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不動的人,或者壹些意誌薄弱、暗示性強的人,被別人誘導(比如“我氣得吃不下飯了”這句話給了他心理暗示),讓他的生理受到心理的影響,可以不吃飯,不覺得餓。
有些人真的很確定,身體活力滿滿之後,就不需要外來的食物來補充營養了,身體儲存的能量足夠身體健康了。就像有些動物在冬眠前壹兩個月大量進食,只是為了讓身體積蓄能量。冬天壹到,就會被封起來,所以不會吃東西,儲存在體內的能量會被取出來供身體消耗。
為什麽冬天不吃不喝也能維持生活?是因為身體儲存了足夠身體消耗的能量。剛過去壹個冬天,體內儲存的能量消耗的差不多了。當春天回到地球,太陽的精神開始上升,冬眠的動物也開始醒來,想吃東西。
我們這些“人”,不管妳練不練,每年都會吃上壹個月的糧食。如果妳是修行者,往往就是在這個月,妳看到了山谷。個人認為,農歷六月吃,每年都不香。閉關期間,我壹個月不吃不喝,每天打坐。也有壹些體力強,胃功能好的人,在過谷期間還在幹體力活,但這樣的人不多見。這個月體內儲存的能量消耗完之後,身體又開始接受外來食物。
過去經常練的人,到了這個階段技術往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為食物是女性特有的東西,吃得越多,越容易感到昏昏沈沈,無精打采。也就是說,當妳不吃食物,或者少吃食物的時候,妳體內的陽氣是比較充足的。既然是陽,就往上走,不往下走。
所以過去很多開悟的人都是在谷中的淩晨開悟的。也就是兩點以後,午夜以後。因為此時地球的陽氣是自下而上的上升,我們體內的能量也是自下而上的上升。道家和密宗講“開頂”,也是這個時候居多。剩下的時間會有,但很少。因為剩下的時間,體內的能量是從上到下的。
就像清晨荷花盛開的時候。早上起來發現荷花都開了!為什麽中午以後和晚上蓮蓬都是關著的?因為過了中午,能量就下去了,蓮蕾就關閉了。時間過去了,能量又上去了,蓮蓬又全開了。
我們人體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界的植物完全壹樣。道教裏說“精滿色欲,靈滿食糧,心滿睡眠”。這裏的精是指人體的能量。我們通常說的“某某特別有活力”,就是這個“精”。
越虛弱的人(或者說身體虛弱的人),欲望越重。為什麽?因為他的能量(或者說生命力)不夠,體內有足夠的空間讓它流動,就會無序。當壹個人精力充沛的時候,就形成了壹個整體的力量,越是充沛,就越不容易四處活動,所以他的欲望很少產生。
既然是完整的能量體,不僅會往下走,還會往上走。因為我們體內有壹種力量,這種力量本身就來自於宇宙,很容易與宇宙的力量對應、交流、吸引。但是,我們的身體往往能量消耗太多,無法向上,只能向下。
當妳修煉到壹定程度,體內的能量上升,自然會和宇宙的力量緊緊相吸。因為身體本身的這種力量來自於宇宙的壹部分。所以很容易被再次吸上來,回到源頭。
但是,我們現在很少有人能把生理能量修復到足夠,還能保證不外泄。如果妳能做到,這股能量就會掉頭,自下而上。問題是沒幾個人能做到。普通人要麽精力不足,要麽吃飽了就會懷念。
如果妳能充分修復這種能量,不讓它逃逸,它就會呈圓形上升(督脈上升,任脈呈圓形下降,再從中脈上升)。這時,妳應該停止在地上冥想。妳可以跑到山頂,也可以跑到屋頂。總之離地越高越好!因為地面有吸引力。
既然地面具有吸引力,為什麽樹枝會向上生長而不是朝向地面?這說明宇宙的虛空同樣吸引人。所以當壹個人的能量足夠保持的時候,就會上升,成為氣。這個氣不是氣息,而是生命力。在道教中,中國的古文字是“髹”。
當壹個人沒有欲望的時候,精就成了氣。狹義的欲望是指男女之間的性欲;廣義的欲望是指人的“貪、怒、癡、慢、疑”,如人的誌向,可以列為欲望。
因為妳有各種欲望(包括廣義和狹義的欲望),沒有辦法維持妳與生俱來的活力,它就會變成後天的“本質”。有了精華,妳的欲望會更強烈,妳會懷念。所以佛教中的“六通”之壹叫做“漏萬通”。就像佛陀在《楞嚴經》裏說的,沒什麽好證明的。如果妳想成佛,那就像煮沙子做壹頓飯!不可能的事。
就算不通過某種手段泄,妳也得能讓這股力量來回,升到中間,成為“氣”。如果妳制服了這股氣,就讓它繼續上升,升到頭頂就變成“光”了。下面是精,中間是氣,上面是神,或者說是光。
就像壹杯水,遇到冷空氣就變成冰,遇到中溫就變成水,遇到高溫就變成水蒸氣,或者變成煙或者壹束光。這就是為什麽修行水平高的人頭上有光的原因。他把下面的能量從精變成氣,把氣變成神光放射出來。
既然我們人體可以通過五谷雜糧吸收能量,然後把體內的能量釋放出來,那麽我們也可以吸收宇宙的能量。但妳必須達到全身84000個毛孔,才能吸收外界的能量。
既然妳能吸收外界的能量,就意味著妳體內的能量可以釋放出來(通過八萬四千個毛孔)!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和壹個修行高的人坐在壹起,會覺得他的身體特別熱,他的身體是熱的;妳也會感到清醒,更加活躍。
因為他的能量場比較大,可以互相影響。就像壹團大火焰,我們壹靠近它,就會覺得熱;或者當我們走在冰山旁邊時,我們的身體會變冷。這是壹種能量相互影響的現象。
所謂“加持力”,比如這個人修行高,身體的能量場比較大。如果他碰到妳,他可以改變妳體內的能量場。就連他用過的東西:杯子、筷子、碗、衣服,都有他的能量。壹碰他的東西,就能改變自己的能量場。這就是佛教千百年來所謂的“加持力”!
