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增生是燒傷患者傷口愈合後的嚴重後遺癥,主要是傷口愈合過程中的病理改變所致。據統計,疤痕增生的傷員70-80%在30歲以下;有色人種和疤痕體質的人有疤痕過度增生的傾向;化學燒傷和凝固汽油彈燒傷往往會產生嚴重的疤痕;燒傷越深(深於二度創面),瘢痕增生越明顯;傷口感染通常會增加疤痕形成的機會和嚴重性;瘢痕攣縮和增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由於瘢痕形成的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尚無特效藥物預防和治療瘢痕,但早期預防對瘢痕增生和攣縮有壹定療效。預防措施主要包括:深部創面應預防和控制感染,在壹般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快進行植皮;壹旦傷口愈合,堅持盡快用彈力繃帶或彈力套加壓,使用時日夜堅持,可有效減少疤痕攣縮和增生;盡早運動,減少疤痕攣縮造成的功能障礙。目前提倡在燒傷治療過程中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如果患者積極配合,往往可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燒傷疤痕康復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燒傷瘢痕康復是現代燒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時正確的瘢痕康復治療可以明顯提高燒傷愈合質量,降低致殘率。
1,註意皮膚清潔衛生。燒傷創面剛愈合時,仍有少量分泌物和結痂,因此細菌容易迅速繁殖。另外,表皮薄而嫩,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感染潰爛。在此期間,我們可以使用中性洗滌劑進行清潔,清潔後再使用抗疤痕藥物等治療。
2.避免過度摩擦和過度活動。由於瘢痕表皮的結構和功能不完善,表皮更容易受到損傷,壹些不當的處理可能會加重損傷。塗抹抗疤痕藥物時,不宜過度或長時間按摩,會使表皮與纖維板層分離形成水皰或血皰,關節活動過度也會導致表皮與水皰松動分離。
3.下肢燒傷後,不宜過早活動。由於疤痕表皮脆弱,其下面血管的結構和功能不完善,無法滿足對抗重力的內壓,下肢創面站立時會變紫甚至出血,加重疤痕增生。壹般3個月左右去地面比較合適。最好在下地前用壓力套保護,可以減少疤痕充血。
4、水皰應及時引流,避免感染形成潰瘍。由於各種刺激,新生的表皮容易松弛,形成水皰。如果水泡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它們通常會被感染並形成潰瘍。水皰出現後,可用絡合碘消毒皮膚,用無菌剪刀剪去水皰,導致積水。壹般應在水皰消退、潰瘍愈合後實施抗瘢痕治療。
5.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綜合措施控制瘢痕增生,防止攣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防止燒傷後瘢痕增生的特效方法,綜合治療仍是瘢痕防治的主要方法。
6、早預防,持之以恒。燒傷瘢痕的形成過程大致可分為增生期、穩定期和消退期。增殖期持續時間從3個月到2年不等,大部分在半年左右。但由於潰瘍、疼痛、急躁或方法不當等各種原因,部分患者往往無法堅持疤痕康復治療,導致疤痕增生攣縮。
7.正確把握整形手術時機,防止致殘。對於功能部位的瘢痕攣縮,如手瘢痕、眼瘢痕、頜頸部瘢痕等,應在瘢痕穩定後盡早手術,尤其是兒童,應盡早治療,可提前進行整形手術。否則會造成關節、骨骼發育異常,血管、神經縮短,導致殘疾。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整形外科何全勇教授
不要讓燒傷留下疤痕。
參考資料:
文章來源:北京777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