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療法
消除致病因素,控制感染,驅除寄生蟲,避免過敏食物和藥物是防止復發和治愈疾病的根本措施。可行的驅腸蟲治療。
2.壹般療法
(1)抗組胺藥:可選用鹽酸異丙嗪(酚那明)、撲爾敏(撲爾敏)、吡唑替芬、地氯嗪(撲爾敏)或特非那定片。靜脈註射10%葡萄糖酸鈣也可以,但療效不確定。撲爾敏:8mg,每日3次,口服;西斯敏:10mg,每日兩次,口服。
(2)蘆丁和維生素C:作為佐劑,壹般用量要大,靜脈註射維生素C更好。
(3)止血藥:卡巴氯(安妥欣、安絡血)10mg,每日2 ~ 3次,肌肉註射,或40 ~ 60 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註。苯乙胺(止血藥)0.25~0.5g,肌肉註射,2 ~ 3次/d或靜脈註射。腎病患者應慎用抗纖溶藥物。
3.腎上腺皮質激素
抑制抗原抗體反應,具有抗過敏和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對關節型、腹型、皮膚型有較好療效,但激素對腎臟病變無效,有人認為病程不能縮短。潑尼松(30mg/d)壹般分批口服。若皮疹持續1周,可增加至40 ~ 60 mg/d,癥狀逐漸減輕直至停止。也可使用氫化可的松10。
4.免疫抑制劑
過敏性紫癜並發腎炎,如果激素治療不好或病情遷延,可以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壹般常與激素聯合使用,可選擇環磷酰胺和硫唑嘌呤,但要註意並發感染。
5.抗凝治療
對於急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征患者,除皮質類固醇和環磷酰胺(CTX)外,還可采用抗凝治療,如肝素10 ~ 20u/(kg·h)×4周,使APTT維持在正常值的1.5 ~ 2.0倍。
6.腎功能不全患者可改善腎微循環:654-2(20 ~ 30mg/d)+川芎嗪(300mg/d)或丹參註射液,靜脈滴註,10d為壹療程,每月1 ~ 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