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肝火、血虛、痰濕、腎虛、血瘀是頭暈的根本原因,應分五型治療。

肝火、血虛、痰濕、腎虛、血瘀是頭暈的根本原因,應分五型治療。

頭暈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身體不適。如果只是偶爾頭暈,那就不是病。然而,許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輕人,整天都感到頭暈,甚至走路不穩。這時候就要引起重視,及時調整治療。中醫認為,頭暈與人的情緒、飲食習慣、年齡、外傷等因素有關,所以對頭暈的治療要分型辨證施治。

中醫認為,人的情緒與五臟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於經常情緒低落或者脾氣大的人來說,容易過於生氣。肝火旺盛的人會化為肝陽,肝陽會化為風,擾亂清竅,引起眩暈。

癥狀:頭暈、耳鳴、頭痛、口苦、失眠多夢,特別是生氣或抑郁時,甚至突然昏厥、臉紅、急躁易怒,嚴重者甚至手足震顫。

治療原則:平肝潛陽,清火熄風。

處方用藥:天麻鉤藤飲加減,用天麻、鉤藤、石決明、杜仲、牛膝、桑寄生、黃芪、白芍、菊花、梔子等。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腦為髓海。所以腎虛,腎精不足,骨髓空虛,就會導致頭暈。

癥狀:頭暈持續時間長,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失眠多夢,健忘,眼睛幹澀,視力下降,或伴有遺精,早泄,耳鳴,牙齒松動等癥狀。

治療原則:補腎填精,止眩暈。

處方用藥:左歸丸加味,用熟地黃、山茱萸、山藥、龜板、鹿角膠、杜仲、枸杞子、菟絲子、牛膝等中藥。

氣血兩虛,多為大病久病所致,氣血不足,腦內營養流失,頭暈目眩。

癥狀:頭暈,尤其是疲勞後的頭暈,面色蒼白或蠟黃,呆滯,疲倦,不願說話,頭發無光澤,易脫發,心悸,失眠,氣短等。

治療原則:健脾養心,益氣養血。

方劑用藥:歸脾湯加減,用中藥如人參、黃芪、白術、當歸、熟地、桂圓、大棗、扁豆、遠誌、棗仁等。

對於經常吃油膩食物,愛喝酒的人,會導致脾胃虛弱,導致痰濕凝滯,阻滯中焦氣血運行,氣機不升,痰濁眩暈。

癥狀:頭暈、頭重腳輕、意識不清、胸悶、惡心、食欲不振、咳痰多、總想睡覺。

治療原則:化痰祛濕,健脾和胃。

方劑用藥:半夏白術天麻湯以半夏、陳皮、白術、天麻、薏苡仁、茯苓等中藥加減治療。

如果頭部受過外傷,瘀血阻滯腦絡,也會引起頭暈。

癥狀:頭暈,經常刺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疲勞,耳鳴耳聾,嘴唇發紫。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通竅止眩。

處方用藥:通竅活血湯加減,用麝香(人工麝香)、桃仁、紅花、赤芍、川芎、大蔥、白芷、菖蒲、當歸、地龍等中藥。

頭暈作為壹種常見病,只有經過專業中醫的聞診問診,辨證施治,開藥才能緩解甚至治愈。

#多卡博士的超級團隊# #謠言零零計劃#

  • 上一篇:肝氣不好的老偏方
  • 下一篇:紋眉後7天的護理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