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是治療很多疾病的必要手段,但也為自愈力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爭取了時間。疾病的恢復歸根到底是靠人體的自愈力,日常保健也是靠自愈力。我們壹定要認識這位神奇的醫生,學會遵循他的健康指導,利用好他的自然醫學領域,才不會失去健康這壹最寶貴的財富。中醫強調天人合壹,人體與自然關系密切,很多現象都是相似的。看看下面這些關於自然的例子,也許我們可以從中理解健康的真諦。
空氣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壹。潔凈空氣由氮氣78%、氧氣21%、二氧化碳0.03%等氣體組成,這些氣體占空氣總重量的99.00%以上,其他氣體之和不到千分之壹。
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和現代文明的發展,大量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改變了空氣的正常成分,使空氣質量變差。據統計,每天有數萬噸廢氣排入大氣。按照這種排放速度,大氣本該令人窒息,但事實並非如此。原因是什麽?原來除了植物和雨水,大氣本身也有超強的自凈功能。依靠大氣的稀釋、擴散、氧化等物理化學作用,使進入大氣的汙染物逐漸消失。通過科學研究發現,大氣中的氧氣、水等物質吸收太陽光線的能量後,可以生成壹種羥基自由基,其氧化能力相當強,可以凈化大氣中的煙霧。
但是,大氣的自凈能力畢竟有限。如果人類不加以克制,向大氣中排放越來越多的工業粉塵和有害氣體,總有壹天會超過大氣所能承受的極限,大氣生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被汙染的大氣並非沒有希望。人們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在某個區域植樹,甚至建立自然保護區進行生態建設。這樣可以調節氣候,攔截灰塵,吸收有害氣體,從而大大提高大氣的自凈能力,大氣才能恢復健康。
事實上,人類的疾病和空氣汙染是壹樣的。人體在自身自愈力的幫助下,即使偶爾受到飲食不當、睡眠不足、環境變化、血液汙染、負面情緒等影響,也能保持良好的狀態而不生病。只有身體的消耗和損傷達到更嚴重的程度,人才能生病。換句話說,生病意味著身體的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疾病是身體給我們的信號,那些損害身體自愈能力的因素才是罪魁禍首。它們會削弱自我修復系統的能力,奪走我們的健康。壹個年輕人這樣形容自己:很喜歡吃好吃的,感覺很註重營養,但總覺得自己身體不夠強壯,容易感冒。在確定會感染流感的時候,為什麽免疫力這麽差?
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肝臟和淋巴系統功能低下,心臟、肺、胃腸道等器官正在老化,這讓年輕人大吃壹驚。醫生建議他立刻改掉壞習慣,註意鍛煉,科學調整飲食,不要偏食暴飲暴食。
現代社會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身體不適,很大程度上是生活不規律造成的。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斷損傷人體的組織器官,人體的自愈系統忙得沒時間休息,最終醫生也累壞了,生病也是自然的。
那麽,什麽樣的生活方式才能稱之為健康呢?按照中醫天人合壹的理念,人體必須與外界的變化規律保持壹致。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內部各要素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運行規律。人與自然也是壹個有機整體,整體的不和諧也會影響局部的運行。
首先,妳要理解身體發出的信號,並按照指示去做。我們的身體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如果他們感到不舒服,那壹定是他們有問題。所以要聽從身體的指令: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該放下就放下。
其次,要順應自然規律,不違天理。自然環境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五臟的功能和體液的代謝,使機體產生相應的生理和病理反應。比如晝夜交替,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為了適應天氣。現代人喜歡過夜,臟腑功能減弱就要運動。長此以往,必然傷精傷血,損傷身體。此外,人類的破壞活動影響了自然環境和氣候,不斷惡化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最終影響了人類自身。
人生病是因為忽視了自身的自愈能力,輕視了大自然的強大力量。《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先要年輕,不必削天。也就是說,無論是養生還是治病,都要順應自然和身體的規律,否則就是毀天滅地,損害人體的自愈能力。人不可能無所畏懼,不可能聰明,也不可能目光短淺。總之,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養生的核心就是順應自然,順應人體的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具體方法是讓身體做主,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保健方法。很多人都養過貓狗之類的寵物。當這些動物生病時,它們會躺在那裏不吃不喝。其實他們是在節食犒勞自己。原因很簡單。節食是為了降低體力,因為身體在消化食物的時候需要消耗自己的體力,而節食可以降低體能消耗,用有限的體力來治病。動物就是這樣配合自愈力來對待自己的。
其實人天生就有這種能力。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不想吃東西,這是用我們的自愈力來治療自己。因此,在遇到感冒發燒等小毛病時,盡量少吃點,多喝水和果汁,有助於加快身體的恢復。
自愈力既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可以激發的。以下是提高身體自愈能力的四種方法:
