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藥百家,又稱“采藥百家”。農歷五月,正是天氣炎熱、疾病多發的季節,許多毒蛇害蟲開始活躍繁殖,容易給人們帶來危害。因此,為了抵抗疾病和保持健康,人們在端午節到來時開始尋找草藥和收集藥材,然後用它們來吃飯,洗澡,吸煙,或作為門的裝飾品來抵禦各種疾病。
2.掛艾草、菖蒲和榕樹枝條。
端午節時,還有在門口掛艾草、菖蒲、榕樹枝的習俗。大家都很熟悉艾草,它是壹種可以治病的草藥。針灸中的艾灸是以艾草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治病,插在門口,也能使身體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視為全陽之靈,可插在門口辟邪;在門口掛榕樹枝的寓意是讓身體旺盛健康。還有掛石榴、大蒜、山丹的地方,都寄托著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美好祝願。
3.端午節的另壹個重要習俗是佩戴長命縷,也叫維生縷、維生絲、壽線、延壽縷。長壽線通常被擰成五色的彩色線繩,或做成各種形狀的小飾品。據說端午節可以掛在孩子的手腕、腳踝或脖子上,可以避災、保健康、延年益壽。
4.龍舟比賽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好幾個故事,我們最熟悉的壹個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五月初五,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過去營救,壹路到了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那天下著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其他人知道後,都冒雨趕來,劃向洞庭湖。後來為了寄托大家對屈原的哀思,逐漸發展成賽龍舟。每年端午節,賽龍舟都是不可錯過的年度盛宴。齊新劃船的“喲喲”聲激勵著隊員和岸上觀戰的人們。
5.唐代儒生鐘馗,因相貌醜陋,被皇帝除名。壹怒之下,鐘馗撞上了宮殿的臺階,死了。鐘馗附體後,成了專門捉鬼的鬼王,成了年底人們掛起來的門神。因為五月的瘟疫容易傳播,死人多,人們就想到專門捉鬼的鐘馗,於是在端午節把鐘馗掛起來,流傳下來。如今,在江淮地區,家家戶戶都掛著鈴鐺和雕像來辟邪,希望家庭平安。
這些是我所知道的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妳還知道哪些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