姜、幹姜,半輩子,半把槍,四把三錢,和* * *研為末。每次兩元,豬腎煮了送。
我的眼睛突然又紅又痛。用小管將高良姜粉吹入鼻中。打個噴嚏,紅色的疼痛就會消失。
治療產後分娩,腹痛,或腹瀉,腸鳴如錐刀:高良姜,當歸,肉桂,白芍,附子,川芎各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高良姜是清熱止痛的君藥。(《生育與寶卿集》調中國湯)
治療胃脘痛、胸悶、脅痛、痛經等。肝郁氣滯所致:高良姜(酒洗,焙幹研末)3 g,香附(醋洗,焙幹研末)3g。最後在米湯中加入1勺姜汁和1分鹽,每次服用6g,每日兩次,溫開水沖服。高良姜為君藥,能散熱、止痛、行氣。(《良方·腋集》中的傅亮丸)
治療寒性食物,日積月累:高良姜、肉桂、香附、烏藥、益智仁各30g,甘草15g。上面是末,每次6g,加壹點鹽煮湯。方劑中,高良姜為君藥。(《知止方論》雞舌香粉)。
高良姜保健草藥
高良姜粥
原料:高良姜3克,大棗10克,大米50克。
練習:
先把米洗幹凈,再把高良姜和大棗洗幹凈。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高良姜、大棗煮幾下,再放入大米煮粥。藥膳功效:本品能溫中散寒,適用於胃寒疼痛或寒性霍亂、上吐下瀉、腹痛等癥。
高良姜燉雞
原料:公雞1只,高良姜10克,草果10克,陳皮、花椒各5克,蔥、醬、鹽、醋各適量。
練習:
將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洗凈切塊備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加入雞塊、高良姜、草果、陳皮、花椒、蔥等調料。?文火燉至肉爛無骨。藥膳功效:補虛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肝氣郁結疼痛的肝癌患者。
二江羊骨頭粥
材料:粳米100克,粳米100克,羊骨500克,羊骨500克,陳皮6克,陳皮6克,高良姜6克,生姜6克,草果3克,草果3克(在幹燥、潮濕、溫暖條件下,止瘧)。
練習:
(1)羊骨洗凈,錘入鋁鍋;
(2)加入生姜、鹽、高良姜、草果、陳皮和適量的水;
(3)武火煮沸,文火煎熬,潷出湯汁備用;
(4)將精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1000克羊骨湯;
(5)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粥熟。
保健功效:具有壯骨壯腰的功效,適用於因疲勞引起的腰膝酸軟、骨質疏松。
高良姜酒
取高良姜70克,藿香50克,黃酒500毫升。首先將高良姜用火炒熟,打碎,將藿香切碎,放入砂鍋中,加入黃酒,煮沸至三四次,過濾去渣。本品具有暖胃散寒、芳香化濁、理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胃寒嘔吐、胃脘冷痛、霍亂嘔吐者。
高良姜陳邳州
取高良姜(切片)25g,陳皮5g,粳米適量,水適量。放在鍋裏壹起煮粥。壹天兩次兩碗。適合腹痛患者。
高良姜應忌配伍。
兼容性應用程序:
配香附:香附是理氣良藥,能通三焦,疏肝解郁,善調氣血,調經止痛;高良姜辛香,溫散,有暖胃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兩藥合用有很好的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
用厚樸:氣滯、寒濕、胃痛、氣滯、寒痛,故宜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高良姜辛熱,溫中散寒之久;厚樸味苦且苦,溫度最重要。兩藥合用散寒行氣,溫中止痛最有效。
用幹姜:胃寒則胃寒疼痛,嘔吐憋氣;脾寒導致腹寒,腹痛,腹瀉。脾胃兩寒,則上下。高良姜和幹姜都是辛熱之品,都是溫中散寒的重要藥物,但高良姜長於散胃寒。生姜中,重要的是散脾寒,兩者並用,既能消除脾胃寒邪,又能止上下瀉,溫中止痛。
配棗:脾氣虛弱,內生寒邪,飲食不佳,嘔吐,治胃脾,散寒止嘔,取性味辛熱的高良姜溫中陽,祛寒邪,用甘溫大棗補中虛,加強脾氣,扶正祛邪而不傷正氣,相輔相成,益氣散寒,止嘔。
用半夏:胃寒,飲食少,嘔吐頻繁,腹滿。高良姜辛溫,散中寒,溫中陽;半夏辛溫,和胃氣,散寒。兩者合用,散寒和胃,減少不良反應,止嘔,效果大增。
用蒼術:高良姜溫中散寒,行氣散寒;蒼術味辛,性燥性強,祛濕健脾。兩藥合用,能祛寒濕,溫中健脾,是寒濕阻中,脘腹脹滿,疼痛不適,舌苔濁膩等證的主藥。
用茴香:寒性肝經、寒性疝氣、腹痛、腹痛;肝寒跨脾攻胃,嘔吐少食,腹寒泄瀉。茴香能止痛祛肝寒,與高良姜配伍溫脾,肝脾同治,祛寒止痛。健康禁忌
不可以,陰虛發熱者禁用。胃熱者不宜服用。胃火惡心,暑傷霍亂,火熱腹瀉,心虛疼痛,用鹹法忌口。
用法用量:3-6g。
高良姜的真偽鑒別
商品中有以同科植物益智仁的幹燥根莖冒充高良姜的,使用時註意鑒別。
正宗高良姜
外觀圓柱形,彎曲分枝,直徑1 ~ 1.5厘米,節間長約0.2 ~ 1厘米,表面有細縱皺紋和波狀連結,下側有圓形細根殘跡;表面呈暗紅棕色;氣味香,味道辣。也可以用簡單的化學測試方法:1。將醇提物加熱觀察其顏色,正品為黃綠色。2.與三氯化鋁的熒光反應為黃綠色。3.做香草酸的濃硫酸反應,淡紫紅色。
假益智仁的幹燥根莖
外觀與正品相似,但較大,直徑1.5 ~ 3 cm,節間長1 ~ 3 cm。表面無縱向皺紋和細根,呈紅褐色至棕褐色。氣味微香,但沒有真吃的香,味道也沒有真吃的辣。經化學檢驗,乙醇提取液加熱後呈淡黃綠色,熒光反應呈棕色,濃硫酸反應無色。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00%高良姜水煎劑對炭疽、溶血性鏈球菌、白喉、白喉樣桿菌、肺炎球菌、各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偽品益智仁雖與高良姜同屬壹科,但不具備真高良姜的全部功能,因此不能作為高良姜的替代品。
上壹頁全文完(*** 18406字)全部內容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