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胃裏有氣怎麽辦?普通人胃腸道有100 ml-150 ml氣體,分布在胃和結腸。當胃腸道內氣體過多時,稱為腹脹。腹脹常常是許多疾病的首發癥狀。了解腹脹的原因,對指導掛號就醫具有重要意義。
分類和常見疾病
腹脹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六種:
1.胃腸疾病
(1)胃病:常見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擴張、幽門梗阻。
(2)腸道疾病:常見於腸結核、痢疾、腸梗阻、習慣性便秘。
(3)其他:胃腸神經官能癥。
2.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炎等肝膽胰疾病。
3.腹膜疾病常見於急性腹膜炎和結核性腹膜炎。
4.心血管疾病常見於心力衰竭、腸系膜動脈硬化和腸系膜動脈梗死。心絞痛和心律失常也會反射性地引起腹脹。
5.敗血癥、重癥肺炎、傷寒等急性傳染病。
6.其他可見於術後腸麻痹、肺氣腫、哮喘、低鉀血癥、吸收不良綜合征、脊髓病變、藥物反應、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結締組織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
如何掛號就醫
以上疾病均可引起腹脹,那麽看病時如何區分受試者呢?壹般根據病史和伴隨癥狀壹眼就能看出來。
1.腹脹伴發熱、反酸、進食後加重或腹瀉的患者,應在消化科掛號。
2.普外科突然腹脹腹痛,伴有嘔吐或不排氣、不排便的患者,應暫停普外科手術。慢性腹脹伴右上腹疼痛,進食油膩食物後加重,也應掛普外科。
3.婦科經常腹脹腰疼白帶的患者要掛婦科。
4.肝炎科腹脹厭油黃疸患者,應到肝炎科就診。
5.結核科經常腹脹低熱的患者要掛結核科。
6.有心臟病史、經常腹脹的患者,應到心內科就醫。
7.神經內科下肢癱瘓患者常有腹脹,應到神經內科就診。
腹脹的人應該吃以下食物。
金橘
能理氣解郁,化痰消脹,醒酒。《本草綱目》稱之為“降氣增膈。”《生活情趣飲食譜》也說:“金桔能健脾、除穢、化痰、消食。”無論氣滯型腹脹還是食滯型腹脹,都以喝金桔湯或泡茶為宜。以前人們會做金橘餅,腹脹的時候嚼壹兩塊。
佛手柑
能理氣化痰,幫助消化。《本馮靜元》中說它“專破滯氣”。《本草筆記》也說:“佛手,妳善理氣,快膈。”《生活情趣飲食譜》也說可以“醒胃化痰祛邪消食止痛。”所以凡是有腹脹的人,不管是氣滯還是食積,都應該用12 ~ 15g的鮮佛手或6g的幹品用開水沖泡,而不是喝茶。
檳榔樹
可以緩解脹氣,消化,解酒。《藥心法》說:“檳榔,苦破滯,辛祛邪,專破滯降。”《何林宇錄》曾指出:“嶺南人以檳榔代茶,醉酒能醒酒。酒後嚼之,除痰,其余皆解;吃飽了會餓,吃飽了再吃,飲食會很快消失。”凡氣滯或食積腹脹者均適用。不過檳榔畢竟是浪費精力,適合身體強壯的人短時間食用。
小紅蘿蔔
可以健胃,促進消化,放松中焦。《本草四聲》載:“常人多食,嚼咽而消。”《本草綱目》也說:蘿蔔“主吞酸,化滯,解酒,甚有功效。”可見蘿蔔特別適合食滯腹脹的人,或榨汁飲用,或水煎服。除了鮮蘿蔔外,蘿蔔籽、蘿蔔葉、老蘿蔔根(即蘿蔔的老根)水煎服,也適合食滯腹脹者食用。
芫荽
具有消食降氣的作用,常用於中醫治療食積。崔禹錫《食經》說:“調食降氣。”《食療本草》說“可食消谷,治腸風,以熱餅裹食”。《每日本草》也認為,香菜“消谷化氣,清大腸結氣。”所以特別適合有積食腹脹的人。
青菜
能疏通腸胃,不管是氣滯腹脹還是食積腹脹。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方便排便,幫助消化,消除腹部脹滿和不適。
豇豆
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有助於消化,特別適合食滯腹脹者食用。《四川中醫》記載,“豇豆健脾胃,助消化,治消化不良,腹脹...> & gt
問題3:肚子裏有氣怎麽辦?如果腹脹難以消除,可以用薄荷油塗抹肚臍周圍,消除腹部脹氣。或者做壹個動作:身體放平,膝蓋彎曲,雙手抱住小腿,大腿盡量靠近肚子。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幫助排氣。
經常腹脹、脹氣,壹般由肝臟或脾臟病變引起,可根據其他癥狀判斷,建議咨詢中醫,壹般用沈淩白術散或柴胡疏肝散。
問題4:肚子裏有壹口氣怎麽辦?壹般來說,飽腹、生氣、寒冷引起的打嗝,通過以下五種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伴有壹些疾病的癥狀,比如中風後打嗝,癥狀較輕也可以有效,但嚴重的階段就需要藥物治療。如果用這五種方法都止不住噯氣,就要盡早就醫。
1,按揉。用拇指尖按壓內關穴,每側3至4分鐘。用力程度是有酸脹感,能忍受。內關穴在腕橫紋上方2英寸,R足三裏穴在掌長肌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在膝蓋下方3英寸,脛骨前方。外面壹橫手指。
2.嘿。先深呼吸,然後憋到憋不住,最後慢慢吐出來。重復3到4次。
3.新聞。用妳的兩個拇指尖由輕到重按壓竹穴,力度以有酸脹耐受感為準,然後持續3到4分鐘。這時候妳往往會覺得有氣從上到下,然後打嗝就緩解了。揉珠穴位於兩個眉間凹陷處,壹個在左側,壹個在右側。
4.打噴嚏。用棉球棒輕輕戳鼻子,讓自己打噴嚏。當妳打噴嚏時,妳的打嗝就停止了。
5、舔喉嚨。用手指、筷子或小勺柄輕挑舌根使自己嘔吐。當妳感到惡心想吐的時候,打嗝就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