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偏方
1取新鮮桑葉,用清水洗凈,籠蒸,晾幹,平時用開水當茶。
2用蜜蜂蟄關節,每次2-3針,每2天1次,輕者壹般3次。
3桑枝、楊樹枝、松樹枝、柳樹枝、槐樹枝各100g,加適量水煎煮,得“五枝湯”。每日1劑量,二至三次,連服三劑。
4.雞糞250克,麥麩250克。* * *放入鍋中用文火煸炒,加入適量酒精,拌勻,用布包裹,熱敷患處,待熱量消散後取出。第二天再次翻炒,加入酒精使用,4-5次後丟棄。每天1次,7-10天為1療程。本方對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肩周炎有效。
5將黃花蒿籽放入鍋中炒熟,放入袋中,敷於患處,每日1次,直至痊愈。
6蒼術50克,黃柏40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水煎,早晚各1次。用於關節炎,腫脹和疼痛,或膝關節滲出(滑囊炎)。
7生姜60克,柳根1000克。水煎,先抽後洗,每日1次。適應癥:慢性關節炎。
8虎杖300克。搗碎,用1000 ml白酒浸泡,放置15天。每次服用這種液體15ml,壹天兩次。
牛膝9.5克,薏苡仁5克,接骨木枝10克。用540毫升水煎至壹半,飯前40分鐘服用。每天1劑。
10桂枝、透骨草、伸筋草、蘇木各30克。加入適量的醋和水,趁熱將患處洗凈。
鳳仙花根120g(搗碎),放入150ml白酒中,點燃酒,加熱後塗於患處。數字效應是有效的。
12土豆適量,去皮搗碎,加入等量面粉,再加入1/10的姜汁,拌勻,用紗布包裹患處。每6小時更換1次,幾天後生效。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處方
1將蘆葦葉剝開,用葉肉摩擦患處,濕漉漉的皮膚會出現小顆粒,發癢。反復擦拭後,小顆粒可消失,可去除風濕性關節炎。
母烏骨雞1只,麻黃12g,牛蒡子12g。先將烏雞宰殺或吊起(不要見鐵),去毛及內臟,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蓋雞,再將麻黃、牛蒡包好,放入鍋中燉,用少許鹽,不要加其他佐料,最好將麻黃、牛蒡取出,吃肉喝湯,早晚1次。
3鮮芋頭1,去皮搗成糊狀,姜汁1/3,面粉1,蜂蜜少許。混合均勻後,鋪在塑料布上,厚度約2 mm,貼在關節周圍,包紮固定,上下兩端紮緊,防止藥物溢出。冬天每三天換藥1次,夏天每兩天換藥1次,保持濕潤。
4取適量棉花根(幹品)點燃,放入瓷盆中。燒到壹半時,熄滅明火,用煙熏患處,使患處微微出汗。壹般1-2次即可治愈。
5瘦牛肉150g,鮮松針150g,幹松針75g,蒸餾酒600ml。用文火煎至肉熟,分成4份,3份口服,1份外敷患處。長期服用,療效很好。
6茜草,蜂蜜,適量。將茜草洗凈搗碎,加入蜂蜜,塗在最疼的地方。適應癥:急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牛蒡子、麻黃各7 9克,小公雞1只(不打鳴),去毛,洗凈腸內雞糞,保留內臟。將前兩種藥紗布包好放入雞肚中,用鍋將雞煮熟即可。第壹次吃肉喝湯後,用被子蒙住自己,出了壹身汗。第二遍,把雞骨頭烤熟磨成粉,用黃酒加熱,用衣服洗幹凈,然後蓋上被子出汗。1次輕者好,重者不超過3次。
制川烏、制草烏、烏梅、紫草、牛膝各8 9克,冰糖1.20克,白酒500毫升。取藥* * *切成塊,放入盛有酒* * *的容器中,密封。1次搖勻2天,浸泡7天,然後濾渣取酒,每晚睡前服用10 ml。忌風寒感冒,性交。
9.馬錢子60克、天竺葵30克、透骨草30克、穿山甲30克、生姜30克。將馬錢子用熱水泡至皮軟,剝去皮,掰成兩半,晾幹,放入麻油中炸至酥脆焦爛,與其他香精壹起磨成細粉。每晚用黃酒或開水送服0.3g-0.4g。
玉竹、桑寄生各30克,鹿銜草、白術、茯苓、牛膝、白芍各15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如果能用玉竹30克煎兔肉或老母雞,療效會特別鞏固。
11杜仲、麻黃、牛膝各15g,老母雞1只。包好藥紗布,放入母雞腹腔內,清水煮,不加調料,先空腹吃雞,再喝湯。然後蓋被子出汗。汗水濕透後(60分鐘左右),可以換襯衫,防止著涼。壹般吃2-3只雞就能恢復。
12鮮三白草1000克,鮮皂角250克。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直接熏制,或用多層紗布覆蓋,幫助熏蒸。每天兩次,每次30分鐘。
麻黃13 60g,豬蹄1對。加水壹起炒。豬蹄爛後,去渣。先喝湯,再吃豬蹄。風濕性手臂疼痛的適應癥。
14壹勺枯礬粉溶於壹杯開水中,趁熱洗患處。對膝蓋以下的神經痛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