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減肥
超重會導致膝關節壓力過大。所以對於肥胖者來說,減肥可以緩解膝關節的壓力,從而減輕膝關節的疼痛。
2.加強鍛煉
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不發達,不能保護骨骼和關節,加重膝蓋疼痛。所以日常的力量訓練要有針對性的加強肌肉,為膝關節提供更好的支撐和保護。可以選擇遊泳、散步、太極拳、瑜伽等。這些運動不僅可以緩解肌肉僵硬,還可以改善身體的平衡能力。
高強度運動會加重膝關節疼痛,應避免反復下蹲、爬樓梯、長距離行走、提重物、爬山、下蹲加重膝關節壓力負荷。
3.休息和冰敷
當膝蓋疼痛是由小傷或骨關節炎引起時,可以用這些方法來緩解:讓膝蓋得到充分的休息;冰敷膝關節,消腫;把腿擡起來,放到更高的位置。
4.合理使用冷敷和熱敷
膝關節損傷後48小時內,冷敷可以消腫止痛。方法是將冰塊或冷凍蔬菜放入塑料袋中,然後用毛巾將冰袋包好敷在患處,每天3 ~ 4次,每次15 ~ 20分鐘。72小時後可洗熱水澡或用熱毛巾敷患處,每日3 ~ 4次,每次15 ~ 20分鐘。
5.避免摔倒
壹般來說,膝蓋疼痛的人更容易摔倒,會加重膝關節的損傷,所以盡量避免摔倒。建議妳采取壹些措施防止摔倒,比如使用拐杖、拐杖等輔助工具;在黑暗中使用手電筒;抓住樓梯和過道等的扶手。
6.就醫
患者感到膝關節疼痛,應盡早去醫院檢查,找出原因,防止膝關節進壹步損傷。有的患者骨關節炎晚期,膝關節附近的軟骨非常磨損。此時通過保守治療和調整生活習慣是無法改善的,所以需要手術治療。
7.膝蓋疼的原因是什麽?
(1)膝關節變性
中年以後,骨骼結構和成分的變化導致骨骼退化。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結構和功能,人體對骨骼有保護性增生。這些增生的骨刺可能會面向周圍,刺激韌帶、肌肉、血管、神經等,造成損傷和疼痛。
(2)軟組織損傷
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包括肌肉韌帶拉傷。膝關節周圍有很多軟組織,在正常運動中容易受傷和局部疼痛,會導致活動受限。
(3)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引起膝關節疼痛,但常伴有膝關節局部的紅、腫、熱。
(4)痛風
痛風是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導致膝關節周圍堆積過多,出現紅腫疼痛。
(5)軟骨損傷
膝蓋軟骨損傷會有明顯的膝蓋撕裂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等。膝關節軟骨損傷比半月板損傷更常見,如突然、過度的內旋和膝關節伸直,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損傷。
(6)孩子成長的煩惱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出現膝蓋疼痛。這是兒童生長發育期經常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是由於兒童骨骼生長過快,骨膜和局部肌肉生長不協調造成的。
(7)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可以全身多個關節疼痛,尤其是膝關節。如果出現關節疼痛無力,不能負重行走,如果排除其他疾病,那麽骨質疏松的可能性很大。