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 *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飲食進入胃後,經過初步分解消化,然後在小腸進壹步消化。消化後,食物被小腸的分泌物混濁,分為兩部分: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小腸吸收的細微物質,通過脾氣的上升,輸送到心肺,通過肺氣的播散和心血的運行,分布到全身,滋養身體。食物殘渣中的水分被小腸和大腸吸收,剩下的殘渣變成糞便排出體外。
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的運化功能有賴於命門火的溫養。老年人體虛或久瀉可損傷腎臟,腎楊燦不能溫中脾胃,故脾胃運化和水谷功能受損,濁升降失常,水谷精微和渣滓相混,形成泄瀉。黎明時分,陰毛之交,殷琦極強,楊琪不振,腸爛欲消,故肚臍腹疼,腸鳴如瀉,瀉後腸內之氣壹般平安。
合理的飲食
五變泄瀉的病機屬於脾腎陽虛、濕盛,與脾、胃、大腸、小腸、腎關系密切。時間長了,氣血就會虧虛,要考慮食療,采用藥食同源的產品,扶正祛邪,溫脾腎,止瀉止瀉。
壹種溫補脾腎的食品
脾腎陽虛、濕盛是本病的基本病機。宜選擇味甘,性溫或性平,歸脾、胃、大腸、小腸、腎經,有溫脾腎、澀澀止瀉作用的食物。肉類應選擇雞肉、瘦牛肉、鱸魚、羊肉等少量動物源性蛋白質,燉煮並撇去浮油後再食用。主食應該是米飯、粥等谷類。蔬菜應選擇南瓜、山藥、胡蘿蔔等根莖類蔬菜。
具有透光性和利尿作用的食物
脾虛濕盛便溏者,宜選擇味甘淡,性溫或平,屬脾胃經的赤小豆、炒薏米、粥等健脾利濕食物。
壹種止澀止瀉的食品
對於長期腹瀉、腸虛泄瀉者,選用山藥、芡實、蓮子,味澀性溫,煮粥食用,健脾補腎,止瀉止瀉。對於腹瀉、陰傷所致的口幹舌燥者,選擇荔枝、石榴等酸溫水果,生津止瀉,生津止渴。
可以每天多吃點藥膳進行調理,推薦如下。
山藥芡實薏米粥
材料:鮮山藥100克,大米100克,芡實100克,薏米100克。
做法:山藥洗凈,切片,與薏米、芡實、大米同煮30分鐘後食用。
功效:補益脾氣,利尿止瀉。
胡蘿蔔燉羊肉
材料:胡蘿蔔200克、羊脊骨200克、姜5片、黃酒5毫升、鹽適量。
做法:羊肉浸泡半小時去血後,放入電飯鍋內膽,加入生姜、黃酒和熱水,放入水中慢燉,2小時後加入胡蘿蔔,繼續燉2小時,加入適量鹽即可食用。
功效:羊肉味甘,性溫,入脾、腎經,有益氣補虛、溫中下之功;胡蘿蔔營養豐富;黃酒辛溫,溫血脈,祛寒澀。用* * *溫腎,健脾止瀉。
酸石榴汁
材料:酸石榴500克,溫水80毫升。
做法:石榴不去皮,加80毫升溫水,搗爛取汁,每日飲用。
功效:西方壹篇醫熱記載:“石榴入藥必酸...若帶皮搗碎煮湯喝,還可治腹瀉、尿失禁、慢性痢疾、女性白帶,其皮內液體最澀,故有多種功效。”
飲食禁忌
忌生冷食物。
寒性的肉類有兔肉、鴨肉,不適合食用;主食是蕎麥;黃瓜、苦瓜等蔬菜;水果有獼猴桃、香蕉、梨、橘子、柚子、哈密瓜等。每天註意保護脾胃陽。
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紅酒、白酒、啤酒、芥末等。
避免脂肪、甜食和油膩的食物
包括動物脂肪、糖果等。日常烹飪方式以燉為主,禁止油炸。
避免瀉藥食物
包括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和粗糧,避免拉肚子。
中國中醫
微信號:satcm01
全國產銷平臺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