其實秘密就暴露了,就是能量場的作用。“能量”是現代科學術語,過去沒有“能量”這個詞。科學越發達,越能證明宗教裏說的是真的。科學只有200年左右,宗教有壹萬多年的歷史,就佛教而言,有2500多年的歷史!所以科學目前無法證明宗教!
就像中國的《黃帝內經》壹樣,科學研究有五千年的歷史,根據人們的傳說有壹萬年的歷史,但科學家是以研究為基礎,不聽人們的傳說。即使是5000年,科學也不過200年。怎樣才能證明《黃帝內經》是否正確?
其實中國的中醫起源於《黃帝內經》。學中醫的人壹定要讀《黃帝內經》,就像學佛的人壹定要讀《楞嚴經》、《金剛經》、《覺遠經》壹樣。這是學佛的“根本經”,黃帝內經也是學醫的根本經!
中醫針灸推拿,過去都是按照“午時潮起潮落”來治療的。因為在童年,我們人體所有的能量都要回歸本源。這個時候妳不要工作也不要工作,最好休息壹下。如果這個時候不休息,不集中精力做壹件事,體內的能量就很難回到源頭。
“源”壹是指腹部,二是指身體各個器官。經過壹天的體力勞動,該休息了。當我們在這個時候休息的時候,所有的氣血都回到了五臟,在我們補充之後(五臟充盈),能量就會從五臟分布到身體的各個角落,重新開始工作。
以前練習者,尤其是年輕人,通常還在學校努力學習,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很容易制服身體的能量。身體虛弱精力旺盛的人通常在學校休息。
為什麽男同性戀在淩晨明顯表現出強烈的欲望?因為這個時候,生理能量已經到了谷底。這個時候,妳壹定要起來練習。當妳以壹種方式練習時,能量就會上來。不練,能量永遠停在下面。所以在我們佛教裏,壹般都是四點起床修行。有機會我會給這些男同性戀做壹個專題講座。
修行人必須懂生理和醫學。如果妳不懂生理或醫學,是不可能修行的,妳也不可能入道和擴道!不是這樣的。修行的人,就算不精通“五明”,也要懂五明。
釋迦牟尼佛是壹位偉大的醫師,世界上最早的“生理學”是釋迦牟尼佛的《禪宗正脈》。之前給大家推薦過,大家可能還沒看過!凡是實踐“骨頭觀”的人,壹定要先看這本書。
我們體內的能量,頭為“神”,中為“氣”,下為“精”。修煉後由精變氣,由氣變神;不修行而有欲,則由神變氣,由氣變精,有精則有欲。也就是說,精、氣、神是壹個東西。比如“水”,妳可以把它變成“冰”,也可以把它變成蒸汽,它就會被驅散成壹團霧。水蒸氣是水和冰;冰是水和水蒸氣,三者合壹,不是三。
為什麽古人把它分為精、氣、神?它確實是我們身體裏的壹個東西,但是到了不同的層次,就變成了不同的形象。如果妳沒有欲望,身體裏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活力;不消耗體力,沒有欲望,身體裏就會有用之不盡的神光。
如果妳是壹個努力的人,妳身上的“神光”少了,妳身上的“能量”少了,但妳的體力多了。如果不動腦,不做體力活,妳的“精力”特別旺盛,通常容易產生生理欲望。為什麽以前老爺爺幹活練半天,練之前都要運動——跑香。通過跑香來運行身體升溫,把下半身的能量轉移到上半身。下半身沒有能量,就不容易有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