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痛風(英文:gout,學名:代謝性關節炎),又稱“高尿酸血癥”,是壹種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尿酸堆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壹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現在已知的生物都有嘌呤,海鮮和動物肉類的嘌呤含量比較高,痛風患者需要避免食用。
3.痛風的飲食療法有哪些?
(1)限制食物中嘌呤的攝入:特別要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臟、魚蝦、蛤蟹等海鮮、肉類、豌豆等。有學者建議每日嘌呤攝入量應在100 ~ 150 mg以下。
(2)調整飲食結構:每日膳食中蛋白質應控制在1g/kg,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0-60%,少吃甜食。
(3)鼓勵食用堿性食物:如蔬菜、馬陵紅薯、紅薯、牛奶等。橘子等水果在生理學上被稱為堿性食物。增加堿性食物的攝入,可以降低血清和尿酸的酸度,甚至使尿液呈堿性,從而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
(4)限制總熱量的攝入:根據患者的理想體重,按靜息狀態計算,壹般不超過每天105 ~ 126 kJ (25 ~ 30千卡)/kg體重。
痛風患者,合理檢查
(1)血脂檢查:包括血膽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測定載脂蛋白。
(2)血糖:應測量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必要時應進行糖耐量試驗,早期發現糖代謝紊亂和隱性糖尿病。
(3)肝腎功能檢查:確定是否有痛風性腎病和肝臟病變。
(4)心腦血管功能檢查:可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功能測定、腦血流圖等常規檢查,必要時可做頭顱CT或冠狀動脈造影,觀察是否有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此外,眼底檢查也可以作為發現動脈硬化的簡便方法之壹。
(5)關節X線片: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應拍攝關節X線片。了解關節病變的程度,為痛風的診斷提供間接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