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根本原因是人體內有完善的排毒代謝系統。進入體內和身體內部的有害物質,最終會通過排毒系統的運作,隨尿液和汗液排出體外。
在代謝解毒系統中,最重要的內臟器官是肝臟。幾乎所有的毒素和藥物都需要肝臟代謝和分解,肝臟發生500多種生化功能。
然而,雖然肝臟有解毒作用,但毒素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害。比如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所謂藥物性肝損傷,是指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在用藥過程中引起的壹種急慢性肝病,臨床上也稱藥物性肝病。
輕者停藥後肝損傷會逐漸恢復,重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甚至出現肝功能衰竭!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在用藥過程中避免藥物性肝損傷呢?
1,用藥依從性:無論是中成藥、中草藥還是西藥,都可能含有肝損傷成分。因此,在藥物治療前,要充分了解藥物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嚴格按照醫生規定的劑量和療程服藥。
另外,用藥過程中嚴禁隨意加大劑量,患者不要相信未經科學證實的偏方。
臨床上急性藥物性肝損傷的患者很多,都是輕易嘗試民間偏方所致;
2.肝功能不全的用藥:如果已經有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在用藥過程中應選擇對肝臟影響小,通過腎臟排泄解毒的類型。
同時,在食用前,要仔細查看藥物的使用說明書,特別是要充分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註意事項和禁忌癥。
如果說明書中明確指出肝病患者不能服用,可能造成肝損傷,那麽慢性肝病患者本身就不適合使用該藥;
3.聯合用藥:如需聯合用藥控制患者病情,藥物種類不宜過多,以免藥物相互作用,加重肝毒性。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別嘌醇和巰基嘌呤合用可能會增加藥物的肝毒性,導致急性肝損傷、肝衰竭甚至死亡。
同時,在服用損害肝臟的藥物期間,患者必須絕對禁止飲酒,因為乙醇還可能加重藥物的肝毒性;
4.註意觀察:自我用藥期間,可以多觀察身體變化,看看有沒有異常情況,比如最近越來越黃,感覺沒有食欲,乏力,肝區隱隱作痛等。,這可能是肝損傷的信號,需要馬上去看醫生進行篩查。
此外,長期服用肝損傷藥物的患者,不僅要觀察身體變化,還要根據醫囑定期篩查肝功能。壹旦發現肝功能異常,應立即停藥,及時咨詢醫生換藥,必要時使用壹些藥物保護肝臟。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代謝系統。壹旦肝功能受損,必然會影響全身多個器官的健康,極其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所以,不要忽視“藥有三毒”這句老話。服用任何藥物都要謹慎,嚴格遵醫囑,不要輕易嘗試不科學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