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SLE的壹種非瘢痕性脫發,常表現為發際線後退,頭發幹燥無光澤,脆性增加易斷,頭發短而不整齊,以前額前部和頂毛較為明顯。
狼瘡性毛發可能是負氮平衡影響正常毛發生長所致,也可能是因為位於前額發際線,與面部皮疹和光敏性有關。SLE患者的這種脫發可能表明疾病的活動性或惡化。
2.系統性紅斑狼瘡斑禿
臨床表現:壹種類似斑禿的瘢痕性脫發,以壹個或幾個完全或不完全的斑禿為特征。頭皮可微紅或有輕度紅斑,毛囊口保存完好。有些患者可能會有輕微的瘙癢或疼痛。與斑禿不同的是,斑禿處可見散在的毛發生長,並不是光滑的脫發區。
3.彌漫性靜止性脫發
臨床表現:進行性、無疤痕、彌漫性頭發稀疏。患者每天的脫發量在120-400以上,少數患者可積累50%以上的頭發。頭皮外觀壹般正常,有毛囊開口,有短發生長。
彌漫性靜息性脫發可繼發於各種刺激(如發熱),可見於輕度SLE患者、疾病活動期或糖皮質激素和細胞毒藥物治療期間。
4.盤狀紅斑狼瘡(DLE)脫發
臨床表現:多見於由播散性DLE轉化而來的SLE患者,屬於典型的原發性瘢痕性脫發。皮損表現為邊界清楚的圓形或盤狀紅斑、斑塊或丘疹,表面有毛細血管擴張的粘連性鱗屑。剝去鱗屑後,可見其下有毛囊擴張和地毯釘樣角塞。後期病變中央部分萎縮、色素減退伴脫發,周圍有色素沈著,病變中央部分活躍。
目前認為,DLE脫發可能導致角質形成細胞雕亡,並通過紫外線照射激活T細胞或免疫復合物介導的免疫反應,從而引起炎癥細胞對毛囊的破壞。
目前治療SLE脫發主要針對SLE本身,輔以外用藥物促進毛發生長。
非瘢痕性脫發患者可用非甾體抗炎藥、氯喹或羥氯喹治療。如果上述藥物無效,可以用小、中劑量的強的松治療。頭發再生後,激素可以逐漸減少到維持劑量。
DLE脫發患者:可使用局部皮質類固醇、曲安奈德、口服抗瘧藥或維a酸。
預後:系統性治療後,SLE緩解時,非瘢痕性脫發區會有新的生長,患者預後良好。如果SLE患者有SLE型瘢痕性脫發,後期會是永久性的,但如果盡早治療,部分頭發可以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