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幾種常見的按摩手法:
1,握法:單手或雙手握住皮膚、肌肉或筋膜,拿起,再放下。
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或穴位上有節奏地按壓。
3、點穴法:用壹指按壓穴位。
4.揉捏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或穴位上按壓、旋轉。
5、拍打法:用手掌或拳頭拍打四肢。
6.捏法:在適當的位置,用手指從骨面捏起皮膚和肌肉。
7.撥法:拇指深按在治療部位,像撥弦壹樣來回撥。
肩部和頸部按摩:
操作步驟:
患者正坐,操作者背側站立。
1,走風池
(風池:位於項部,枕骨下,偶有風府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右手拇指食指分開,對準風池穴,捏住頸後皮膚,向上向外提,做有節奏的交替連續提捏,沿頸部肌肉慢慢下移,再換左手捏住風池穴。風池穴也可用拇指和食指按壓。
捧風池能使人清明。
2、拍好肩膀
(肩井穴: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處,肩部最高點。)
以拇指、食、中指相對發力,提肩井穴肌腱,向上提,逐漸放松,快速重復操作。雙手可同時或交替提捏1分鐘。也可以在肩井處輕拍,適當在穴位處輕拍。
力度要均勻,以操作者酸脹為度。
3、據天縱
(天宗穴:位於肩胛下窩中央凹陷處,約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上13折點。)
雙手同時放在外側,拇指按天宗穴,由外向內推。天宗穴可以適當使用撥法,用拇指在天宗穴反彈。
好好拍肩,推天宗穴,可以放松肌肉,放松肩頸。
4.敲擊曲池和手三裏。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是赤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手三裏穴:位於前臂背橈側,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對於雙手麻木酸痛的患者,可用拇指按壓曲池、手三裏穴。或者用拔毛法,由內向外拔幾次。使穴位有局部酸脹疼痛為宜。
5、揉大嶺。
(大陵穴:位於人體腕掌橫紋中點,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辦公室白領經常出現鼠標手癥狀。可以按壓腕關節內側的腕橫紋中點大陵穴,其余四指按壓腕關節外側,用拇指對稱用力,做壹些揉搓,1-2分鐘。
完成這樣壹套肩頸按摩大概需要5分鐘。
背部按摩:
目前,腰痛也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由於過度勞累和姿勢不當,經常出現腰酸背痛等情況。在這裏,邊肖還為您介紹了背部的幾個特殊按摩點,可以幫助您放松背部緊張的肌肉,緩解背部疼痛。
對於壹些久坐的人來說,腰部問題壹般集中在腰骶部。對於那些身材較高、較瘦、較弱的患者來說,往往會在第三腰椎橫突或腰骶部感到酸痛。
1,按壓第三橫突和腰骶部。
(第三腰椎橫突:第三腰椎橫突,位於腰椎前凸的頂點,牽引力最大,橫突最長,橫突兩側對稱分布相互拮抗的肌肉,維持人體重心的穩定。
腰骶部:指背部對應第四、第五腰椎平面的部位,通常與對應腰帶的部位基本相同。)
雙手拇指重疊在第三腰椎橫突壓痛點處,慢慢按壓,放松,按壓,放松,配合呼吸。沿著脊柱慢慢向下移動到腰骶部,可以改為雙手手掌並攏按壓。
(註意:第二腰椎以上脊柱兩側的部位是腎臟的位置,盡量不要按壓,以免損傷腎臟。另外,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按壓腰骶位。例如,患者有腰椎峽部裂和腰椎滑脫。這種方法需要格外小心。建議按摩前去醫院確診。還要註意的是,經期不要摩擦腰骶部,否則會延長月經期。)
2.按中央委員會。
(衛中穴:位於膝關節後方_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
用拇指按壓衛中穴,壹按壹放,連續做20次左右。然而,從按摩的角度來看,鐘偉並不是壹個固定的點狀穴位。可以根據操作者腰痛的位置,在鐘偉周圍選擇壹些敏感點。當操作者覺得哪個位置更酸時,可以做按、揉、撥等動作。
3、按揉三陰交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上方三寸,脛骨後緣。)
用拇指尖按壓三陰交穴進行按摩,或用點穴法使患者感到酸痛。
對於腰酸背痛的女性,按摩三陰交比較好。而且按三陰交穴還會大大改善女性的婦科病。壹般從月經前10天左右到月經前壹天,每天按摩三陰交穴3-5分鐘,改善痛經效果顯著。
註意:
肩、頸、腰、背的安全按摩需要避開壹些特殊部位,比如在頸部進行手法時要避開頸動脈前部,以免血壓異常;按摩腰部時,應避免傷害腎臟組織。
按摩力度方面,以操作者能接受的酸、腫、痛為宜,避免用力過猛,損傷。
溫馨提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按摩。
按摩適應癥廣泛,涉及骨傷、內外病、婦科病、小兒病、面部病等多種疾病。除了對健康人群的保健外,還適用於亞健康人群的各種癥狀。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按摩。按摩有哪些禁忌?
1,已確診為腫瘤患者的局部區域和腫瘤擴散轉移的部位;
2.傳染病或某些急性傳染病;
3.手術部位皮膚破損或有皮膚病,如燙傷、燒傷;
4、出血部位或容易出血的患者;
5.內臟功能嚴重衰竭或體質極其虛弱的患者;
6.壹些精神病患者。
以上大部分禁忌癥是指按摩療法不適用於某些疾病。在按摩適應癥的處理上,也要註意按摩的力度、方向,不當的應用,也會導致危險。
此外,對於孕期和月經期的女性,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