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中,玉米須又稱“龍須草”,性平,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將帶須的玉米放入鍋中煮開。煮好後,把湯倒掉,就是“蘆筍茶”。“龍須茶”經濟實惠,可以作為全家人的保健茶。
女性方面,可用於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腺梗阻等疾病。中醫認為玉米須,味甘、性平,能利尿消腫、清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泄。其利尿作用在腎外,故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有壹定療效。雖然可用於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太強。
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增加血小板數量,抗溶血,故可用作膀胱和尿路結石的止血藥和利尿藥,也可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因為它具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用於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玉米須的解毒功能可用於治療乳腺炎。此外,玉米須還有開胃的作用。
13玉米須的醫藥用途
1,治療高血壓和頭暈
玉米須50g,菊花10g,水煎。這是每日壹劑1,分早晚兩次口服。
2、腎病綜合征的治療
每次用幹玉米須60克,洗凈,煎服。每天早晚兩次。同時服用氯化鉀1g,壹日三次。壹般在服藥3天後開始利尿,而尿蛋白和非蛋白氮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數病例血漿蛋白升高,部分病例酚紅試驗和血壓轉正常。
3.治療牙齦出血
玉米須50g,放入保溫瓶,開水沖泡,加蓋10分鐘以上,1天內分次飲用,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4.治療頭暈
玉米須50g,煎服代茶飲,每日1劑,早中晚三次。
5、治咳嗽
玉米須30g,陳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
6.管理
玉米須60g,西瓜皮30g,螻蛄7只,生地15g,肉桂1.5g。水煎服,1劑量,隔日壹次,連續服用4 ~ 5劑。癥狀消退後,服用濟生腎氣丸,每日2次,每次6 ~ 9g。
7.治療血吸蟲病、肝硬化和腹水。
玉米須30-60克,冬瓜子15克,紅豆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量,15劑量為1療程。
8.管理
玉米須15g,金錢草45g,萆薢30g。用水煎服。
9.治療腎炎和早期腎結石。
玉米須,不分輕重,煎濃湯,勤服。
10,治愈血尿
玉米須30克,薺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水煎去渣,1,每日兩次。
11.治療高血壓伴鼻出血和吐血。
玉米須30克,香蕉皮30克,梔子9克。用水煎服,冷卻後服用。
12,急診
玉米須和太子參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入眼。黃疸者宜同煮;對於慢性患者,加入30克檸條根(或虎杖根)煎服。
13,治療膽結石
玉米須和蘆根各30克,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玉米須除了入藥,還可以用來煮粥煲湯。下面是玉米須的六種吃法。過來看壹看。
玉米須的食用方法
1,薏米玉米須粥
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先將白茅根和玉米須煮沸,20分鐘後去渣,加入薏米和大米煮成粥。能清熱燥濕,利水消腫。用於濕熱蘊結型結節性紅斑患者。
2、玉米須白茅根湯
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枚。將上述三味藥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後文火燉40分鐘,分兩次吃棗和湯。本品能清熱利膽排石,適用於肝膽濕熱型膽石癥。
3、石斛玉米須茶
石斛10g,蘆葦15g,玉米須20g。煎湯代茶,每日壹劑。可滋陰清熱,利尿。適用於伴有口幹口渴、皮膚幹燥皺紋、眼窩塌陷的少尿無尿患者。
4、玉米壹定要煮甲魚
玉米須100g,甲魚1只,蔥、姜、料酒、鹽、味精等調料少許。甲魚肉、龜甲、玉米須加水1小時,加調料調味,吃肉喝湯,每周吃1-2次,約1個月。能滋陰補血,降血糖血脂,調節血糖代謝。適用於陰虛濁瘀型失眠患者。
5.玉米胡子薺菜湯
鮮玉米須30克,薺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上菜三味,水煎。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利濕通絡。特別適用於陰虛血尿、水腫患者的治療。
6.玉米必須和雞蛋壹起煮
玉米須100g,雞蛋2個。玉米須和雞蛋分別洗凈,加水壹起煮,雞蛋熟了就去皮,煮壹會兒,吃雞蛋喝湯。具有平肝清熱、利濕除濕的作用,適用於肝郁氣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玉米須功效很大,那麽妳知道玉米的功效嗎?下面就告訴妳玉米的功效。
玉米的功效
1,健脾和胃
玉米是北方的粗糧,南方的飼料。但從藥食同源的角度來看,玉米性味甘、平,歸胃、膀胱經,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的作用。
2.抗衰老
玉米以其多樣的成分而聞名。比如玉米中含有維生素A和E以及谷氨酸,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成分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3.預防便秘和動脈硬化。
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還能促進膽固醇代謝,加快腸道內毒素的排泄。來自玉米胚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占60%,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有害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
4.防癌
玉米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還含有5倍於大豆的胡蘿蔔素,對抑制致癌物質也有好處。
5、護膚效果
玉米還含有賴氨酸和硒,其抗氧化作用是有益的。同時,B2、B6等地也盛產玉米。具有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和心肌炎、保持皮膚健康的作用。
6、降血糖作用
玉米須具有壹定的利膽、利尿、降血糖作用,民間多用於利尿、清熱解毒。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患者,可將50-60g幹玉米須用10倍水煎服,每日三次口服,對糖尿病患者降血糖非常有利,但作用較慢,宜常飲。
7、通便作用
玉米渣和玉米稈芯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取100克玉米渣,冷水浸泡半天,文火燉,加入紅薯塊,同煮,紅薯配粥食用,可緩解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所以,不管是玉米還是玉米須,都是好東西。記得把玉米須留著以後吃玉米的時候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