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中草藥的名字。本品為螻蛄科幹燥全蟲。夏秋翻耕地的時候抓,或者晚上點燈誘捕。捕撈後用開水燙,曬幹或烘幹。主治:利尿通便。治療水腫,淋證,排尿困難,淋巴結核和癰。體長圓形,淺黃褐色或深褐色,全身密被短而柔軟的毛。雌蟲長約3厘米,雄蟲略小。杉木前尖後鈍,頭部大部分被胸板覆蓋。觸角呈絲狀,到達胸部後緣,在節點1處展開,在節點2以下變細。復眼,右,橢圓形,黃褐色;復眼內側後方有3只明顯的單眼。嘴發達,會咀嚼。胸部背板硬腫,呈橢圓形,背部中央有1凹陷的縱溝,長約5毫米。2對翅,前翅革質,短,黃褐色,僅及腹部中央,略呈三角形;後翅大,膜透明,淡黃色,翅網狀。休息時,它們像尾巴壹樣卷曲折疊,超過腹部。足有3對,前腳特別大,基關節大而圓,腿關節強而略扁,脛關節平而硬,頂端有4個尖平的齒,上面兩個齒大而可動,形成挖足,適合挖洞穴和隧道。後腿關節較大,脛腓骨關節背面內緣有3 ~ 4個活動棘。腹部呈紡錘形,背部褐色,腹部蒼白,呈黃褐色。最後兩個關節的背部兩側有向內彎曲的剛毛,最後壹個關節上生有兩根尾毛,突出於體表。生活在潮濕溫暖的沙質土壤中,特別是在施用過大量有機肥的土地上。春秋兩季是最活躍的季節,晚上經常出動挖縱橫隧道,白天隱蔽在山洞裏。趨光性強,能飛。
上一篇:在流水中釣魚是困難的。有哪些釣魚方法可以在流水中釣到大魚?下一篇:骨折的人可以吃螃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