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壹般主張分為肝腎陰虛、氣血兩虛兩類,肝腎陰虛、氣血兩虛包括風濕寒邪入侵、痰濕內阻、氣滯血瘀。
(1)外邪阻滯
中年以後,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外防不固,風濕寒邪侵襲虛損,導致氣血凝滯,從而導致頸肌絡脈不通,氣血失溫失養。
癥狀:頭頸部、肩背部及四肢疼痛,局部疼痛,惡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有索狀壓痛點,上肢沈重無力,伴有頭重、胸悶厭食,舌正常或暗沈,舌或齒痕胖,脈慢或滑等癥狀。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消痹。
處方:蠲痹湯。羌活15g、防風12g、當歸12g、炙甘草6g、白芍12g、炙黃芪15g、莪術12g、生姜6g、蘇木10g。
這個方子是專為感冒高人壹等,麻木嚴重的人設計的。若疼痛劇烈,寒邪旺盛,加制川烏、附子、阿莎麗、桂枝散寒止痛;若濕邪優於勝者,可加海桐皮。野草路路通祛風除濕,疏通經絡。
(2)痰濕阻滯
中年以後,腎氣漸弱,氣化無力,水不能化氣,即停藏飲痰;而且體質虛弱容易吸引邪風入侵,風痰互搏,堵塞頸部經絡而得病。
癥狀:頭頸部劇痛,肩臂不適,四肢沈重,頭脹腦脹,胸悶,少食多眠,苔白膩,脈沈滑。
治療:祛濕化痰,理氣通絡。
藥方:指加味的密茯苓丸。茯苓12g、黃芩10g、陳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龍12g、膽南星10g。
本方祛濕化痰,理氣通絡。如果同時看到經絡不通,可以加入三七、穿山甲、地龍,幫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若同時見風寒,可加桂枝、羌活、靈仙等。祛風除濕,止痹。若同時出現眩暈,加天麻、白術;胸痹患者加丹參、瓜蔞、郁金。
(3)氣滯血瘀
由於外傷和勞損,椎體邊緣組織間隙出血,形成瘀血,瘀血阻滯經絡。
癥狀: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疼痛,拒按,夜間加重,伴有頭暈、視物模糊、失眠、健忘、焦慮、胸悶、胸痛、煩躁、面色晦暗、舌質紫,或有瘀斑,脈細弦澀。
治療: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處方:化瘀通痹湯。當歸18g、丹參30g、雞血藤21g、丹參9g、延胡索12g、葛根18g、透骨草21g、姜黃12g、穿山甲10g、地龍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感冒時加入桂枝、制草烏、阿莎麗;熱者加敗醬草、牡丹皮。氣虛者加黃芪;若同時見痰濕,加白芥子、膽南星;胸痹患者加薤白、郁金、瓜蔞、半夏。
(4)氣血兩虛
年老體弱,氣血少衰,氣虛導致病機致密,虛寒邪侵,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血虛筋骨失養,均可致病。
癥狀:頭痛不適,肩臂麻木,少睡多夢,自汗盜汗,頭暈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女性患者每次月經後癥狀加重,或月經失調,舌淡苔薄白,脈弱。
治療:益氣養血,通絡活痹。
處方: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1 5g,赤芍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雞血藤15g,生姜6g,大棗4枚。
本方有益於溫經、和營、除痹。風濕患者可選用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應加祛風除濕止痹。血瘀者,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幫助其活血化瘀。腎虛者,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宜加補腎陽,通督。
(5)肝腎虧虛
腎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體衰,肝腎精血越來越少,筋骨失光。
癥狀:肩頸部不適,腦脹疼痛,頭暈耳鳴,不能側轉,伴有精神疲乏,健忘失眠,腰膝酸軟,舌淡少苔或無苔,脈細。
治法:滋陰補腎,滋陰熄風。
方藥:左歸丸加減。熟地黃15g、山藥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白芍12g、石決明15g、當歸9g、炙甘草9g、黃精24g。
本方能滋補肝腎,息風。如果有風濕,加領仙,?野草和鹿蹄草能祛風除濕止痹。
有哪些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的中成藥?
(1)抗骨增生丸
藥物組合物:熟地黃3份、肉蓯蓉2份、鹿銜草2份、骨碎補2份、淫羊藿2份、雞血藤2份、萊菔子1份。
功效:滋補肝腎,通經活絡,強筋健骨。
適應癥:退行性頸椎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2 ~ 3次。
(2)骨刺丸
藥物組合物:熟地黃、骨碎補、制馬錢子、雞血藤、肉蓯蓉各60克,三七、乳香、沒藥、川芎各30克。
功效:補益肝腎,通經活絡。
適應癥:骨質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1粒(9g),早晚各1次。
(3)天麻丸
該藥物包括天麻、木香、人參、茯苓、羌活、白芷、何首烏、川芎、當歸、麻黃、烏梢蛇、白附子、冰片、鹿角膠、菊花、生地、阿莎麗、牛黃、麝香。
功效:益氣祛風,徐安畢止痛。
主治:虛感風,手足無力,四肢幹燥,風感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藥丸大如梧桐樹,每次10丸,每日三次,溫酒送服。
(4)六味地黃丸
該藥物包括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和茯苓。
功效:滋陰填精,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
用法用量:每次1粒(9g),壹日三次。
(5)錢虎丸
藥物組合物:龜板、熟地黃、黃柏、知母、虎骨、鎖陽、幹姜、陳皮。
功效:補益肝腎。
主治:肝腎不足,筋骨痿弱。
用法用量:酒或粥糊為丸,桐子為大,每次10丸,每日三次。
(6)金淑活絡丸
該藥物組合物:當歸、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靈仙、地龍、獨活、赤芍、川烏、骨碎補、防風、天麻、虎骨膠、五加皮、膽南星、乳香、沒藥和熟地。
功效:舒筋活血,祛風通絡。
主治:風濕、寒性關節痛、肌肉疼痛、麻木攣縮。
用法用量:每次6g,壹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