1.休息:當妳累了的時候,休息是恢復體力最有效的方法。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可見,養育的作用尤為重要,這包括充足的休息和規律的生活。
2.運動:運動可以治愈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但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很重要。
3.營養:營養在中醫上也叫水谷精,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後能被人體吸收,對人體有益的精華。中醫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所以營養對身體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恢復中的人體。
4.心態:人是身心合壹的動物,身心構成了人的整體。身體是心靈的載體,心靈是身體的指揮。如果指揮系統出了問題,身體的器官就不能很好地工作。
激發自愈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中醫常用的經絡養生法,就是開發自愈潛能最突出的例子。求醫不如求己。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避免或減少疾病的發生,甚至從源頭上消滅疾病,從而達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總之,要註意挖掘人體的自愈潛力,了解人體,靈活應對,制定出適合自己的保健計劃。自愈力是指身體的自然愈合能力,是每個人自己的自我調節能力。所以不能過度幹涉,否則會打亂神醫的腳步,幫助神醫。
自愈系統是天生的。
現代科學研究指出,自愈系統包括若幹子系統,如防禦系統、應激系統、免疫系統、修復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當任何壹個子系統出現協調性或功能性障礙,或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壞時,自愈系統就會動員其他子系統來代替它,從而維持機體處於健康狀態。當其他子系統的代償能力不足以替代時,人就會生病或處於亞健康狀態。
需要註意的是,在調節機體自愈系統的過程中,機體的某些生理活動往往被削弱,甚至某些功能被暫時關閉以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營養物質被分配到機體有問題的部位。所以這個過程會讓人體的某些部位出現壹些癥狀,這其實是壹種身體上的警示,提醒人體的某些失衡。比如,人體發燒可能會提醒人體某些地方有炎癥,發燒是自愈系統為治愈人體而做出的有益調整。
所以自愈系統的調節覆蓋了整個人體,其復雜程度和精密程度是當今科技無法比擬的。然而,雖然我們不能完全理解身體的語言,但我們可以正確理解身體的意圖。只要不去阻止、幹擾和破壞身體的正常行為,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自愈能力來預防疾病,強身健體。
不要幫神醫。
在現實生活中,受經濟利益等原因的驅使,很多醫生更重視藥物治療,而不是預防和治療。有時候藥物真的可以擺脫疾病,所以也符合大部分患者的需求。因此,人們已經習慣於在生病時求助於醫學,而忽視了身體自然愈合能力的使用。
但使用藥物的結果往往只是減輕疼痛的假象,藥物(尤其是口服藥物)實際上必須通過機體自愈系統的調節才能發揮作用。俗話說,毒三分毒,沒有任何副作用的藥物很少,身體各部分的平衡運作才是健康的終極標準。
如果說藥物的副作用只是幹擾了人體的正常調節,那麽長期使用化學藥物所產生的耐藥性,會使越來越多的疾病被治愈,藥物越來越難以使用。耐藥性,也稱抗藥性,是指病原體對藥物的反應降低的狀態。如果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壹旦劑量不足,病原體就會通過產生使藥物失活的酶、改變膜通透性阻止藥物進入、改變靶標結構或改變原有代謝過程等方式產生耐藥性。總之,多種抗菌藥物對耐藥嚴重者無效。
隨著抗生素的應用越來越多,細菌對壹些常用藥物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耐藥性。藥物使用時間越長,使用範圍越廣,耐藥性就會越嚴重,致病菌就會越多,正常菌群被破壞,容易造成雙重感染。
如四環素、頭孢菌素、氯黴素等。,可引起細菌間正常菌群平衡的破壞,白色念珠菌和抗葡萄球菌的增殖,引起繼發性雙重感染,如鵝口瘡、黴菌性陰道炎等真菌感染。
除了抗生素,止痛藥也會產生耐藥性,導致慢性成癮。有些止痛藥,患者長期服用會產生藥物依賴。藥物越有效,這種依賴性就會越嚴重。其中曲馬多是需要特別關註的中樞性止痛藥。另外,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在不知不覺中加重病情,或引起許多過敏反應,如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例如,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會導致哮喘。近年來臨床研究證明,不合理使用二類精神藥品也會導致成癮,使用時應引起註意。
據悉,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壹項調查顯示,濫用止痛藥會導致腎臟疾病。明斯特大學的宋麗教授說:在前聯邦德國,三分之二的腎病患者是由藥物濫用引起的,尤其是女性。偶爾感到頭痛或身體不適時服用止痛藥實際上埋下了禍根。他還表示,長期服用止痛藥會使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運輸氧氣所需的血紅蛋白,從而導致腎臟疾病,甚至腎衰竭。更嚴重的是,濫用止痛藥甚至誘發壹些腫瘤,會死人。
總之,無論是藥物的副作用,還是吸毒產生的耐藥性,最終影響的都是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盡管醫療條件好,但各種疾病比以前更多、更年輕、更復雜。
身體有壹種偉大的天然藥物,過於迷信化學藥物,忽略了人體內的藥物,相當於用名貴菜肴換鹹菜。只有我能主宰自己的身體。如果妳願意開發人體的自然醫學領域,那麽就用這本書來學習如何配合身體的自愈策略。
醫療的最高境界——自我修復能力的修復
中醫有壹句話,醫生和藥物對患者的恢復作用較小,身體的恢復更多的是靠自我調節,也就是修復自愈力的過程。盡可能依靠內力治病,是中醫的根本宗旨,也是醫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