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醫生說猴子會怎麽說?

醫生說猴子會怎麽說?

線索:

今年是猴年。我是來拜猴年的,給大家講講猴年。作為壹個“生物人”,當我們談論猴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麽?

文|宋新東(約翰·霍普金斯生物醫學工程博士)

●●●

當歷史的長河回溯到大約9000萬年前,老鼠和人類在岔路口說再見。

老鼠

大約200萬年後,人類再次告別樹鼩。

樹鼩

在歷史的長河中,600萬年壹眨眼就過去了,巨猴說了聲“保重”,扇子“翅膀”飄走了。

狗頭蟲科

轉眼間,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生態災難毀滅了大型恐龍,它們的小生境給了嬌小的哺乳動物以爆發和增重的機會,這些哺乳動物過去只生活在夜間和小角落裏。馬達加斯加此時與非洲完全分離,狐猴和樹懶也與我們分道揚鑣。

左:狐猴,右:懶猴。

五千八百萬年前,眼鏡猴不眨眼就走了。這時候導演說:“切!”

畫外音:“到現在為止,這些離家出走的‘猴子’其實屬於‘原始猴’,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狹義猴子,剩下的所有後來的物種都可以歸為‘猿’”。

眼鏡猴

時間來到3000-4000萬年前,地質變遷將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完全分開。這時,國際歌曲響起“舊世界出水了,奴隸起來了~ ~”,美洲大陸的“新世界”從亞非大陸的“舊世界”中分離出來。狨猴、松鼠猴、卷尾猴和其他新大陸猴子也跟隨“自由”號。

從左至右:狨猴、松鼠猴、卷尾猴。

“舊世界”壹直持續到大約2500萬年前,“舊世界猴子”與後來的類人猿分裂。舊大陸的猴子在亞非大陸繁衍生息。有能泡溫泉的日本獼猴,有能自拍的黑冠猴,有穩定轉基因的食蟹猴。

從左至右:黑冠猴、食蟹猴、日本獼猴。

在那之後,僅存的人類親屬是類人猿。18萬年前的長臂猿,12萬年前的大猩猩和猩猩,600萬年前的黑猩猩,是最後存活下來的與他人分離的近親。

左上:長臂猿;右上:大猩猩;左下:猩猩;右下:黑猩猩。

如果我們心胸更小,當我們談論猴子時,只有新世界猴子和舊世界猴子是真正的猴子,而不是原始的猴子和猿。

但如果我們更開放壹點,我們說猴子的時候,基本樹鼩上去,人下去也能算作猴子。我們通常所說的靈長類動物,其實是指猴類分離後的靈長類動物,較大的靈長類動物不僅包括樹鼩,還包括老鼠和兔子。

但是為什麽我們今天要特別談論猴子呢?

如果給生物醫學推動力最大的十二生肖英雄榜排序,猴子舉手說自己第二的話,估計只有老鼠才敢再報名了。但是有許多傳染病,如瘧疾、艾滋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老鼠會眨眼,會攤手。“我不知道這些病是怎麽得的。”哦,對了,老鼠不太擅長這些東西。

剛才說的這些疾病對應的病原體在其他物種,要麽直接免疫,要麽感染和發病機制與人相差太大。為了克服這種疾病,只有像猴子甚至猩猩這樣更接近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才能在治療開啟的壹些關鍵階段,更好地模擬人類的價值,為最終的人類治療方案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信息。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除了傳染病,人類另壹類疾病的治療進展更是離不開猴子,那就是神經和精神疾病。

如果說人和老鼠的其他器官差別不是太大的話,人和老鼠的大腦結構差別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這讓很多研究老鼠高級神經功能的嘗試無所適從。

簡單來說,人腦中的外側溝將兩側的顳葉分隔開來,顳葉大概負責感知和辨別物體,而中央溝則進壹步劃分出運動區和體感區,壹個來自額葉,壹個來自頂葉。

老鼠接著舉手:“什麽是溝?我腦子裏沒有!沒有壓榨!”

狨猴、夜猴、松鼠猴都舉起了手:“看,我們猴子都有側溝!”"

卷尾猴、食蟹猴、獼猴把手舉得更高:“我們中央溝也很棒!”"

尤其是額葉,在高級情緒和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與人類相比,老鼠的前額葉小得幾乎稱不上,而且在進化上離人類越遠,前額葉越小。所以,在大腦基本結構如此不同的情況下,把在老鼠身上開發的治療精神分裂癥、自閉癥、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病的程序直接用在人身上,並不是說壹定不會成功,但顯然風險極大。

對於這些消耗巨大社會資源的神經精神疾病,建立壹個能夠更好更準確模擬人類的猴子模型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是2009年以後,人類開發出了可以穩定遺傳性狀的轉基因猴技術。今年,中國科學家通過上壹層樓梯培育出了壹種類似自閉癥的轉基因猴子模型,引起了全世界的關註。

雖然生物醫學研究中選取的靈長類物種都刻意避開了瀕危物種,但讓健康的猴子或猩猩人為患病,確實是動物倫理學中壹個很有爭議的話題。但在人類還沒有發展出更合適的方式來替代它們的階段,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生存,這也是壹種暫時的、必要的妥協。相信科學家會不斷想出更好的方法,比如用更精確的轉基因小鼠模型代替傳染病的猴子模型等等,不斷減少必要的實驗猴數量。

同時,許多“不必要”的人類行為侵犯了靈長類動物的自然棲息地,進而導致靈長類動物數量的下降和瀕危物種的滅絕,其數量遠大於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的靈長類動物數量。而這才是人類應該聯合起來約束自己的。

猴子在沒有人的情況下生活得很舒適;沒有猴子,許多預期的健康進步將停滯很長時間。

今年是猴年。讓我們和這些常年奮戰在人類健康研究前沿的猴子們壹起慶祝新年吧。大聖辛苦了!

作者簡介

宋新東,清華電子學士,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已經瘋狂十幾年了。現在他在嘗試分析靈長類聲調認知的神經回路機制,常年找調,越來越離譜。

原載《健康不是兒戲》,《知識分子》獲授權出版。

知識分子,為了更好的知識生活。

投稿及授權請聯系zizaifenxiang@163.com。

  • 上一篇:我19歲。想長高怎麽辦?
  • 下一篇:什麽是神經癥?什麽是神經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