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是蕓香科柑橘屬的小樹。清代名醫黃元禦認為,橘子“味苦酸,微涼,入太陰肺經”,有“寬胸、益氣、解酒”之功,而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橘餅能“除頑痰、降氣、溫和、開胃”。寬膈健脾,魚蟹解毒,醒酒。“換句話說,橘子的作用其實還挺多的。
對於鹽蒸橙子的配方,至今仍在民間廣泛使用。為什麽要給橘子加鹽?早在《開寶本草》中就有類似的記載,不過當時是用來和胃的。現在鹽蒸橘子主要是用來宣肺止咳的,那麽這裏面還有什麽更玄妙的理論嗎?我們來看看壹些相關的中醫經典。如《輔助作用和決定器官的藥物處方》中對五味五臟的描述中,有這樣壹句話,“肺德在收,故通雲氣:補酸鹹瀉,肺苦氣上,急食辛辣刺鼻,亦通氣。”
除了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用1/3湯匙鹽做壹個橙子。先用清水將橘子清洗幹凈,然後用水果刀在橘子的中上4/5處切掉橘子的頂部,露出橘子肉,再在橘子肉上均勻撒壹點鹽,用筷子往下戳幾下,便於鹽滲透,然後蓋上切好的橘子蓋,用牙簽將橘子插入,固定好。這樣做出來的鹽蒸橙子,壹般壹天吃兩三個,對咳嗽的輔助調理很有幫助。
橘子的肉是涼的,但是橘子的皮是暖的。這樣做出來的鹽蒸橘,可以同時對付因寒或熱引起的咳嗽,也就是說,鹽蒸橘是壹個寒熱兼治的方子,因為它的皮能祛外寒,肉能清內熱,那麽這個方子準確嗎?其實也不壹定。壹般來說,這個方子是人們因外感咳嗽,分不清寒熱時的常用方。其實在妳剛因外感感冒而咳嗽的時候,只要用烤橘子,就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那往往僅限於剛感覺到感冒的前壹兩天。如果時間稍微長壹點,當壹些外感邪氣進入理化熱,身體就容易出現外冷內熱,寒熱混雜的情況。這時候用鹽蒸橘子效果會好。如果感冒基本痊愈後有點咳嗽,可以用,即使外感癥狀較輕,但以咳嗽為主,也可以用鹽蒸橙子。但需要註意的是,壹般來說,鹽蒸橘子,只有在沒有明顯感冒癥狀,只是咳嗽的情況下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